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联”为心声
中华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用贴对联的表现形式只是现实生活中的一种。过春节贴对联预示着春节的开始,春天的到来。婚配丧葬贴对联表达不同的心情和意愿,直接客观地反映出人们的思想境界和梦想,展现愿望而明志。前不久,笔者从某城中村经过,见一户人家未去掉的春联,觉得很特别就铭记于心。
上联为:一冬无雪天藏玉
下联是:三春有雨地生金
可见一个冬天尽管没有下雪,主人原谅了天,毫无责怪之意,还喻其为天藏玉,而春天能有雨水下来才是最珍贵的。春雨贵如油嘛,喻其此时下雨地上的庄稼将喜获丰收,就如同生金子一样。
记得小时候到过年年三十的下午,自已和一帮小伙伴满街乱跑。听到谁家贴出的对联顺口好记,就跑过去观看热闹。至今还记得村中一位大伯家中写的对联为:
冬灌氨水浇麦田
丰收再看七四年
尽管是两句顺口溜,没有平仄对称,对儿时的伙伴来说好记顺口就行。每每想起这句顺口溜,眼前便会浮现出农村生产队用水泥做的氨水窖(一种肥料存储),以及用机井灌溉农田的情景。反映出当时农村生产的场景,农民们渴望和期待来年丰收的心情,读来使人倍感亲切。
1978年村子里家家户户都安装了有线广播,有一年春节前我从广播里听到陈毅元帅曾经写过一副很有意思的对联,就记了下来。内容为:
年难过年难过年年难过年年过
事无成事无成事事无成事事成
就是说再难过的年关都会过去,说自已这事干不成,那事没成功,经过努力最后都会成功的。昭示出陈毅元帅既忧国忧民又对革命充满胜利的信心。
看到现在过春节儿童所打的许多灯笼中,有些灯笼能跑能转能唱歌的,很是羡慕。想起北宋大文学家王安石进京赶考,正遇元宵佳节,沿路村镇灯会热闹不断,他目不暇接,边走边看,忽见一大户人家门前贴一招亲对联,灯下格外显眼。其上联为:“走马灯灯走马灯熄马停步,”欲求下联。王安石赶考着急,无心应对,却默记于心。待到京城考试时,没想到主考官用随风飘动的飞虎旗出联:“飞虎旗旗飞虎旗卷虎藏身。”
王安石想起路遇的招亲对联,便写下来应对,结果中为进士。回乡途中,发现那大户人家所出示的招亲对联仍没有被人对出来,便前去用主考官所出之联填对,结果喜获良缘。王安石可谓是一举两得,双喜临门。真是处处留心皆学问。
曾在祖父的练字薄上看到这样一则老对联:
竹本空心遇节岂能空过
梅原有信逢年但是白来
据说的是清未民初一位老秀才教私塾,辛苦了一年除了学生家长每年给的酬金外,平时其它奖金外快都没有,自觉大材小用,有点可怜。有一次过节他对一名学生出了这个上联:“竹本空心遇节岂能空过。”暗示学生平时不拘礼节也就罢了,难道过节也不知道给先生送礼物,却还是空着手来似乎有些不合适吧!而学生自然明白先生的意思,只因过去的学生自已没有经济来源,全是父母当家,也拿不出钱来讨好先生,就想出了下联进行应对:“梅原有信逢年但是白来。”就是说梅花到开花的季节就得开花,是谁也阻挡不住的。自己不需要来送礼照样还得来上学是由不得你的。成为以前民间的趣谈。
却说清代大画家郑板桥某日回家准备过年,路过一户人家,发现一伙人围在门口观看对联,便觉好奇,遂上前观看,只见那户人家门上贴着的对联
上联是:二三四五
下联为:六七八九
横批是两个字为: 南北
一伙人围观着不知其为何意,郑板桥却回家取来一些米面油等过节生活必需品送来。人们不解地问他时他才说,这是一副隐字联,叫无一(衣)无十(食)无东西。无独有偶,“文革”中,人们生活在贫困线以下,整天缺衣少食,还得把激昂的政治口号高吼,很是无奈。相传,多地官员谎报粮食产量又是“跨长江”、又是“过黄河”的,以至于中央高层为此而犯愁缺少粮库存放的问题,实属笑谈。曾有人斗胆写出此联以示不平。此联一出,听说还惊动了中央,成立了专案组要该对笔迹彻查污蔑分子,纠出现行反革命分子。搞得多地人人自卫,轰动一时。现在老人们提及仍难以忘怀,已成为历史的笑料。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散文)大树无痕
- 下一篇:(散文)沣河 《诗经》开篇的诞生地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