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韦兆,生我养我的家乡(张培忠)
韦兆,你不要怪我,不知不觉悄无声息地写了七首长安系列诗歌,第八首引镇也就要出炉了,却一直没有写你—我的家乡;
韦兆,我也不能因为撤乡并镇,你并入了王莽街道办,已经写了王莽的人面桃花,我就不再专门动笔写你一回,你是我的家乡。
韦兆,你是生我养我的家乡,我写给王莽杨庄王曲大兆鸣犊东大杜曲引镇人民的是一首首赞歌.写给你—我的父老乡亲老师同学的将是一首情诗,一封情书书,一本厚厚的日记,一部长篇小说!
长安人爱长安,我写长安系列,每一个街道办的感受不同,感觉不一样,长安人大长安。韦兆,你是我心灵深处的韦兆,请允许我大声地说一声:“韦兆,我爱你!”。我不怕别人听见。笑话我的骚情轻狂。
韦兆,我选择在2016年8月15日,阴历七月十三韦兆过会这一天,告诉所有人,我最爱心中的你,你是独一无二不可取代的家乡!
我在你的土地上出生,长大,度过了无忧无虑的童年,淘气捣蛋的少年。我上学的那个年代,正赶上了拨乱反正改革开放的年代。我们韦兆,既有小学又有中学,教学质量好,引镇杜曲王莽大兆的学生撵到韦兆来上学。我从小就是一个“团结紧张,严肃活波”的学生,小学我们班的同学遍布老韦三韦二九一九二后沟几个大队,我经常下午走村窜户东家进西家出的写作业,几乎把我一个班的男同学女同学每一个同学的家都走遍了。那个年代,韦兆小学的老戏楼还没有拆,我们住在少陵原畔。韦兆的春天是一望无际的绿色麦田,夏天是一望无际的水稻玉米的绿色田野。站在少陵原上看韦兆,天很蓝云很白,绿色笼罩着整个樊川,空气清新,河水清澈,屋舍俨然,村庄交通。没有课外补习班,学习负担不重,我们快乐地甩三角滚铁环玩弹球丢沙包跳绳拔河怼腿。夏天到畅口井打江水,南支渠逮螃蟹,水稻地里捉黄鳝;秋天到少陵原上折酸枣,玉米地里偷包谷,红苕地挖红薯。还割草放羊上树掏鸟窝堵涝池烧野火,疯得就像一个野孩子。记得小学三年级,一个星期三的下午,班主任政治学习,做为班长的我和男同学偷着钻教室底下的地道,女同学跟在后面也下去了。我们打着蜡烛那个疯啊,忘记了危险,放学前钻出来每个人灰头灰脸,清点人数发现少了一个同学,紧张地不得了,赶紧下去又找,终于把他找了出来,班主任知道后,罚所有同学站,气愤地打了我一记耳光。
沟窑解放前是韦兆去引镇的老土路,解放后修了一条柏油公路后,这条长长的沟挖了许许多多的窑洞,变成了陕西省物资储运总公司的物资仓库。小时候,每到礼拜天,沟窑都会演出露天电影。村里的孩子,每逢礼拜天早早写完作业,不吃晚饭,天不黑就搬着板凳去占地方,要大人把饭送到来,一门心思的等着电影开演。那时候看一场露天电影就像过我们的六一儿童节一样开心,童年的韦兆是有声有色的韦兆,充满欢声笑语的记忆。
少陵原的对面是连绵起伏的终南山,还有一条常年水流不断的大峪河。河的对面就是历史传说中的王莽村刘秀村。韦兆人习惯上一个小沟坡步行五里路逛引镇万人集,杜曲的竹园村一抹红墙的玄奘兴教寺和九二挨着。少陵塬上韦兆和南留村胡家寨庞留连畔种地,大峪水库的水在少陵原上通过大峪渠从少陵原上的韦兆流经大兆最后进入西安,滋润西安人的生活。
