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把根留住--游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感悟
记忆中,庚寅年暮春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我和家人及朋友慕名游览了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汽车沿着宽敞的子午大道奔驰,关中平原的土墙民居不断从眼前掠过,一眼望不到边的麦田绿茵茵,大块的菜花黄灿烂,田畔篱边舍园,桃花、李花、玉兰争奇斗艳。秦岭环山公路犹如同一条白色带子,环绕在秦岭北麓陡峭险峻的南五台和宽阔舒展的关中平原之间。
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座落在长安南五台山脚下,南依秦岭,北瞰长安城,东接翠华山,西邻户县草堂寺,是当年汉高祖、唐太宗狩猎的地方。车行南五台1号,远远就能看到“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高大石柱。石柱的两侧是一幅对联:上联:“关中自古钟元气望东来紫气 南来爽气 西来霸气 北来王气 其壮三秦 正气为魂 锐气包藏八百里”。下联:“院内从今观国风 看衣有朴风 食有简风 行有雄风 风淳万姓 和风是本 良风化育五千年”,道出“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博大精深的内涵。
进了民俗博物院,踏入古明清民居院落,我们仿佛走进明清街市,40 余座整体迁移迁建的明清四合院,雕梁画柱、五彩纷呈、余音绕梁、移步纵深,曲径通幽。还有县衙、店铺、茶楼、餐馆、戏楼、画舫,各种民俗表演场所,构成古朴怡然的古老生活画卷,再现明清关中居民的生活环境。其中整体搬迁、修旧如旧的明嘉靖、隆庆、万历三朝元老孙丕扬的宅院前院和清东阁大学士闫敬铭宅院祖祠,成为这里明清四合院的代表作。
数不清(据说有8600多根)拴马桩着实令人震撼。古人代步的骏马如同今人的“宝马”,拴马桩精雕细刻的竖立在主人宅前院后,实用是栓马,虚用是镇宅辟邪祈福和炫耀主人身份财富。拴马桩无数造型诸如人骑狮、大猴背小猴(寓意辈辈封侯)、人物、钱币、十二生肖、狮子大象等动物,千姿百态、惟妙惟肖,堪称民族宗教、风情民俗、宗教文化的活化石。博物院里的皮影、老腔、面花、脸谱、造纸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展示,构成古朴怡然的古老生活画卷。博物院有个梨园,始建于元代,这个古人唱戏的园子门楼有对联云:上联“凡事莫当前看戏不如听戏乐” ;下联“为人须顾后上台终有下台时”,耐人寻味。院内民用器具数量众多,诸如官帽、茶壶、马灯、烟具、鉄盆、钟、家居等工艺精湛,尽善尽美,迄于大成,具有极高的审美、观赏和研究价值,为展现关中地区乃至中国丰富的文化底蕴和文化遗存提供了崭新的视觉。书画收藏历久弥新,不仅记载了书画家的人生轨迹,更是历史文明弥足珍贵的印痕,真是“自古墨客多少梦,岁月蹉跎不尽同,我今览胜遍华夏,原来奇葩在纸中”。老一辈革命家习仲勋的夫人齐心先生参观博物院,非常振奋,欣然题字“关中民俗、博大精深”。
导游告诉我们,博物院是王勇超先生私人创建,历经20载、投资5.8亿元,花费了无数心血收藏建设而成。王勇超是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陕西省有特殊贡献专家、全国非保先进个人。这些殊荣是王勇超先生20多年艰辛劳作的一个侧面,是社会对他的认可,干成这么大的一番事业,需要满腔热血对本土文化和民俗文化的挚爱。我钦佩王先生为民集宝、传承文脉,给子孙后代留下民俗文化的根,实乃功在千秋的壮举。
游览关中民俗博物院归来,心里总是不能释怀:关中有一个博大精深的民俗博物院让我敬仰,旬阳有一个品种繁多的民俗博物馆令我念记。旬阳民俗博物馆几万件民间藏品,折射出旬阳秦朝设关、西汉制县的悠久历史文化,反映了旬阳太极城天设地造、地灵人杰的风土民情。民俗博物馆馆长项勃先生和关中民俗博物院王勇超先生,都是酷爱民俗文化、倾力抢救保护地方藏宝,痴迷的挖掘、研究、保护可以传世的文化精髓和民俗瑰宝的爱乡之人杰,他们的辛勤执着,才得以让今人和后人领悟一方黄天厚土的根脉。
树有根,民族有根,人也有根。我的父母都是地道的长安人,我出生在旬阳,在那里工作生活了半个世纪,2008年退居二线后,移居长安。从山清水秀的旬阳来到一马平川的关中大地,我迷茫过,不知道自个根在长安还是旬阳?也经常思考退下来后还能做些什么。恰在这时遇见旬阳文旅局的同事吴建华先生也来到西安,邀我一同发起创办中华太极城旬阳县人文学会。建华先生是《太极城》杂志主编、著名学者、作家、旬阳太极城的发现者和“三太文化”的研究者,他适才从旬阳县文联主席岗位调任省文化厅任《文化艺术志总编审》。我们在一起商讨成立人文学会,旨在广结在外打拼的爱乡之友,搭建一个成就梦想走向成功的平台,进而筹划创建《王愚纪念馆》、《旬阳英才展览馆》,展示旬阳从宋明清代以来的各界精英人才,打造旬阳人品牌,成就中国人梦想,传承传统文化,挖掘当地深厚的文化历史底蕴。经过几次召集发起人开会、讨论,完善章程、制度,总算注册成立了学会组织。
我在想,成立人文学会和创建《王愚纪念馆》、《旬阳英才展览馆》,也是访宝藏珍,是对旬阳文化承上启下的积淀、创造和贡献,和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旬阳民俗博物馆一样,把一个地域的文化根脉流传后世,把家乡的历史以及当今活着的精神、活着的文物、活着的传统、活着的地域文化这些深厚的文化底蕴汇集成中华文化的根和魂,成为中华文明历史的碎片,使今人和后人能够感受旬阳的精神家园和文化根脉,也算是做一件有益于社会的事情,做一个不忘根的人。
业以人兴,艺靠人传。人呐,不论根在哪里,无论走向何方,需记得家乡,记住我们的根,传承根脉文化,方可把根留住。
作者简介:高晓燕,女,50年代后期生于旬阳,高中毕业下乡插队锻炼5年,当过乡村民办教师、扫地端饭的服务员;曾当选陕西省第九次党代会代表、旬阳县十四届人大代表、县人大常委会委员,入选《可爱的旬阳》“十大风流人物”;“安康市优秀企业家”,担任过旬阳县饮食服务公司经理、旬阳宾馆董事长、总经理;商业局副局长、文旅局副局长、党总支书记、文广局主任科员等职务。退二线后任旬阳县人文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太极城》杂志编委员。闲暇写作散文游记、纪实报告文学,偶在一些报刊杂志发表,更有几百篇随记散文不曾公诸于众,自己把玩而已。不是文人算个爱文之人吧。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评论)才高行洁 文思敏捷--品谦谦君子…
- 下一篇:(散文)诗意栖居凤栖园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