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六载师生情,卅年感铭深--抒发于八四级学生毕业三十年聚会之际
天高云淡,金风送爽,这样令人心旷神怡;丹桂飘香,金菊绽放,这样使人心花怒放。期盼已久的八四级学生毕业三十年聚会,经过周密策划,精心筹备,终于实现了!真可以说是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美具”了,作为东道主的汉中的同学,和来自全国各地归来的同学济济一堂,也可说是“贤主、嘉宾”“二难并”了吧!这怎能不令人高兴异常,怎能不令人激动万分!我要向策划筹备这次聚会的同学表示高度的赞赏,表示诚挚的感谢!感谢你们的邀请!感谢你们付出的辛劳!
正是由于这次同学聚会,我又回到了第二故乡汉中,我又见到了这么多阔别三十年的亲如弟妹的同学,使我能够当面表达三十年来的无尽情愫。三十年来,我对汉中南郑中学,我对同学们的思念,与日俱增,无法言表,用梦牵魂绕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三十年来,南郑的山,南郑的水,南郑中学的教室、操场、花草树木,朝夕相处教学相长的同学,常常情不自禁的的想起;对同学的惦念和牵挂,对大家后来学习、生活和工作的推想,常使我浮想联翩,如痴发呆,常不由自主地感叹唏嘘。
六载师生情,卅年感铭深。
南郑中学是我立业成家的地方。想当初,文革动乱十年,我失学十年。恢复全国高考,我作为首届大学毕业生,走上教育岗位,已是二十八岁。而教育工作的第一站就是南郑中学,所教的第一届学生就是在座的八四级同学。在南郑中学我成了家,学校工会为我举办婚礼。有了孩子以后,由于老家在关中,我既无哺育经验,又无家人帮助,是学校的同行,及时给我以热情的指导;是在座的同学,乃至同学的家长,给我以热情的帮助。
南郑中学是我事业起步积累经验的地方。在南郑中学,面对求知若渴的第一届学生,我倾注了全部热情,投入了全部精力,付出了最真挚的情感。我得到了同学们的积极配合,大力支持,教学相长,积累经验,迅速成熟。每当工作闲暇时,或在夜深人静时,当时教育教学的情景,便在眼前浮现。其情其景,宛若刚刚发生。有成功的欣慰,更有失误的抱憾。特别是那些由于爱之深,而导致情之激,言之切,行之烈,急不择言,举措失当的教育教学行为,记忆犹新,深感遗憾歉疚,自责之情,难以释怀。常常多方假设,比较反思,如若怎样,将会怎样。
正是有了在南郑中学六年多教育教学经验的积累,有了后来自觉地总结反思,我在西安的教育教学活动便顺利了许多,很快得到了学生、学生家长、学校领导乃至教育主管部门的充分肯定和好评。我从语文教师做起,先后担任了百年名校的教务主任、副校长、校长和西安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先后被市委市政府、省委省政府授予劳动模范和突出贡献专家称号;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了自己的教育教学专著;现在虽然已经退休,还在为四五个社会教育组织忙碌。我想,所有这些,都与在南郑中学的良好开端有关,都与同学们给我的支持激励有关。
所以,我发自肺腑的感谢南郑中学,感谢我的学生们!长时间以来,我非常关注南郑中学的发展变化,非常惦念同学们的成长进步。每当我听到南郑中学有了新发展新变化,每当我得到同学在不同的领域经过不懈努力,艰苦拼搏,有了自己的作为,开拓了事业的新天地,我都由衷的欣喜,非常的自豪。就我所知,不少同学事业有成,有的成为业务技术的骨干,有的成为企业团队的核心,有的走上单位的领导岗位,大家都成了社会的中流砥柱;就我所知,大家都有着幸福的家庭生活,子女都已长大成人,有的正在学习深造,有的已经开始社会打拼。“江山代有才人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作为一位教育工作者,作为曾经的师长,能有什么比这更让人感到幸福感到欣慰的吗?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在聚会上我把两首诗呈现给在座的师生,以表达我参加这次同学聚会的心情(聚会现场用投影呈现,当晚发在微信群里,返家后转发到QQ空间里)。虽然我们不可能都成为诗人,但我们都可以追求诗意的生活,拥有诗意的人生。我诚挚希望同学们今后保持联系,互相支持,互相帮助;我热切期待学生们百尺竿头,层楼更上,创造新的业绩;我衷心祝愿同学们身体健康,阖家幸福,谱写幸福瑰丽的人生诗篇。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评论)强化自律迎挑战,规范提升抓机遇
- 下一篇:(诗歌)藏头诗.赞许雅岚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