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本月排行TOP10

    • 春日汉服秀定格古韵浪漫
    • 兰花寄养“开出”致富新路径
    • “魔法菜园”出圈记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长安文苑>> 文友天地>> 王小虎>>正文内容

    民俗:二月二炒豆香(王小虎)

    作者:王小虎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6年03月07日 点击数:

    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几千年来为人们所敬奉和膜拜,但关于龙的节日可能只有二月二。传说武则天称帝期间时逢三年大旱,司管天河的玉龙不忍百姓遭难而违背天命向人间降水。玉帝得知后大怒,一道御旨将玉龙打下凡间,宣称玉龙如想重回凌霄宝殿,除非金豆开花。老百姓为救玉龙,各家各户就都炒了许多包谷和黄豆供奉在院子。玉帝一看地上金黄一片,以为金豆开花,遂下旨赦免了玉龙。从此,二月二炒豆便成了民间的习俗,一直流传至今。这也是人们的一个心愿,祈求当年风调雨顺,庄稼能有一个好收成。

    在我的家乡樊川道,人们对二月二这个节日比较看重。到了这一天,几乎家家户户都要炒包谷豆。在还没有包谷花机子的时候,一般都用铁锅炒。这样炒的结果就是崩的花儿少,哑巴豆多。为了炒出好吃的包谷豆,我母亲就喜欢锅底下烧麦秸。这种火比较柔和,包谷豆受热均匀,崩的花多而且很酥,吃起来很香。在二月二这天,也有人家会炒蹄子豆、黄豆,或者米花,但这都是家境比较好一点的。也有的是要给出嫁的女儿送炒豆,但人面子上的事不能太寒碜,所以一般也都炒蹄子豆。而蹄子豆和米花的原料是面粉和大米,农村的农历二月二又是青黄不接的季节,大多数人家普遍缺粮,有的甚至吃了上顿没下顿,所以炒蹄子豆和米花就是非常奢侈的事情了。但对于不懂事的娃们的来说,他才不管你有吃没吃。只要二月二不给炒豆,他就会坐在地上哭闹,两腿乱蹬地跟你使凶拌气。大人为了哄住娃们的,就只好抹下老脸到隔壁邻舍借一碗包谷,回来给娃们炒着吃。其实那时候农村人还是很淳朴的,待人都很厚道,他们炒了包谷豆也会相互赠送。

    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街道上出现了包谷花机子。那东西就像个炸弹,一头大一头小。大头有个圆轮带着手把,上头还有个压力表,小头是机子的盖。相配套的是一只风箱、一个小火炉和用钢筋弯成的支架。那时候对于人们来说,包谷花机子是很新鲜的,来打包谷花的人很多,总是要排好长的队。到了跟前,打包谷花的会用一个搪瓷缸子来称量,多一点都不行。一次一缸子,加工费二毛钱。如果你要加放糖精,那就要多加钱。把包谷豆放进机子里后,打包谷花的师傅就会让你坐下拉风箱,他把机子放在火炉上一边转动,一边掌握压力表的气压。等到气压烧够了,师傅就会停下火,把机子从炉子上搬下来。这时候围观的娃们的就会捂住耳朵向后退,但眼睛始终盯着包谷花机子。只见师傅一只脚踏住那个像炸弹的机子,一只手拿起一尺多长的铁管子套住机盖的机关。随着他的手使劲一扳,就听“咚”的一声巨响,包谷花就从机子里喷了出来,顷刻空气中便弥漫了包谷花的芳香。由于那时候是用麻袋罩在机口上,机子冲出的气流又容易把麻袋打破,一些包谷花就从破洞处洒了出来。所以,那声巨响过后,娃们的就立刻冲上去捡拾地上的零星包谷花。捡到的不管干净不干净就塞进嘴里,吃的样子很得意也很炫耀。而没捡到的娃们就只能把手指头塞进嘴里,眼巴巴地看着胜利者大嚼大咽,样子很馋也很可怜。由于机子打出的包谷花很蓬松,吃起来也很脆,所以后来就很少有人用铁锅炒包谷豆了。

    现在,超市门店卖的包谷花品种很多,而且口味也有巧克力、奶油等许多种。也许受此冲击吧,我已经很少在街上看见打包谷花机子的了。可谁知前天晚上,我竟然在路上碰见了邻村一位打包谷花的乡党。打过招呼后,我便问他最近营生咋样。他一听先长叹一声,然后便向我倒起了苦水,说市面上包谷花的口味太多了,弄得来打包谷花的人少多了,他一年只干半年的活。也确实,现在不但包谷花品种多,口味多,就连包谷豆本身也起了变化。多年前,亲戚给我拿来半小口袋专门用来炒包谷花的包谷,颗粒很小很亮晶。家里人用高压锅炒了以后,果然崩出了满锅的花,基本没有哑巴豆。更让我不可思议的是在一家蛋糕房竟还有卖进口美国的包谷花。我没买也没吃过,不知道美国的包谷豆是啥味道。但是,我觉得不管是机子打出来的包谷花,或者使用添加剂的包谷花,还是从外国进口的包谷花,都不如母亲用麦秸火炒出来的包谷花那么香,味道那么浓。所以,一年到了二月二这天,我总喜欢让家里人用原始的办法炒一点包谷豆来吃,那味道令人沉醉,也令人回味。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散文:浆水菜,家乡的味道(王小虎)
    • 下一篇:散文:杨庄垂钓(王小虎)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