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本月排行TOP10

    • 长安区中招与城六区并轨?趋…
    • 理性看待“长安中考并轨”传…
    • 社区帮找回遗失物品 八旬老人…
    • 双节氛围渐浓 社区活动传递节…
    • 政协长安区文化艺术界委员工…
    • 普法宣传进社区 让法律服务与…
    • 西安市全国道德模范事迹宣讲…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魅力长安>> 话说长安>>正文内容

    长安区: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新方式

    作者:西安日报 来源:西安日报 发布时间:2016年01月04日 点击数:

    尽管已是寒冬,一望无垠的长安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的气息依然浓郁:五彩缤纷的花卉基地生机盎然,大棚里果蔬长势喜人,养殖基地上工人穿梭……

    穿行于沿山公路和子午大道,记者真切地感受到了现代化农业发展的脉动和带来的活力。

    而一条喜讯更加振奋人心:刚刚过去的2015年,长安区以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为统领,以做大做强五大产业为抓手,各项目标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在全国153个示范区考核中排名第21位,发展速度位列全国第一位,圆满地完成了区委、区政府“确保前50名,迈进前30名”的目标任务。

    在经济进入提质增效新常态的大背景下, 长安区现代农业坚持调结构、转方式、强产业,紧紧围绕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现代农业发展这个目标,坚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不断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实现了传统农业大区向现代农业强区跨越。

    从粗放经营式向高精尖的粮食种植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经之路。长安区紧紧围绕高产创建和良种补贴全覆盖两大矩阵,不断提高科学种粮水平,努力提升机械化大生产,使全区粮食种植呈现出了规模化生产、科学化生产的良好局面,取得了粮食生产十二连丰喜人成果。在砲里街道东岭村建设的玉米百亩攻关田,平均亩产达到688.2公斤,获得全市综合评比第一名,创造了全市旱塬地区玉米大面积单产最高纪录;全力推进王莽4000亩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不断提升粮田生产设施,提高粮食生产抗灾减灾能力,全区农业综合开发面积达到39.2万亩;全力构建专业化统防统治工作机制,建设的2个航化作业队和300余人机防队伍,已实现全区80%以上地块病虫害防治机械化作业;依托农机购置补贴等政策支持,不断提升粮食机械化生产能力,全区大中型农机具已达到0.4万台,粮食实现了从收获到播种、从秸秆还田到深耕施肥全部实现机械化操作。据了解,2015年全区粮食种植面积96.9万亩,总产达到36.8万吨。建设小麦高产创建示范田15万亩,平均亩产514.1公斤,较大田325公斤增产189.1公斤;玉米高产创建田3万亩,平均亩产614.9公斤,较大田432.3公斤增产182.6公斤。

    农业产业从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发展是农业高产增收的重要途径。长安区一方面不断扩大设施蔬菜规模,通过“反租倒包”的土地流转模式和“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不断扩大设施农业产业面积,全年新增设施农业面积2100亩。建设的西部灵沼、马王,东部砲里、引镇等街办的四个千亩设施基地,已形成设施蔬菜两翼齐飞的架构;引入的深冬草莓种植面积达到1.2万亩,亩均收益突破3万,“长安草莓”获得农业部地理标志认证。另一方面,大力开展长安草莓推介暨媒体采风活动、第六届桃花节活动、长安葡萄采摘宣传推介系列活动等节庆活动,吸引游客8.5万余人。其中,“长安草莓推介暨媒体采风”活动的举办,使灵沼、马王、五星、引镇等草莓基地上门收购的客商和采摘游客络绎不绝,每亩地收入2.6万元以上,对促进长安草莓产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第六届桃花节”、2015年西安时令水果“桃子熟了”主题宣传暨万名市民进桃园采摘活动和长安葡萄采摘宣传推介系列活动的成功举办,有力拓宽果品销售渠道,带动了全区农家乐产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用三产业服务的经营思路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是实现农业转型、促农增收的有力抓手。长安区以花卉、农家乐、农业园、果游园为载体,以秦岭花卉园为核心,在子午大道沿线全力推进花卉产业发展,通过招商引进共落户大型花卉生产企业23家,形成了占全市销量50%以上、全省20%以上的花卉产业集群。今年重点建设的12万平方米秦岭花世界销售中心已建成招商,11家企业已入驻3500平方米的西部花卉企业总部。在农家乐专业村建设中,按照“一村一策、重点扶持”的原则,今年建设的王莽清北、子午台沟二期工程已全面开工建设,建设的“上王映像”关中民俗体验一条街已开业迎宾。

    同时,以省市级现代农业园区创建为农业园区建设重点,通过项目引导园区规范化全力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目前已有12家园区通过省市级认定,共争取省市级资金3700万元;积极推进果游园产业发展,将“体验和销售”在果业发展中有机结合,共建成各类果游园8个,果游园的建设在为全区果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开辟了新途径。截至目前全区休闲农业共接待游客710万人次,实现经济收入6.8亿元。此外,加快农村土地经营权确权颁证工作,如今8万余户农户已领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在全省率先完成了确权工作,“长安模式”已成为全省、全市土地确权工作的样板,起到了示范和引领作用。

    打造职业农民培育新模式、以互联网理念指导农产品流通是实现现代农业转型升级的新动力。长安区围绕国家职业农民培育示范区建设任务,针对群众需要开展有实效性的技术培训,着重从制度建设入手,规范教育、帮扶、管理等环节,探索出了“制度领先、产业融合、教培衔接、多元帮扶、典型引路”的长安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模式,目前全区共开展普及性农民科技培训146场次,累计培训人数12658人次,培训初级职业农民273名,推荐认定中级职业农民5名,高级职业农民9名,有力提升了全区农业生产水平、农民技术操作能力,促进全区农产品质量安全、农民收入和农业经济效益。同时,紧抓互联网发展机遇,依托西安市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从农资供应、生产过程和农产品加工、流通、销售等环节,将农产品生产过程监控、质量安全信息实时查询、“三品一标”产品宣传展示等信息,及时、全面的提供给消费者;推广应用“农技宝”,促进农技推广交流互动,加强农技知识学习与普及,提升农技服务管理。区农业信息发布平台、农家乐三维展示和农户经营网点、微店等,拓宽了农产品销售渠道,也拉近了消费者和生产经营者的距离,不但方便消费者掌握农产品信息、放心消费,提升品牌知名度,更有效地推动了智慧农业发展。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年宵花展在长安区开幕 140多家参展单位一…
    • 下一篇:郭杜街道樱花路社区樱花文娱俱乐部正式成立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