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长安辩古•城隍庙后的铁丘坟
长安自古乃帝王之都,黄土之下帝王将相枯骨难以一一辨析。但皇帝称陵,将相称冢,平民为坟,却是千百年来关中道约定成俗的称呼。咸阳的乾陵,乃唐代“两圣”合葬之地,西安的杜陵是平民百姓汉刘询落叶之所,户县的宋朝大将焦赞孟良冢至今无法考证,韩森冢所埋何人更是难有定论。长安不知名的簸箕冢、塌塌冢也是传说依旧。
岂不知,西安福地更有一坟,埋没小街背巷之中被历史埋没久已。但其传说千百年来流传之广,名头之盛,无以为继。论其所葬之人大有来头,两位王爷、两位诰命夫人、将军兵校如过江之鲫。虽称不上陵,但称之为冢却是绰绰有余,但却被后世以坟称之,岂不怪异。这就是传说中大名鼎鼎的“铁丘坟”
传说,唐初两辽王薛仁贵之孙,薛丁山之子薛刚,诨号“通城虎”打死唐皇李治七王子李昭,惊死皇驾。满门三百八十三人被杀。
《薛刚反唐》书中有言:两辽王府内殿前,掘一数丈深坑,军士扛、抬薛家三百八十三人尸首,到了坑上,将尸首如腊一样,脚搭在肩上,填在坑中,上用三皮石板,三皮生铅埋盖,以生铁熔化,浇成坟堆,立一石碑,上刻四行字道:“反叛薛家门,铁石压其身。万年千载后,怀恨铁丘坟。”
这铁丘坟在何处,民间传说正是在西大街城隍庙后的庙后街上,早年那城隍庙还供有薛仁贵和薛丁山的牌位,常年享受人间香火。这都城隍庙乃中国三大城隍之一,建于明洪武28年,是否为了镇压那唐代薛家那三百八十三个亡魂,至今已不得知。
那么百姓嘴中津津乐道千古传唱的“铁丘坟”到底是否真的存在过?
“铁丘坟”出于清朝乾隆年间姑苏如莲居士的《薛刚反唐》一书。这薛刚乃大唐世袭的爵爷,为何要反唐。实乃武则天灭薛家三百八十三人之故。这武则天人如其名“日月当空曌”凭一介女流之身篡唐为周,想来凭借自己霹雳手段干出此等残忍之事倒也顺理成章。只是埋没了那懦弱天子李治那临终时的良善之言“薛家满门忠烈,有功于唐,只拿祸首薛刚,万不可牵连他人”。看来书名叫做《薛刚反周》似乎更为合适。
薛家灭门起因乃薛刚踢死李治皇七子李昭引起,但翻遍史籍,李治的八个儿子中,排行第七的是日后荣登大宝的唐中宗李显,史籍记载:李显死于其妻韦后下毒,终年55岁。可见并未死于薛刚之手。纵观全书,李治八子并无一人名曰:李昭。实在令人大惑不解。
薛刚乃薛丁山之子,薛丁山乃薛仁贵之子。史书有载:薛仁贵,唐朝名将,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名礼,字仁贵,以字行世,生于隋大业九年(613年),卒于唐永淳二年(683年),封爵:平阳郡公,追赠:幽州都督。育有四子,长子薛讷,另有四子分别为薛慎惑、薛楚卿、薛楚珍、薛楚玉。由此看来这薛仁贵生前并未封王,五个儿子也没有名为薛丁山的。
那么这五个儿子中,有无征战番邦,封侯拜相的。还真有。薛仁贵长子薛讷字慎言,唐玄宗时大破突厥,复封平阳郡公,谥号昭定,年七十二卒。《新唐书》说他:“性沉勇寡言,其用兵,临大敌益壮。”可见薛仁贵的儿子中和薛丁山经历最为相似的就是长子薛讷了。那薛讷的儿子是否有人参与了反唐的壮举呢?查遍史书薛讷的儿子薛直、薛坚并没有参加反叛的事情记载于史。反倒是薛讷的亲弟弟,薛仁贵的小儿子薛楚玉有儿子参与反叛,是真真正正的反唐叛乱。
史书载:薛仁贵之子薛楚玉字瑶,唐玄宗开元中为范阳节度使,以不称职而被削官。《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载:薛楚玉,官至左羽林将军,封汾阴县伯。薛楚玉之子,名薛嵩,膂力过人,不治生产,少年时误入歧途跟随安史叛军,后归唐,为昭义军节度使,封高平郡王,后改封平阳郡王。生平喜好蹴鞠,大历七年卒,赠太保。
可见这薛嵩是最为接近薛刚的薛氏后人。《薛刚反唐》言:薛丁山死于灭门,乃武周时代的人物。最为接近的薛楚玉确是唐玄宗时代的人物,岂知那时中间已经驾崩两个皇帝了,而且薛楚玉的结局确是得意善终。与薛刚最为接近的薛嵩确是安史之乱时的人物,虽然加入叛军干的是真真正正的反唐大业,但最终拨乱反正,得以善终,封侯拜相,这点与薛刚倒是大大的相似,只是这已是百年以后的事情了,丝毫与武则天八竿子打不着了。
可见名扬四海的“铁丘坟”本身就是一个子无须有的事情,可见武则天这个黑锅背的不轻,好在武则天毕竟是当过皇帝的人,一块立在乾陵之巅的“无字碑”就堵住了天下的悠悠众口。“功过是非任由后人评说”
庙后街的“铁邱坟”已经没有了一丝的痕迹,那城隍庙中享受人间香火的薛仁贵和薛丁山的牌位已经不知所踪。留下的只是百姓嘴中那满门忠烈精忠报国的故事还在继续的慢慢传唱。
张新武/书文于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散文)新庄村:长安区最西边的村落
- 下一篇:(散文)豆角村:子午谷道第一村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