樊川西起韦曲,在少陵原神禾原终南山之间,长20余公里,东至韦兆之上,历史地理文献是这样记载的。小时候,我经常听大人说“十里韦兆”,应该不只是老韦三韦二九一九二这四个大队,还应该包括后沟南坡东坡西坡尹村长旗等大队。
韦兆人世世代代依原傍川而居,居住的地方地势高,眼界宽,可以看见太乙宫王曲,终南山樊川道尽在眼前,不怕下雨发大水。韦兆南面是大峪河,北面是少陵原,原上种小麦,川道里栽稻子,万亩良田,风调雨顺, 五谷丰登 。面条锅盔是主食,我们也爱吃米饭,自己种出来的水稻,有南坡截渗,南支渠北支渠,还有许许多多的凉水洞灌溉。小河流水,鱼虾自由。韦兆交通便利,917公交车从村中通过,东西而行,韦四韦三韦兆十字(韦二)韦兆中学(韦一南坡)后沟都有站。当年有许多西安知青在风光秀丽集体经济发达的韦兆插队,我小的时候,57路公交车过红旗手表厂长安一中韦曲直通西安南门。
“过塔院(兴教寺),抵韦赵,赏牛相樊乡郊居”,在“陕西历史名胜古迹”一书中能够找到韦兆,百度一下,也有这样的词条。
韦兆,你是有史可查的陕西历史名村。隋唐两个宰相牛弘牛僧儒居住在这里。成语故事“鞭牛三告”典故就发生在韦兆。
唐代杜牧“偃蹇松公老,森严竹阵齐”"火燎缃桃坞,波光碧绣畦‘’的这些诗句就是写给我的家乡韦兆的。
每年五一国际劳动节前后,一年槐花飘香的季节,阴历三月二十是韦兆的农忙古会。韦一韦二韦三韦四四个村组织起来,连唱三天大戏,一四七的集市交易三天。唱戏逢集是为三夏大忙提前做准备动员,添置新的农具,蒲蓝簸箕扫帚推板木铣叉割麦的刃片子磨刀石装麦子的麻袋口袋都是在三月二十的会上购买更新。韦兆人勤,不打没有准备的仗,缭乱的早。过完会紧跟着务秧苗,栽水稻。栽完水稻,上原割麦。六月农家倍辛忙,川里新绿原上黄。桃溪堡前峪河水,倒映一抹兴教墙。六月是樊川最辛苦繁忙 的季节。樊川道里水稻秧子刚刚栽下,少陵原上的麦子也跟着黄了。马不停蹄上原割麦,割完麦子种包谷。抢播抢收龙口夺食,经过一个多月的紧张劳动,碾场晒麦上公粮,粮食归仓,包谷出了苗除过头遍草,水稻也涝过几次。一切农活安排停当,韦兆人才开始过会。在长安东片,韦兆的会过的迟。四个村中,韦四村提前七月初一过,其他三个村稍后同一天过,阴历七月十三是韦兆的大会。喜获丰收的韦兆人割肉买菜蒸馍酿酒,招待亲戚朋友,坐在一起畅叙亲情友情,交流沟通,对下半年的生产生活做出计划。过会这一习俗由来已久,约定俗成,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合理性。是长安独有的一种继承坚持下来的古老习俗,是忙罢粮食归仓喜获丰收后对来年劳动生产的展望和期盼。
与何少南老师不相见三十余年,2016年8月3日我专程回韦兆拜访老师,他是长安区政协文史委员,读了《老长安》他撰写韦兆的文章,才发现我对韦兆的认识是那么的肤浅,仅有激情是不够的。许多的人和事我还不知道,了解的不详细,不准确。
韦兆建村历史可以上溯到秦汉,目前周围仍有王莽村,刘秀村等村子存在,距今已有近2000年历史.隋唐时始名韦兆,或名韦赵.宋时张礼<<游城南记>>以及一些历史文献中均有记载.该地人杰地灵,民风淳厚.
