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忆长安求学时(望不见终南山)
“大跌进”中的1958年,西安乃至整个西北五省(区)的第一所冶金中专:西安冶金工业学校在长安县诞生了。
西安冶金工业学校,座落在少陵塬下局连村北、华严寺东、朱坡村下,学校建在原陕西省行政干校旧址上。现在是蝴蝶手表厂所在地。
西安冶金工业学校校南是大路,大路之南有农舍农田和河流。校北上塬是朱坡村。学校就在塬下,依塬傍水。这水,自便就是从翠华山中流出的潏河了。河南是神禾塬,神禾塬之南自便就是终南山了。终南山是秦岭山系的一部分,山峰高耸、山路险陡、山林茂密、山泉潺流、山谷深幽、山崖陡峭,然而却是山货颇丰、山景颇佳,它是西安市城南的最大的,位于国家地理中心地带的大花园。
当年,我报考该校时,不知校址在何处,心想在城南吧,因为南郊是教育区,大中专学校多。接到录取通知书时,方知冶校竟在长安县!
一肚子的不高兴,从城里跑到乡下去念书,心中一万个不想去。可是学校实行供给制,学生在校期间一律免缴食宿费、课本费,除此,对“特困生”还有“助学金”补贴。一月12元伙食费,一年下来,可省去老爸近150元开支,这可是他在单位上班时,近4个月的工资收入呀。去,为的是给家庭减轻负担,再说毕业后还可进钢铁厂当技术员、工程师。转眼间,开学在即,我便扛上行李,提上网兜内装脸盆和碗筷、牙刷,还有替换的黄帆布“解放”鞋一双,上长安县上学去了。记得是从东关走到大差市街口,才坐上电车去钟楼的,5分钱。下车,走到南门。坐远郊车去韦曲,10公里,两角钱。下了公交车,居然找不到新生接待站,(后来,方知压根儿没有)只得只好只有独自页负重向东行。从韦曲到局连村,石子铺设的土路8里长,肩上的承重禁受不了,腿脚迈动不利索,腰疼脖子酸困,把他家的,把人累“失塌”(坏)了。
同路上,见有也是从汉中考过来的一个女娃,由她家长护送入校报到。父女俩,掂箱子、背被子,双手还提着包包,往局连(村)去。一路上,女同学不停地用手背抹眼泪,她大人骂骂咧咧地理怨省上(领导)把学校建在长安县,而不设在钟楼南门外。咱的背兴,还有做伴的,心中的颇烦也就减了一截子去。路长、路不平坦、路上过车后尘土飞扬,极不容易的拖着像是灌了铅的双腿,迈入校门后,才见有人上前接应,是早到的同学在接待后到者,把被褥卸放到手推车上,上,往原上去,学生宿舍在半原上,一满睡住的是窑洞。当年“治校”一部分校舍就建在半塬坡地上。供教师办公与师生住宿的一孔孔窑洞一字儿排列,一层又一层的坐北朝南。凡有人居住的窑洞,窑前就有树木、就有小路,就有花草。窑洞内大而宽敞,只有一面墙留置有门窗是供出入与采光的。现今,门窗的油漆也皆因风吹、雨淋、太阳晒而剥落了,门窗的顶部和双侧墙面虽经白灰涂饰,但经常年的风雨吹洗,墙皮也一块儿一块白中泛黄了。
晴日,骄阳照映下,斑驳树影投落在窑洞的门墙上,朦胧阴幽,一满是灰青色。啥叫艰苦,没有亲身经历,是不会有刻骨铭心的悟受。入校后,建校任务重,劳动多。学生很少上课或从不上课,上课上大课,上政治课,听报告、开会讨论表决心:响应党的号召“拔白旗、插红旗”“超英赶美”,“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社会,让农业“卫星上天”、促钢铁“元帅升帐”,同全国人民一起誓夺拿下一○七○万吨钢铁任务。接着是全部彻底停学停课,同校址所在地长安县人民一道大炼钢铁。
