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南堰 记忆中的村落
听老人说,唐朝初年,在洨河之上修建了东、南、西、北4座大堰,筑堰堵水,为唐长安城供水。明朝,洨河两岸群众自发募捐,在洨河上修建石桥一座,名曰:永济桥。永济桥成为秦岭南北,通往长安城的一条必经之路。
在南堰的北边,城墙内住着姓贾、郭、杜、刘的几户人家,便成了一个村落——南堰村。
儿时,东城墙,是我们小伙伴经常玩耍的地方。原先的南城墙、北城墙已经不见了。西城墙,亦残缺不全,高低不齐,多作为住户的后院墙,也是堆放采草的地方。
全村保存较好的一段城墙,是郭学吉家的后院墙。墙高一丈有余,上面较宽,夏天可以铺席纳凉。城墙两侧比较厚实,有碗口粗槐树几棵,槐花开时,站在城墙之上,馋嘴的孩子便可折花而食了。后来,因二队饲养室圈里缺土,队长老郭在联利家门口的大槐树下,拉响上工的铃声,组织社员用镢头、锨、架子车等工具,将城墙挖了。挖城墙时,蝎子满地跑,还把和平哥的一个手指蛰了个大包。
南堰的城墙没了,城墙外的竹园路没了,竹园路下的地道没了,护城河也没了。
南堰,有着一群流着爱唱秦腔血液的人,也曾出现过不少秦腔名家。至今,还有一群自娱自乐的秦腔人,但是,在自乐班里司鼓的三伯,和拉板
在我的记忆中,一名秦腔老艺人叫杜干勤,时乃西北一大名丑。少时曾有幸在村里见过,个子不高,微胖,头发短而白。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不知道什么原因回到老家,时将至古稀,仍如顽童一般,且虚心好学,提高技艺。如遇两妇人吵架,便会一旁操手观看,回到家中反复练习模仿,将人物细节带入戏中栩栩如生。看过杜老戏的人,第二天肚皮还是疼的。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杜老去了甘肃定西剧团,再未见过。
在查阅的资料中发现,南堰的秦腔名家还有民国时期的小生刘瑞林、贾德善,解放前后的高仓民(现村里已经没有高姓了)。在当时的几十户人家里,能出现4位秦腔名家,也算是一个奇迹。
我算是一个秦腔爱好者,只知道一位,可想,南堰的历史还能有多少南堰人知晓?
自小,就唱着这样的童谣:“北堰头,编担笼,把手戳个大窟窿”,“枣林寨,蒸皮子,个个出来黑鼻子”,“南堰头,挂挂面,赛过丝线”。
南堰,还有一个世代相传的手艺——手工挂面。即使在《舌尖上的中国》播出的陕北手工挂面,我也觉得与南堰的手工挂面相比逊色不少。手工挂面的做法和流程基本一般。而我记得印象最深的却是第一道工序:和面。
50斤左右的面粉,和着浓度较高的盐水,一个精壮劳力弯着腰,用双拳在和面缸里反复地搓、揉、挤、压,整整一个下午,直到老把势认可。当时,手工挂面是出门走亲戚的高档礼品。随着最后一位手工挂面手艺人的离世,手工挂面在南堰失传了。
当“28”自行车、架子车逐续退出历史舞台,拖拉机、大卡车的出现,3块石条宽,100多米长的全石永济桥,不再出现人来人往的景象,不再出现河南、河北、桥东、桥西,用棒槌敲打的洗衣人,不再出现戏水逮鱼的孩童,不再出现夜间过桥偷采芦叶的妇女们,不再出现拉沙人······
不知那一年,一场大水,冲垮几百年的永济桥。后来,淌水过河的人少了,永济桥消失了!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