韦兆是一个有历史和文化的韦兆。韦兆村号称“十里韦兆”,我们小时候的韦兆小学原来是一座“大庙”,有一座高大巍峨的戏楼,方方正正的老四合院,还有一颗上了年纪的银杏树,上下课黄老师专人打铃。抗战时期,日寇飞机轰炸西安,西安开通巷小学疏散迁移至韦兆“大庙”。我的邻居韦二梁坡梁纪山先生是一个受人敬仰的教育家,时任西安开通巷小学校长的他,同时兼任国民党长安县教育科科长,他延揽人才在韦兆办学,方圆十几里的学生纷纷来韦兆上学。政协西安市长安区委员会编写的《老长安》遗迹遗址篇“韦兆戏楼风雨疾”白纸黑字这样记录。“十里韦兆”的来头原来如此,我茅塞顿开恍然大悟。梁纪山先生应该是长安县教育界的元老,含冤去世早,我没有见过老人家,听过他的故事。但我见过我二爷三爷。我爷爷在引镇医善堂当大掌柜,二爷三爷都是读书人。我二爷早年当过杨虎城将军的私人秘书,三爷则是韦兆家喻户晓的书法家。当年,韦兆十里八村三夏防火阶级斗争的标语都是我三爷一人写的。家庭联产承包制实施后,韦兆恢复一四七集市,我三爷是第一任收费员。他的孙子我堂哥张养红是韦兆文化馆的第一任文化员,书法绘画继承了我三爷的风格。
梁纪山先生的故事我小时候听说过知道的少,他儿子梁善养当韦二村新风皮鞋厂厂长的事情我知道的一清二楚,当时陕西省委书记张勃兴亲赴韦兆二村调研观摩。韦二大队支部书记李清林修大峪水库时光荣牺牲,梁志新书记继承他的意志和新的支部成员李余田白帆林张学宝张连连带领社员励精图治办乡镇企业发展集体经济,韦二大队是韦兆乡最富裕风气最好的大队。包产到户后其他村水稻田地水一家一户自己半夜三更看,费人费力易于发生纠纷。韦二村集体派专人给一家一户看,庄稼户根本不用劳心费神。仅此一点足够说明韦二党支部抓党建不懈大有成效。我大哥大嫂都是韦二企业新风皮鞋厂的骨干。他的岳父李绪仓是我们韦兆乡最早的汽车司机,他家70年代初就有了一台12寸的黑白电视机,晚上偷偷把我妈和我叫到他家看电视,担心邻居知道。何少南老师专门叮嘱我写韦兆不能忘了梁志新书记。老书记的事迹我知道的多,他儿子梁安田和我大哥是好朋友,安田哥退休前是西安信号厂的财务总监。丰镐遗子-张新武新浪博客提到的: 韦兆二村人,杨公社,1977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为三六一○七部队一营通讯班长。1979年9月在新疆库尔勒因公牺牲。人和事都真实可信,杨公社是我们韦二大队三队人,部队训练时,为保护首长和战友英勇牺牲。他的弟弟后来也当了兵,和我三哥年岁差不多。韦二大队三队场,红旗手表厂当年的插队知青如今在这里建立了一家稠酒酿造厂。
上个世纪708090年代韦兆的集体经济非常发达,社员不用出门打工,在自己家门口就能工作。韦兆那个年代没有留守儿童,学生都是在自己家里吃饭,在家门口上学,在自己家和父母一块生活。可以毫不谦虚地说,那个时候韦兆在长安县集体经济首屈一指。农机站机械厂缝纫部草编厂被服厂砖瓦窑,公社以及各个大队都有企业,信用社邮局医院小学初中供销社药铺饭馆应有尽有,配套齐全。夏仁朝在韦兆当乡长的那几年,韦兆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年年都有好收成。尹村刘旭东的美佳日用化工厂,九二杨汉南的陕西邮联印务公司印发厂,韦一姚涛的建筑公司雨后春笋般的出现成长壮大发展,造福一方惠泽乡邻。美佳日用化工厂生产的一喷灵避蚊祛痱水,注册商标“米尼”,1987年西安市优质产品,1988年陕西省优质产品。