长安求学,课余时,三五同学登上塬坡,站在朱坡村外大树下,眺望终南山,逶迄起伏、翠绿耸峙。远视,影影绰绰的而是山林与云天一体一色。把目光往回收拢,那塬,神禾塬皆因古代先民在此地春种秋收中喜获过一株六斤重的谷穗称为“神禾”,并依其传说为地名的;那水,潏河从终南山翠华峰下流来,碧水盈盈、悠悠长流。河水流经之地,两旁尽是稻田池塘,逢遇金秋送爽之时,黄灿灿的稻谷香气散逸。入冬,从荷池中掘挖出的莲藕,入厨入炒锅,加放盐醋,酸香飘溢…… 入春,嫣红的桃花,一丛、一簇、一串、一片的绽蕾吐艳,桃花烂漫盛开过后,则像是断了线似的朵朵飞红,散缀在河两岸绿茸茸的麦田里,万绿丛中红花香,无垠的麦田新绿而广袤。足下,这块立脚之地少陵塬,诗圣杜甫客居长安时,曾经在此下榻。后来,老杜写诗也常以“少陵野老”、“杜陵布衣”自称。老杜是西晋名将杜预的十三代孙。杜预是长安京兆人。“杜曲幸有桑麻田” 老杜的祖里故居就在这一带;足下,这块立脚之地少陵塬上朱坡村,曾经是小杜(牧)的别野(墅)故址所在地。依然把目光向两侧扫瞄,那“两塬”之间的一马平川,自然风光秀美绮丽。川道里,河弯弯、路曲曲,农舍村院远离河滩皆在路旁树下。
元代李好义撰写的《长安志图》中记称,樊川系“天下之处,关中之绝景。”此言不虚。又自明清以来,西安十二景,其中有四景(终南山色、玉案行云、樊川晚浦、杜曲花光。)与此地有关。
登高俯望村河,出校门过马路,从东往西数,头一家是照像馆。楼下开票,冲洗,楼上照像。楼上屋顶开有天窗,而且房墙三面也有大窗,窗框内全装有玻璃,为的是采光好。学生们称呼照像馆为“玻璃房”。每逢学生毕业,参军,分别时,都要到此照像,店家生意还好;二一家是食堂。卖大碗面;三一家是卖茶水的。卖茶水的老汉说,在解放徐州的淮海战役中,支援前线得过奖状,他常拿出给学生们看。奖状上落款处有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的大名;四一家是裁缝铺。学生们很少进去的;五一家是商店。有两三间门面,还算不小。店主是河南人。店内售卖小百货,毛巾、肥皂、木梳、镜子还有文具与烟酒盐醋等;末一家是邮电所。邮电所那就远了,隔着农田在大西头,独房没有院墙。下班、走人、锁门,也没有听说失盗过。不寄信和不取汇款、包裹,学生们是不去的。邮电所,早年留有的印象是上班晚,关门早。工作中间不休息。
如今,离校近半个世纪过去了,山川依旧在、河流依旧在、村庄依旧在、道路依旧在,塬下这所当年昔日的钢铁中专荡然无存。当年校南大路沿边的桃林、果园却从视线中消失了。还有那当初一出校门,在那大路对过的矮小破旧的平房内营业的供销社商店、食堂和邮电所、照像馆,也都早已寿终正寝了。但是有一种情结叫做怀旧,我们时常结伴长安游。看到长安变靓了,长安变美了!长安山青、长安路宽、长安房舍新。美哉、长安,大美、长安!
行文至此,不由得时下怀念起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期,就读“西冶校”时,相知往来的,那不曾相知相识的,诸位校长、师长,学长:你们现在在哪里?离校近55年以来,你们在他乡异地是怎样度过的?你们的生活过得好吗?……在下,仅代表我自已,欢迎诸届在校时的兄姐弟妹们抽点空闲,趁着腿脚还能走动,长安旧地游。阁下,当会耳目为之一新。
哦,长安变了!长安,西安的南花园。美好啊!大美,在长安、在人间。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散文: 七月的夏雨荷(清风明月)
- 下一篇:散文:夏天的面孔(王智魁)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