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期间 西安将申报和打造秦岭国家中央公园
秦岭北麓风景如画 记者 王健 摄
166公里的环山路要“变身”成生态旅游线路、建设一批美丽乡村、森林覆盖率超过48%……近日,我市印发的《西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表示,将实施新时期“西安生态文明建设计划”。
秦岭北麓生态保护 申报和打造秦岭国家中央公园
《纲要》中提出,要加强秦岭北麓生态保护。按照山青、水净、坡绿的要求,恢复秦岭生态功能,完善提升基础设施,将166公里的环山路打造成生态旅游线路,把好山好水好风光融入城市。
申报和打造秦岭国家中央公园,依法保护秦岭北麓生态环境,实施生态工程建设,加大水源涵养林、森林公园和“三化一片林”绿色家园建设力度,加强秦岭北麓生态红线划定与监管工作,建立秦岭北麓生态补偿机制,稳妥有序地发展以旅游业为核心的绿色产业。
维护秦岭北麓生物多样性,实施濒危野生动植物抢救性保护工程,建设救护繁育中心和基因库。
城市增绿扩绿 建设杜陵万亩森林工程
实施城市增绿扩绿工程。规划布局城乡一体的绿地系统,有序推进公园绿地、附属绿地、防护绿地和生产绿地等建设。加强城市道路的绿化改造,营造丰富多彩的城市生态景观,强化公共场所和建筑物周边的绿化配套,推行建筑物立体绿化,扩大城市绿色空间。建设杜陵万亩森林工程、公式河生态公园(约1600亩)、滈河生态湿地公园(约2600亩),提升城市生态环境品位,巩固国家森林城市创建成果,森林覆盖率超过48%。
渭河流域生态修复 西安段实施新一轮治理三年行动
我市将加快渭河流域生态修复,对城市水系进行保护、利用、整治、开发及提升,加快推进浐河雁鸣湖、灞河广运潭、泾渭湿地、涝河渼陂湖、公式河湿地、潏河湿地等生态湿地建设,如期建成汉昆明池保护工程,打造西安城市“库、河、湖、池、渠”连通的水系网络体系、防洪安全体系、水生态修复体系、水资源保障体系、水景观文化体系。依托“八水绕长安”水系脉络,做好“八水润西安”工程建设,让八水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品位,惠泽全市人民。
加强水污染治理。实施清净水体工程,开展水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新一轮渭河西安段治理三年行动计划。加快开展重点支流综合整治,按照“一河一策、多措并举”原则,重点开展公式河、新河、灞河、临河、漕运明渠、幸福渠等重点污染支流的水污染治理工作,确保全市主要河流水质稳步提升。加强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保护,确保水质安全。加强工业废水污染治理,推动清洁生产和水循环利用。
大气污染防治 建立尾气防治智能化管控平台
加快大气污染综合防治。大力推进治污减霾工作,重点治理PM2.5和PM10,综合施策治理雾霾。加大对重点工业区域大气固定污染源的控制,全面开展“十小”企业取缔工作,专项整治“十大”重点行业。推进机动车污染排放综合管控体系建设,建立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智能化管控平台,强化机动车尾气治理,大力淘汰黄标车、老旧车。加强城市建筑工地、堆场、道路等扬尘污染全过程监管,严控农村秸秆焚烧,加强大气污染区域联防联控机制。“十三五”期间城市空气质量达标率达到80%。
土壤污染防治 建设3~5个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厂
制定实施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全面开展土壤污染普查。严格环境准入管理,防止新建项目对土壤造成新的污染。加快实现生活垃圾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理工程建设运营,建成江村沟生活垃圾处理厂四期工程,在高陵、沣东新城等区域规划建设3~5个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厂。规划建设建筑垃圾消纳场和西安固废环保产业园。
加强商业网点、娱乐场所等主要生活噪声源的监督管理。控制交通噪声污染,推广应用低噪路面材料,建设完善隔声屏障等噪声控制设施,加强绿化降噪。
推行绿色发展评价体系 完善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
“十三五”期间,我市将推行绿色发展评价体系。进一步优化目标考评体系,提高生态文明指标的考核权重。完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离任审计制度和责任终身追究制,落实生态环境保护红线制度,促进绿色发展、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完善环境经济调节机制,发挥市场机制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法治化轨道,加快完善环境司法和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加大环境执法力度。出台完善污染防治、循环经济、节能、节水、资源综合利用、生态补偿、绿色消费等地方性法规、规章。推行生态保护补偿机制,严格实施生态环境监管制度和政绩考核制度,建立覆盖所有固定污染源的企业排放许可制度。设立生态环境保护建设专项资金,拓宽投融资渠道。大力发展绿色金融。
市治污减霾办:8项措施保障空气质量达标
规划中提出,“十三五”期间,空气质量优良率要达到80%以上,那么,如何确保这一目标实现?“十三五”期间,各个部门对于生态文明建设会出什么“大招”?
记者从市治污减霾办了解到,我市将通过“抑煤”“控尾气”“防扬尘”“挥发性有机物治理”等八个方面,保障西安十三五期间空气质量达标率。
我市将调整并优化能源结构,制定煤炭削减计划,控制燃煤消费总量,严格落实“禁煤区”要求。积极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大力实施“煤改气”工程。
强化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构建从新车源头控制、用车过程控制到老旧车辆末端控制的机动车污染排放综合管控体系,建立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智能化管控平台,减少机动车排气污染。
扬尘污染方面将实现围档、硬化、冲洗、绿化、湿法作业、覆盖治理措施六个百分之百。此外,我市将完成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源普查工作,建立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排放数据库。
在关中地区构建空气污染区域联防联控机制,从煤炭消减、燃煤设施烟气治理、扬尘控制等多方面开展合作,实施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实行以大气环境质量改善为目标的考核办法,落实政府区域治理责任。
同时,市环保局、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联合成立西安市机动车污染整治工作领导小组,每天设立4个联合执法点,开展道路抽检执法检查。并建立联合督查机制,对各区县、开发区机动车污染专项行动开展督导检查,按照考核评分细则打分。
此外,记者从西安市水务局了解到,渭河西安段综合治理启动后,已建成了灞渭河口湿地、幸福湿地、千亩荷塘等湿地水生态修复工程。目前最大的滩区整治项目——渭河右岸灞渭桥下游段滩区整治工程建设进展迅速,预计今年主汛期前面向市民开放,建成后将新增湿地6600亩,其中生态水面2300亩,建成后将成为渭河西安段滩区整治的样板工程。
西安向“生态之都”迈进
“西安‘十三五’规划纲要生态篇中有很多亮点,申报和打造秦岭国家中央公园是其中之一。”近日,陕西省社科院文化专家、哲学博士王晓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打造秦岭国家中央公园将使西安不仅是“文化之都”,更是“生态之都”。
王晓勇认为,如何增加秦岭植被、保护秦岭古遗迹是一个重要课题。秦岭素有72峪,这是古代南北物资通道,因此秦岭的古栈道特别多,在生态保护的同时也要保护好文物。
王晓勇说,西安自古就有八水绕长安的美景,如今规划中也提出了要建设一批湿地、水系,随着“八水润西安”、引汉济渭工程的开展,西安会成为一个水活、山好、灵动的绿色城市。记者高乐采写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王曲城隍庙庙会盛况空前
- 下一篇:王强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旅游业发展工作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