全国劳模蒲忠智,老家就是韦兆后沟小沟坡人。曾任长安县副县长革委会副主任,雁塔区副区长的马清泉是韦兆一村人。韦一村马峰林老人和二儿子马小军创作的竹编“钟楼”“鼓楼”“大雁塔”“西安南门瓮城”等作品,精致绝伦惟妙惟肖,经陕西电视台报导,荣膺“民间艺术家”称号,我和蒲建明在马老四家见过这些艺术品。韦三村徐盛华,是秦腔剧团的专业演员,当年和任哲忠一块唱戏,代表作是《墙头记》。他老屋就在大厦(音sa,头的意思)庙跟前。杨街解放前是韦兆的主要街道,风水宝地,财东家多。
韦兆的第一个万元户是赵全(音),曾经的长安县政协委员。他是杨街的上门女婿,在街道开过贸易客栈,西安的吸塑机是他最早搞起来的,填补了西北地区的空白,产品畅销全国。
马十字何家,我姨夫的父亲解放前的字号“恒升和”开在钟楼底下,地址就是现在的世纪金花上面。
曾任蓝田县县长,西安市计划生育委主任的董金仓是韦兆后沟人。他关心家乡经济发展,后沟村书记董养俊在小沟坡种葡萄是长安东片第一家,他的长安区春雷葡萄园,120亩生态栽培精品葡萄种植基地,2012年就被评委“长安最甜葡萄”,获多项荣誉。董养俊亲口对我说:美佳日化化厂的刘旭东是他最敬佩的韦兆人。刘旭东坚持多年,不论企业效益好坏,逢年过节,都出资慰问韦兆的贫困户,帮助人送温暖,关心韦兆的具体发展,真正体现了一个人大代表的情怀和境界。董养俊和包村的干部,给人民大会堂使领馆画国画的韦二李正平是好朋友。李正平和我三哥是同学,我三哥在西安开有自己的装饰公司。我二哥结婚时李正平给我家墙上画过一只上山虎,我手头有一副他1986年的山水。他们的另一个同学韦二三队张权利在深圳开了几家工厂。我们韦兆还有乡党放心做工精细味道可口杨小芹的“洋娃娃凉皮”,不出街道,不用跑到秦镇,”洋娃娃凉皮”保你大饱口福,吃出韦兆味道。
西安市教育局副局长黄新南是韦兆四村人。我们韦兆逢年过节各村都有锣鼓队自娱自乐,古乐虽然没有何家营的名气大,但一本民国26年的乐鼓曲谱,是韦兆四村的集体财产传家宝,相信很多专家学者都会感兴趣!这本无价之宝,民间即将失传的乐谱保存在韦兆四村村委会,监护人是我的同学冯拴利!韦四村的老九二涝池,很多人记忆犹新,我同学李恒涛现在是九二农庄的承包人,他的堂兄在西安事干得很大,从他家独一份的房子就能看得出。
韦三村口公路边开办东盛园林的益书堂,是韦兆东坡人,九十年代创办新城汽车配件公司,25个分公司开遍整个陕西各个地市,年销售额6000余万人民币。他是三届陕西省人大代表,风云人物,当年他资助一个人出书,名利双收,这个人就是著名作家贾平凹先生,现在的陕西作协主席!
在杨庄虎峪,画家王自美给我说过他是韦兆尹村人,这一点南稍门街道办的李红英已经证实过了,李红英她奶是王自美的亲姑。李红英和演员王茜华是表姊妹。我在小说《希望的田野》一字不差使用了李红英的名字,她不是原型,她是我大嫂的堂妹,我现在邻居是她娘家父母和兄弟。
韦兆,我的家乡。2016年8月3日,同学黄英琦从南京回来。我和南剑虹王少平清风明月张小会一起为她接风,共同搜集你的相关资料,我只写了我们知道的你的一些人和事,大家都知道的传说和故事,我不是一个严谨细致的专家学者。我爱你,你是生我养我的家乡,我写韦二的篇幅比较多。我用最平实的语言写你,注入我的激情和爱恋。韦兆是一个风清气正的韦兆,发达的集体经济在撤乡并镇后逐渐衰退,私有经济迎头赶上。新韦兆是新型农村的一个缩影,我要把你写进小说《希望的田野》,这是我写给你目前还没有完成,致力创作中的一本小说。韦兆,我相信你的明天更美好!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诗歌:七夕情诗(张培忠)
- 下一篇:散文:莲花随想(张培忠)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