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从“打扬琴”过渡到“拉板胡”的阵痛说开去
最近参加秦腔自乐班活动越来越感到没意思,不是我不爱这一行了,而是我心里起了翘了,有了野心了,不满足只是当个板胡的配角在那里傻傻的打扬琴了。况且每一次都是那几个人重复着唱着那几段老腔老调戏,也没有一处亮辅乐的地方,更没有亮扬琴的地方,加之把个板胡麦克风音量调的老大,辅乐只是像蚊子一样在那里挣扎着嗡嗡,时间长了,难免无聊。看着死水一潭千篇一律的景况,看着几个戏霸垄断着阵地,看着头把弦不思进取的满足现状,我实在无法继续待下去了。心中不断地冒出一股股冲动的火苗,很想坐文场面的头把交椅拉板胡,迅速改变这种劣势,恨不得自己把所有戏迷会唱的段子都学会,留住那些好戏迷唱家子,恨只恨自己才疏学浅,板胡功夫道行浅薄!思前想后,下下狠心,冒着得罪对我不薄的班主,逃之夭夭,另辟蹊径,杀出一条通途来。我强烈的感觉到我能行,一定行,肯定能把板胡练好,我如果拿出我当初学打扬琴的狠心,拉好板胡指日可待。这真是一种幸福的烦恼啊!一面憧憬着学会拉板胡的美好,一面忍受着拒绝老权和老邓两个琴师盛情挽留的阵痛,这种滋味简直折磨人!
在这里我要深情的向玉祥门自乐班说声对不起了!向大明宫燕玲自乐班说声对不起了!为了我的板胡能学成,我三番五次的拒绝你们的盛情邀请,我给你们说说掏心窝子的感受吧,每当我或婉拒或直拒参加活动时,过后,心里总是难受几天,因为我本身就是一个很注重朋友情分的人,我这样做,只能有一个解释,就是我立志我发誓要学会本事改变自乐班蜗牛般爬行的现状!我必须忍痛割爱,暂时淡出打扬琴,自创一个“小儿科”的自乐班以我为王的成一次精做一次秀,请大家别笑话我的冲动,别笑话我的自能甚至自负,我要跟着感觉走一遭,因为我有十足的底气,越来越觉得老天爷给我赐予的识谱的天赋,记谱的天赋,记性好的天赋,我不能白糟蹋了,我学了很多动听的订谱戏,自己一周内就能记住一段而且用板胡能拉出个“人模人样”来,甚是欣喜,对我鼓舞很大。只可惜会唱这些戏的演员不来这里,看不起这个戏班子,认为这里只能对付个慢板和二六子的老腔老调,这一点严重的刺激了我的自尊心,不知道我恨铁不成钢的头把弦朋友有何感想?难道你能忍受这种不进则退的现象继续下去吗?你如果能忍,我不能忍,我要知耻而后勇的离开,等我回来时(如果允许我回来的话)我一定要把周围会唱好段子的唱家子都吸引过来,为我心爱的自乐班助兴。
我最近常翻看肖炳的《秦腔音乐唱板浅释》一书,受益匪浅,对我的“识铜”帮助很大,因为带着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回头来再学理论,使我悟出了好多秦腔知识的玄妙之处,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我一定要抓住这个契机,趁热打铁的在板胡上下功夫,争取在一年半载能够“出道”,能达到应付一般秦腔自乐班正常运行的板胡水平。
当然啦,我这次的决定也有一定的风险,说不定我脱离一般自乐班的活动,自己单干,会对扬琴生疏起来,面临着会被好多班主冷落的尴尬,但是,我必须这样冒一次险,有舍才有得嘛!话又说回来,我也不是非要走这条路不可,我曾经在心中构想了多少回这样的理想景况:遇到一个会打扬琴的板胡师傅,而且这个师傅还认可和相信我能学会拉板胡,我两个在业务上互相交流互相切磋,现场互换角色,取长补短,不断地学会新段子,不断地吸引来好唱家子,共同努力打破戏霸的一统天下,给辅乐也营造一个有上升空间的好环境,每次活动都会有新段子好段子来添彩,那么,这样的好班子好氛围,即就是你拿棍子赶我走,我也会赖着不走!只可惜,这只是个幻想而已,这真是,理想很美好,现实很残酷啊!我也知道当班主的也有自己的种种无奈和不由自主。但是,我有决心把这个幻想变成现实,努力改变自乐班的这种诟病,前提是我必须迅速学会拉板胡,而且水平足以应付这种理想的场面。
我也想遇到一个能赏识我,能看出我的潜力的班主,大胆给我机会,允许我每次活动时拉上几段戏,不管是传统老腔老调还是订谱戏都可,用以锻炼我的胆量增强我的自信,我当然是求之不得了,这样一来我又能不生疏扬琴又能提高板胡水平,可惜至今没有遇到这样的知音啊!恨只恨我板胡水平不争气,没有打动我的班主,才没有这样的两全其美的机会。不过我要高声对各位琴师和班主说说,我是一个急需你们鼓励的人,若果给我机会,相信我,鼓励我,我一定能迅速的拉好板胡,不会叫你们失望的。
