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本月排行TOP10

    • 春日汉服秀定格古韵浪漫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长安文苑>> 文友天地>> 薛志毅>>正文内容

    散文:避雨(薛志毅)

    作者:薛志毅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6年02月25日 点击数:

    雨,是天地的精灵、无雨则旱、人畜无食、禾苗不长;多雨则涝、祸国疫家、家破国亡。古人关于雨的说法挺多:樊川诗人杜牧的”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人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成为千古佳句;同样是关中下吉的诗人白居易在《长恨歌》中写道:“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更有一番意味。然而避雨、有时也成为故事、令人难忘。

    日月悠悠、进入天命年之后的几年、和老伴共同避过三场雨、想起来很有意思,记在心中、久久难忘。今日索性写了下来、以飨博友。

    记得可能是2012年的夏天、我们一起在西安瓦窑村住。有个晚上我俩出去散步、正走在测绘西路卖菜自由市场哪里、突遇大雨、实际上哪里距我们住的张欢家、也就百十米之遥、可就是大雨滂沱、无法移步、我们于是现在宁夏住西安办事处南边的一家家属区门楼下躲雨、最后干脆到那个看门人的家里坐坐、那一间房内就老两口 、年龄比我们还大十岁八岁、约摸七十左右、很和善。一问才他姑娘在这里工作、就介绍他俩在这里看门、似乎是合阳还是白水的。

    我俩在哪待了十几分钟‘给张欢打电话、让她送伞、结果半天送不来、还把路跑错了、先是跑到文艺路上、后又跑到附近但找不到地方、结果一前一后耽误了好长时间。后来当我们住在文艺南路的新家装修好了、每月都去住几天、经常从那里走过、总想看看那两位老人、但也不知他们还在否、终于没有成行、但此事终生难忘。

    还有一次是在2013年还是14年的三伏天、照例是我和老伴晚饭后去散步、按说我们是在红旗楼东边的北朱、牌楼、农兴一带、近在咫尺,可是散步向回走时到了我院医院南边的农飞路上、大雨倾盆、无法行走。我们只得在工学院门口东边的一店家门口避雨、最后那店家也开了门、让我们进到店里避雨。一问才知道他们是福建的两口子、在这里买面条、孩子放暑假就来了、那时还没放暑假、那就证明我们避雨是在六月底前几天。结果我们在哪里避十几分钟、似乎除了我俩外、还有另外几个人、就这样直躲到大雨渐小、人可行走、我俩才回家、至此后我每次路过那里、总浮起些感激之情、虽然几乎每天要从那里过、但再也没打交道、我总觉得那夫妻俩在大雨中能接纳我们也是一种恩惠……

    还有一次是2015年的夏天、还是我和老婆、晚饭后去西边千禧广场散步、结果在回来的路上、走在凌云路派出所附近、雨突然变得人无法行走‘结果我俩挤进门卫室、只见里边已是不少人都在那里、有住在西飞15区来这里玩的小两口、有红旗楼的许多熟悉的同志、大家都在哪避雨、门卫同志现在成了主人、在招呼着大家。十几个人在里边又说又笑、避了十几分钟、人可以走了、才纷纷离开。

    避雨是一种偶然事件、但也反映了人类在遇到难处的时刻、不论是相识不相识、陌生不陌生、大家都会相帮、这似乎是人们共同的人性、只要是人几乎没有人在那一瞬间不伸出援助之手的、就像我遇到的合阳老乡、福建商户、还是门卫临时工们、他们都是这样的人。

    三次避雨、至今不忘、虽是小事、记忆犹新……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小说)青姨
    • 下一篇:散文:避雨(薛志毅)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