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剑利:花开见佛 大美秦岭
如果说陕西人包容又骄傲,那肯定和秦岭有关。因为秦岭,要啥有啥,动物的植物的,地理的,宗教的,风景的,南方的北方的,丰富而多样。一个秦岭,就能把中国风景和文化看个八九不离十,更重要的是,秦岭还是中国最具象征意义的山脉,黄河叫母亲河,秦岭就是父亲山。
一位叫卢剑利的知名传媒人,写了本《大美秦岭》的书,把秦岭里大家熟悉不熟悉,知道不知道的,只要陕西境内的,无论秦岭以北还是以南的景点,都写了出来,足足有六十个之多。他以景点的方式,带我们一路认识秦岭,探索秦岭,发现秦岭之美。
秦岭到底美在哪里?一般我们只是泛泛地知道,但实际上,秦岭不仅有自然之美,更有文化和宗教之美。最具文化价值的终南山,只不过是秦岭的一段而已。我们平常都走马观花地到秦岭休闲,哪里去想那里还包含着如此多的文化。
“古代有个有趣的现象,随着道路的变动,旧路上的地名也会移到新路上来,这在地名学上叫地名漂移。子午道旧道从江口南行,有鸡公梁、七里沟、腰竹岭、腰竹关等地名。子午道新道从江口南行,也有鸡公梁、七里沟、腰竹岭、腰竹关等地名,一模一样。”他在“宁陕平凉河纪略”里写的这些,真是有趣,不仅增长了读者的知识,也让读者不再看山是山,而看出了高于山本身的文化。他还在另一篇文章里说,“估计秦岭深处像东坪沟这样的世外桃源还有很多很多,只是人们没有发现而已。”
秦岭是中国中央国家公园,也是阻隔着。中国南北的交通交流的大障碍,“云横秦岭家何在”,那些住在深山里的人,看着很近地对面,可是想翻过来,却要花意想不到的时间,并由此引发一些文坛佳话,如《大美秦岭》所讲的那样,一次诗人贾岛途经此地,站在山顶,遥指前面一座山,问不远的一个禅师:“天黑就能到吧。”禅师只是微笑,末了,摇摇头:“恐怕你是明黑都到不了呦!”诗人不信,抬步便走,结果走了三天三夜。为此,有了我们今天读到的古诗“一山未了一山迎,百里没有一里平; 犹是老禅遥指处, 只堪图画不堪行。”
“人只有进了山,才能成为仙,你看那仙字不就是人和山吗”?卢剑利对秦岭的解读是深刻的。如今,秦岭成了和国际流行和中国传统融合的大熔炉。每天都有驴友车友背着大背包在秦岭里转悠,有人在山里修行,有人在寻仙访道采药制药,有人穿着中国风的布衣在山里画画写字,还有人在山里生活,给孩子教国学……,只要啥事情搬到秦岭去做,就有了灵气,就显得不一样了,成了最流行的时尚。
卢剑利可不是因为赶时髦才走进秦岭的。他本身就是秦岭的儿子,出身在秦岭210国道旁一个美丽的村子,幼年时随家人从山腰上翻过短短的山坡,来到长安,从此成了长安人。转来转去,只不过从南坡到了北面。即便是他到西安城里工作后,依然把房子买到了长安,靠秦岭住着,他才安心。他的QQ网名干脆就叫“秦岭风云”,足见秦岭,早已融入在他的血液和灵魂深处。在很小的时候,卢剑利就对哥哥说,他好想跟着穿行在山里拉木头的大汽车,漫游秦岭。只是近几年,他才终于有了机会和时间,实现儿时的心愿。
卢剑利是一个有理想的人。他热爱新闻事业,热爱书法,离开传统媒体后,他把微信和空间都做成了一个很有影响的自媒体,还专门做了一个书画的微信公众平台,获得过腾讯的年度传媒风云人物,可见他在网络上的人气和关注度。从优秀的新闻记者到新媒体的风云人物,他在梦想的路上,从不懈怠,勇往直前。
2010到2014期间,他陆陆续续走访秦岭,而且脚步越来越远,越来越深,发现了很多大多数人根本没有听说过的风景。那些关于秦岭的文图,美不胜收,卢剑利用他带有新闻意味的笔调,向我们娓娓道来,关于秦岭那些值得一看的风景,地理知识,历史、宗教、文化、典故、传说等糅杂其间,集文化性、知识性、趣味性和实用性于一体。让我们足不出户,就能看到秦岭美景,明白秦岭之美。
如果有人还想亲身体验,这本书无疑又成了很好的旅游指南和最好的景点介绍。确实也有一些读者干脆照着他的介绍去畅游秦岭,或者从他的文字重新发现秦岭。而他本人,也因为对秦岭宣传做出的贡献,被西安市政府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委员会办公室授予他西安市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监督员兼第三组组长。如今,在自媒体中连载和散见报端的“大美秦岭”系列文章,终于在大家的关注中结集出版了。
因此,你可以把《大美秦岭》当成旅游文化随笔札记来读,也可以当成科普书读,当成历史典故也没有什么不妥,甚至当成一本颇有文学风格的景点解说也行。总之,这是一本综合性很强的大散文,带有明显的新闻记者的风格。
在这个现实比小说还要精彩的时代,他的这个风格,反倒无意中跟上了时代的潮流,今年诺奖文学奖得主恰好也是一位记者,白俄罗斯的阿列克谢耶维奇,她以自己的写作手法创造了一种独特的文学体裁,采访后以文学手法将采访记录升华。
相信什么,就能看见什么。这句话用到卢剑利身上最为恰当。作为前同事,我对他真正的了解,却是从离开报社后的一些交往开始的。
他很慷慨地帮助朋友同事,有求必应,只要能力所及。小到问某个名人的电话号码、开发票,再到找工作等等,以前那些互相看不顺眼,基本不往来的同事,在他那里都能见到,无论什么性情,抑或心性好坏,智商高低,甚至对于和他以往有过恩怨的人找上门来让帮忙,他也一笑泯恩仇,毫不推辞。
今年初夏,一个阳光明媚的中午,我们老报社的几个人在一起吃饭。席间,我提到了这些年对他的重新认识。由原来的懦弱胆小,到现在的包容慈悲心。文艺男、愤青曹同学翻着眼睛回味良久,最后不由同意我的看法。然后真诚地表示,他也要向卢主任多学习。对了,他曾是我们报社新闻部的主任。这时,卢剑利接到一个电话,以前一个我们心中很垃圾的同事要他帮忙,他居然很爽快地应允了。我和曹同学马上尖叫着鄙夷起来,说了一通人家的不是,说着说着,突然连自己都不好意思起来。包容二字,说起来容易,意识到也不太难,落实到具体的人和事上,却是一生的修行。
阳光从窗外照进来,不由想到卢剑利最爱写的书法作品“花开见佛”。是啊,只有心中有大美的人,才能看到秦岭的大美,看到世界的美好。(本文作者陈红系陕西资深媒体人)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