仔细想来,在我自乐班的生涯中,最难忘的有三个班子,的确给我带来了快乐,第一个戏班:是2007年到2009年这三年,在木塔寨自乐班,我才学秦腔拉二胡和学打扬琴的时候,我记得我二胡和扬琴才学会拉打几个板头过门时,师傅就站在跟前鼓励我,不断的说:“好!好!就这样!大胆地拉!大胆地打!”那时候我像个小孩子似的,那个“人来疯”的劲儿,至今想起来都觉得好笑。就这样一天一个样的在进步着,这是一个入行飞跃式提高的过程,二胡和扬琴都能拿得出手,同时给板胡也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在这里我拜了个师傅,很是器重我,很赏识我懂戏谱,他是我学艺的师傅,同时我又是他学识戏谱的师傅,不断地互相促进一个不嫌弃一个的进步着,记得2008年糊里糊涂的代表丈八街办在雁塔区元宵节自乐班大赛中拿到了二等奖。这是官方第一次在自己的业余秦腔历史中,被认可,我们由衷的高兴。如果没有他的鼓励,我不会迅速的学会用二胡和扬琴伴奏秦腔的。第二个戏班:是2010年到2011年在莲湖公园和大荔朝邑的板胡琴师老宋的合作,老宋最大的优点是给演员包戏,对戏谱熟悉的程度是拿起就能唱出来,和他合作,使我懂得了板胡原来还能拉的那么细腻。第三个戏班:是2012年以来参加的燕玲自乐班,这个班子的最大好处是,经常排折子戏,而且能够极大的发挥我的特长优势,排的戏能最大限度的亮扬琴,这一点我很满足,譬如《新夜逃》和《四贤册》都是我给听视频整理曲谱搞成功的,而且经常代表陕西秦腔爱好者协会外出参加演出。这三个班子的板胡琴师都有个共同的优点就是,本人不断地在进步,不断地学新唱段,不断地攻克一个一个的现代戏和订谱戏唱段的难关,这一点我非常赏识。
其实,我觉得玉祥门自乐班离我家又近,而且观众多热情高,班主老权人又好,应该是我理想的活动场所,但不知道为什么活动了两年,我竟然会厌倦?细想起来,还是那可怕的而且顽固的原地踏步踏令人麻木而生厌。顾名思义,自乐班就是来自娱自乐来了,你生哪门子的厌呢?那我确实是从内心里生厌了,究其原因,我终于明白,原来人是一个贪得无厌的动物,从来都不喜欢米汤面面米汤的日子重复的过着,不管是干事业还是闲玩,都是一理。若果这个班子多年一贯制的这样下去,除非有一个解释就是,班主不是和同行比较,而是和外行比较才满足于现状。记得我有一次在曲江南湖给一个戏迷拉戏,那个戏迷一连唱了十几段子戏,那天天还下着雨,我俩就在高架观览车轨道下避雨唱戏,过路人不断地有人来驻足观看,不断地有人高喊着:“拉得好!唱得好!”,我当时沾沾自喜,唱得人也得意忘形,其实只有我明白,我还差得很远。试想想,那些看客,不会唱不会拉,他们当然一听到弦索响起来像那么回事就认可,一听到唱的人能粘弦就说好,就是这个道理。其实人不管干什么都不能不思进取,更不能给自己不思进取找理由,什么忙啊,记不住啊什么的,都不能说,其实进步不要求跳跃式的猛进,也不太现实,只要每次活动都有收获,敢于“扑生”就行,别怕别人说你今天这段戏咋没拉好?自己只要觉得自己每天都在自己的基础上有进步即可。既然热爱这行,就要舍得为这行付出,要不然,宁愿不玩这行,省得落个糟蹋行当之嫌。
从我这次下狠心从“打扬琴”过渡到“拉板胡”的重心调整的阵痛中我深刻领悟到,不下狠心是不会得到重生的,我最近每天自我感觉板胡水平在飞速的进步,每当我在练技艺的时候,我的身后好像有一个声音在警告着我:“张继潭,你别逞能,你可是在我们面前发过毒誓的,出不了道,是会笑掉我们大牙的!”真应该感叹一声,有阵痛就有阵喜,有所舍就有所得,人不能委屈了自己的心,认准了的事情,就要坚定的走下去,想顾全一切面子,到头来往往是自己失尽颜面,这个失尽颜面当然包括到头来一事无成的意思在里边。
2014年10月24日星期五 15︰30于高新区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杂文)教育有道,师爱无疆
- 下一篇:(杂文)每个人都是寂寞的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