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每个人都是寂寞的
其实,每个人来到这个世间都是寂寞的。如若不然,哪来的伯牙摔琴,感叹知音难觅;如若不然,哪来的文学作品凡间知己难求,上天入地寻找爱情的慰藉;人仙交融鬼魂缱绻的凄美故事都是用来安抚人们与生俱来的孤独寂寞之心的。试设想,一个自成一体的肉体,人心隔着肚皮,随着时间的推移,环境的变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想要啥,能干啥才能不寂寞,还能乞求别人随时随地知你所想,知你所需,知你所能?你的伴侣和你的儿女是你骨肉相连的亲人,他们又不是你肚子里的蛔虫,怎么能和你如影随形关照呵护你呢?就是有此心也无其能啊!所以说,化解寂寞,打发人生还是要靠自己。故说,每个人都是寂寞的。
人们一辈子寻寻觅觅都在用自己的生活方式打发着寂寞,化解着寂寞,寻来寻去到头来还是觉得自己独处和自己内心交谈才是最好的消散寂寞的方法。即就是,用表面的宁静来修炼内心的强大,来驱逐世俗的所谓寂寞。古代痴情的女子,往往把自己的一生都压在了一见钟情和自我美化了的男子身上,觉得自己这辈子只要得到他,就会不寂寞的度过一生,岂不知个人内心空虚,一片痴情招来坎坷招来悲剧不胜枚举。诸如,杜丽娘生为相思青春陨,牡丹亭死而还魂会柳卿;玉堂春痴情惹得官司累,洪洞县锒铛入狱含悲恨;杜十娘从良被愚万念悔,百宝箱怒沉跳江断了魂;敫桂英善心换来负心汉,怒冲冲打神告庙泣鬼神……尽管这些奇女子为情演绎着人间的悲喜剧,身上都有着值得歌颂的美德,但她们遇到的坎坷和悲剧不能不说是和她们内心的不强大和依赖心过重,把自己的一生都寄托在别人身上有关。如果一个人特别有才,具备了相当的生存能力,内心肯定是丰富的,不寂寞的,人生的趋势肯定是绿灯多红灯少的一路前行,直达自己心目中的目的地而傲视他人。
能静下心来享受寂寞的人就是高手,莫言能忍受寂寞,获得了中国唯一的诺贝尔文学大奖,在各个领域能有所建树的仁人志士无不是忍耐寂寞的高手,恕我不一一罗列在此。其实,高人忍受的寂寞并非真寂寞,而是他们能把天地万物揽于胸,来和自己做朋友,促膝谈心,在自己热爱的领域悟出了真谛,认准了“死理”并执着的付诸实践才超凡脱俗的。谁又能说“天地万物”和他们作伴是真寂寞?谁又能说天人合一、顺应天时地利人和的思维是逆天的?和自然交友是大道,听天籁之音可润心,静读者伴君子先贤,望月者寄相思感怀,欣乐者净灵魂洗脑,品茶者定超凡脱俗……你还能说他们这些人独处的行为是寂寞的吗?
平生最不喜逢人滔滔不绝夸夸其谈见什么都想贫上几句的主儿,虽然如今这个物欲横流什么都成商品的社会兴的是能说会道之人,但社会大浪淘沙,最终领时代风骚的还是那些能耐得住寂寞的人,做出的成就令人刮目相看。贪官在宦途一路高升之际,是人民肯定了他们先前靠寂寞换来的成就才给了官衔,贪官在沦落为阶下囚时,是因为他们耐不住红尘寂寞贪得无厌的结果。为官半辈,红黑两重天,晚节不保,怪谁来,都怪耐不住寂寞惹的祸!青蛙整夜在池塘里哇哇鸣叫,人们过耳不进,雄鸡黎明高唱一声,人们闻鸡起身,谁能说雄鸡忍了一夜的寂寞是无价值的?所以说做人深沉为上,内敛为高,苦修苦练内功才是铁道理。
奉劝那些人来疯的所谓能说会道者,把心用在谋生糊口的工作上,多做少说,少怨多劳,少烦多静,稍安勿躁,只要你在你的谋生手段上入了道了,你就会觉得人生的水有多深,自己只是浅尝辄止而已,你自然就会沉下心来,闭住自己的嘴,伸开自己的腿,迈步子成功的路上,你会深感自己还差的远呢,深感自己以前的浮躁飘飘然很可笑。不要以为自己会赶潮流,会玩微信,会玩QQ,会见什么人和事都能八卦几句,就是时代达人了。如果你这样认为那你就是三岁娃的智商,高科技玩到今天,这些时髦玩意儿越来越好操作了,不是你的本事,你不信回家看看你家那三岁孩童拿着智能玩意儿那个熟练劲儿不比你差多少。
奉劝年轻人,你不要刻意的人云亦云的去做什么,要静下心来问问自己爱做什么,审视自身的天赋适合做什么,认准路子后,未做事先做人,人之大道走对了,做好了,凡事事半功倍,不信你试试!
看来,人人都是寂寞的,寂寞最终还要靠独自修炼的“寂寞行为”来攻克、来化解、来释怀,这或许就叫做以毒攻毒吧!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散文)从“打扬琴”过渡到“拉板胡”的…
- 下一篇:(散文)2015元旦感言叫失眠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