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功能特色整合重构秦岭旅游整体品牌
秦岭北麓景色如画 (通讯员 刘兴让 记者 王晓林 摄 资料图片)
据不完全统计,秦岭北麓共有优良级旅游资源近200个,包括世界地质公园1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处(骊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处(周至、牛背梁、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近10处(楼观台、终南山、骊山、朱雀、太平、王顺山、黑河等),各类度假村、避暑山庄、宾馆、饭店数十处。2013年,秦岭北麓西安段主要景点累计接待游客近400万人次,门票收入近2亿元。
尽管秦岭旅游发展如火如荼,但旅游主管部门、业内人士及专家学者均坦言,秦岭旅游在开发和建设水平上仍有待改进。
加强景区横向联系
可进入性亟待提高
交通承载能力不强,成为秦岭旅游饱受诟病的一大问题。每到周末、节假日,自驾的游客常常将秦岭北麓多条道路堵得水泄不通。今年五一期间,记者曾自驾前往翠华山景区游玩,在山下堵了近两个小时不得动弹。进山消闲的好心情在堵车长龙中一点点消耗殆尽,人们不免心生抱怨。
市旅游局通过调研认为,西安秦岭景区外部连接道路等级偏低,游客的交通组织能力欠缺,使西安秦岭各景区的可进入性大打折扣。
“如果我们能在进山口修建综合停车场,让自驾游客将车停好后改用景区提供的公共交通工具进入,狭窄山道的通行能力会大大提高,堵车现象也就能得到缓解。”西旅集团文化产业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项小羽认为,秦岭北麓各景区需着力加强基础设施和综合服务的投入。他介绍,在翠华山、南五台景区的提升改造规划中,配备大型生态停车场已列入其中。
秦岭北麓虽遍布许多风光绮丽的生态景区,但景区与景区间隔较远,之间未形成整体联系,交通、路线尚未通达,这在陕西省社科院文化旅游研究中心主任张燕看来,是制约秦岭北麓完整旅游体系构建中不可忽视的因素。
“许多游客特别是外地游客,冲着秦岭很高的知名度来了,游玩了一个景区,想要接着走下一个,交通很不方便,于是就放弃了。”张燕在与许多外地游客交谈中发现,这种割裂式的游览无益于秦岭整体品牌的建立。她建议,应加强景区与景区之间的横向联系,提高景区可进入性。
需突出功能特色
打造秦岭旅游整体品牌
在中国地理版图上,秦岭的地位独一无二,其生态、地理、历史、人文等资源令世界侧目。而在这盛名之下,秦岭在旅游市场上仅对西安市本地及省内其他区县构成吸引力,而较少辐射到经济较发达、出游率较高的外地市场,对省外、国际游客的吸引力更是不强,客源市场呈现出不均衡发展的态势。
张燕分析,目前,秦岭旅游产品多属观光型、简易度假型、郊游型,已不能满足游客日渐多样化的需求,尤其是对休闲度假类旅游产品的需求。遍布各峪道的大大小小的景点,由于盲目开发和低水平重复建设,缺乏高品质、有吸引力、有竞争力的旅游景区,也导致了西安秦岭旅游整体竞争力不强。
“突出休闲、娱乐、健身的功能性,坚持避暑度假为特色”是张燕给秦岭旅游产品开发开出的一剂药方。
市旅游局在一份《关于整合重构,打造世界级西安秦岭旅游品牌的建议》中也提出,以西安秦岭旅游整体发展为出发点,综合考虑山水空间结构、资源分布结构和景区建设开发结构,整合局部优势资源,打造特色鲜明的区域旅游景区,并通过区域景区间的联动,构建旅游发展的全新空间格局,形成西安秦岭整体旅游品牌。
具体而言,整体空间布局应采取点轴式发展模式,以环山旅游路串联各景区,一心引领、六港联动、八区集成。
“一心”即西安秦岭旅游综合服务中心,“六港”即旅游中心港,一般设在秦岭山外,是西安秦岭广阔区域的陆港,区域旅游的集散组织中心。同时可缓解秦岭山区内部的车辆、服务压力对环境的破坏。包括终南山旅游中心港、临潼旅游中心港、焦汤旅游中心港、草堂旅游中心港、楼观台旅游中心港、南太白旅游中心港。
“八区”是指根据资源的分布特征、互补关系,选取优势资源进行配置整合,重点开发,错位发展,打造各具特色的区域旅游精品。包括骊山秦唐文化旅游区、焦汤温泉旅游区、终南山世界地质公园核心旅游区、大祥峪旅游区、朱雀-太平生态休闲旅游区、沣峪-子午古道山地休闲旅游区、楼观台-田峪道文化旅游区、南太白生态旅游区。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青年志愿者 秦岭搞环保
- 下一篇:打造秦岭北麓旅游升级版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