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心灵田野的一抹微笑---简评孙建民先生散文杂集《清风明月》
心灵田野的一抹微笑
----简评孙建民先生散文杂集《清风明月》
卢剑利
有人说写好散文的作者不一定就能写好诗歌与随笔,这个说法恐怕也不完全正确,但在孙建民先生的身上却得到了印证。与孙先生相知、相识在四年前的“大长安文化艺术沙龙”文友联谊会上,那时光知道他在西安市委机关工作,后又在长安人网上看到了他的不少散文与随笔,随后几年乃“君子之交”,时有见面交流的机会,对他能在繁忙的政务工作之余,潜心写作,而且多产,深感叹服!转眼四年时间,他为大家捧出一本高质量的散文、诗歌、随笔集《清风明月》,其发手之迅速、文笔之优美不得不让人敬意。
《清风明月》文集中,仅以几个小辑的标题可看出作者匠心独运,从而引人遐想。文集中多写的是乡情散文,作者写的大多都是老掉牙的题材,但却独具特色、自成一家,让人初看便耳目一新,细读则为之一振。散文的真知来自作者的随意与尽兴,文随意走,兴至则文止。不受篇幅限制,不受版面限制,有话说就长,无话了就停。散文写作上的自由可以让灵魂自由,这也正符合了孙建民所追求的,并将两者巧妙地结合在了一起——灵魂写作。真,是散文的主体。我很佩服真正的散文作者,他们是一群将自己的心捧在炽烈阳光底下晾晒的人,孙建民先生就是这样的人!
在孙建民先生的散文中,我读出了“美”。一是结构美。如《樱桃节上摘樱桃》中用了“远远望去,晶莹剔透的红樱桃如珍珠缀满枝头,一串串依偎在翡翠般的绿叶中——万绿丛中点点红,灼灼耀眼如繁星,让人顿觉心花怒放!我迫不及待地摘了一颗放入口中,轻轻一咬,甜丝丝中带着微酸的味道,酸甜可口,那股清香的滋味很快汪洋恣肆,让我从骨子里爬出的馋意慢慢地得到满足。围绕提炼出樱桃的几个吸引点一一诠释,娓娓道来。类似的《清水荷花别样红》、《朱鹮翩翩菜花黄》等篇什都如此,先搭骨架,辅之血肉,文章怎能不丰满。二是细节美。“细节决定成败。”一篇文章打动人心处,有可能就是一两个细节。而孙建民先生的文章中,细节拿捏可谓轻车熟路。如《关中席面嘹扎咧》文中:“关中的农家乐,吃后,感觉比时下的农家乐味道不知要好多少倍。菜品是:一大盆鹌鹑蛋烩菜、里脊肉炝莲菜、辉辉菜、肉丸子……主食烙菜盒、辣子夹锅盔、长安臊子面、户县软面。吃得人大汗淋漓,直呼痛快、痛快!尤其是辣子夹锅盔的辣子,有两种:一种是油炝绿辣子;一种是油炝红辣子,辣子中放着焙干压碎的花生仁,那个味啊,简直就和童年在乡村时母亲的手艺一模一样的。”……正是这些生动、准确、传神的细节描写,可以看出作者是生活的有心人,观察细致而非闭门造车,让人觉得何其真实,从而也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
另外,《清风明月》整个集子里的多篇游记不得不提。近年来,随着古城西安及长安、蓝田等区县旅游行业的兴盛和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外出“走一走、看一看”的人日渐增多,其中不乏喜欢动笔之人,可谓履痕处处,游记文章无数。但是,真正把游记类文章写好的却为数不多,不少游记就一个加长版却不一定准确的旅游指南,还有就是大段的抒情议论连绵不绝,却是空洞得让人一头雾水不知今夕何夕写的究竟是哪里。而以《奇险天下第一山》、《清水荷花别样红》、《太平峪山水美如画》、《玉山名镇正腾飞》等多篇为代表的几篇游记,作者工笔勾勒、写意渲染、情动于中、水乳交融,牵引着读者不由得仿佛就置身于那片秦岭山水美景如画,读完则在神往中生出此生安能不去一游之感。不少游记与散文融入了作者的思想,增强了文章的厚重感。如此周庄,能不吸引人,又岂是那些“旅游指南”之类的文章能相比!
纵观孙建民先生的散文与诗歌语言,这都表示作家在写作过程中反复“玩味”、“唤醒”一种诗性语言的态势之艰辛,以及终于抵达这种语感之后的成熟与厚重。换一种说法就是作家有意拉开散文与他诗化后的语感视觉,才可以进一步触摸作家情感构成的柔软脉络,以及他的审美视野,变形、象征或暗示,以此达到崭新的修辞效果。它又不是我们通常理解的修辞效果,它偏偏是在这种修辞效果之上又添加了对美好生活的愉悦情绪,时时隐藏于他最出彩的异质性意象中,从而使内在情感的深层次审美旨意进一步扩散、演绎或敞开,以及它们的完美结合,共同营造了一个大的意象结构,使审美主题得到了更完美阐述的语言特性,并通过这种语言特性的阐述,有助于我们深入散文、诗歌语言的无穷奥妙。
通览孙建民先生的文集可以看得出:他的散文真挚、自然、自由,他的诗歌热情、奔放、豪迈,他的随笔直舒胸臆、针砭时弊!他的小说寓意深刻、感悟读者、净化心灵!没有站在现如今自己工作(为官)的立场去看待问题,而是站在了一个“人”的立场去观察,站在一个“人”的角度去抒写。如果说建民先生的文章有什么不足之处的话,那就有些文章里还有他所处职业——公务员——的某些痕迹。假如把这个“痕迹”抹去,他的文章会更上一层境界。
源于孙建民先生的书稿清样,文集中许多篇什都我在第一时间读过,欣赏之余也鼓动他早日结集出版,不想羊年大吉,遂了心愿。清风明月,浩气长存!好文章常读常新,文为书魂、书如美酒,当值得永远珍藏。
最后,以曼斯菲尔德在1920年2月29日日记里的一句话用来共勉:全身心地进入创作,那才是快乐之极!
----作者卢剑利,男,系资深新闻文化人、评论人,20多年来发表评论、散文、杂记等5000多篇,曾获中国新闻奖、中国晚报新闻奖、陕西新闻奖等诸多奖项。现为中国致公党陕西省委文化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书法美术人物公众平台总编辑、陕西省职工作家协会网络文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等职。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随笔)书写不一样的“书法人生”
- 下一篇:(评论)傅嘉仪:“印坛教父”,“鬼斧神…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