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本月排行TOP10

    • 政协长安区文化艺术界委员工…
    • 普法宣传进社区 让法律服务与…
    • 西安市全国道德模范事迹宣讲…
    • 社区帮找回遗失物品 八旬老人…
    • 双节氛围渐浓 社区活动传递节…
    • 理性看待“长安中考并轨”传…
    • 长安区中招与城六区并轨?趋…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长安文苑>> 文友天地>> 郭沛军>>正文内容

    散文:腊八豆的味道(郭沛军)

    作者:郭沛军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7年01月04日 点击数:

    以味道为主题的文章,视频,图片都很多,最为有名的是中央电视台拍摄的《舌尖上的中国》和《味道》两部片子,那真是高端大气上档次,在平凡中展示精华,在普通里寻找味蕾,展示天南海北饕鬄美食。

    凡是和吃有关的东西,真是值得回味的。对于味道来说,每个人的记忆是不一样的,记忆的方式方法不尽相同,特别是爱写文字的人,不同的人的写法也不尽相同。

    晚上去机关食堂吃饭,蒸馍,土豆丝和腊八豆稀饭(我们那里把大玉米粒叫作腊八豆),腊八豆稀饭的味道不错,很浓,吃的第一口就感觉有着童年时腊八豆的味道,而且,那个味道特别的浓烈。吃着吃着,思绪慢慢的回到童年,或许,人到中年都是这样的吧!

    童年记忆的味道,就是妈妈的味道,让人久久不能忘记,伴之终身,特别是腊八豆的味道。妈妈煮腊八豆的时间比较长,能把腊八豆煮出糯糯的感觉,很香!童年是饥饿的,但是,能吃上一碗稠稠的腊八豆,却是幸福的,而且,幸福指数蛮高的。

    儿时,农村物资非常的贫乏,粮食比较紧张,纯的麦面蒸馍,一年也吃不了几次,还有蔬菜,更是少的可怜,吃的较多的就是玉米了。冬季,生产队顶多给每户分一点白萝卜和白菜,基本不够吃的。腌制蔬菜也是当时较为传统的做法,主要有腌萝卜婴子,腌雪里红,我们那个地方,胡萝卜都是很少见的,白萝卜和白菜,一般是过冬的主要菜品。

    每年的腊八,母亲还是很重视的,为了让孩子们和别人一样,有过腊八的气氛,总是要做上一锅腊八豆。但是,那时的腊八豆其实很简单,不像现在的腊八豆食材很多,内容丰富。一般的主材是腊八豆、黄豆、红豆,偶尔还放一点胡萝卜,但是,那已经是非常“丰富”的饭了,而且,这样的饭,基本是一年只能吃一次。

    原先南郊的山门口地区,是西安市的蔬菜主产区,在秋冬季,出产莲花白、白菜和萝卜等蔬菜,为了能让孩子吃上更多的菜,母亲就和几个妇女拉着架子车,走几十里的路,几乎用一天的时间,到山门口去帮菜农除草,再去拾菜叶,当地的菜农还是非常欢迎的,因为可以帮助他们减少垃圾。母亲有时也会买一点少见的胡萝卜,那时,在我们那里,胡萝卜还是个稀罕物。

    就是这样的“垃圾”还是受我们喜爱的,母亲在里边捡出较好的菜叶,洗干净后,该腌咸菜的,该晒干的晒干,再留一点吃个“新鲜”。剩下的就喂鸡了,还可以减少饲料,提高产蛋率,一举两得。

    腊八豆,最早是用石碾子碾的,先把玉米用水泡泡,使玉米皮变软,再用架子车拉倒村里的碾子房,人多的时候还得排队。动力来源主要是用人力,前边的人推杠子,后边的人推碌砠架子,有时碾的多了,时间长,很累的。

    腊八豆在平时也吃,就是没有过腊八那天内容丰富而已,虽然是单一的,比起玉米糁糁来说,算是好多了,因为腊八豆颗粒大,吃着耐饥,吃饭时还想第一个盛饭,可以舀稠的。

    记得小时候,有一次,母亲熬了一锅腊八豆,大哥和我开玩笑,他端了一碗稠的,让我猜猜他把碗放在哪里,猜对了,就可以吃稠的。为了吃上这碗稠的腊八豆,我翻箱倒柜,到处都找遍了,也没有找到,很是气恼,好像还哭过鼻子呢。当时,大哥将碗放在水桶里凉着呢,害的母亲还将大哥说了一通。

    时间过的真快,又该过腊八了。过完腊八,就该过年了。

    岁月如梭,但是,腊八豆的味道,确是无法忘却的。这个味道,一直伴随着我,有着腊八豆的记忆,我始终是快乐的,幸福的。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诗歌:颐香美(郭沛军)
    • 下一篇:诗歌:喜鹊建巢(郭沛军)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