瞧这148个泥人 把麦收演活咧
长安区农民艺术家苗春生创作的泥塑作品《麦收时节》记者黄亚平实习生秦喆 摄
眼下正是农村收小麦的时节,现在收麦基本用的都是收割机,长安区农民泥塑家苗春生用了半年的时间,创作了一组大型泥塑《麦收时节》,可谓是上世纪70年代关中农村“三夏”大忙场景的微缩版。
昨日上午,记者来到长安区郭杜街道周家庄北村苗春生的家中,在他家的二楼,南边是泥塑工作室,北边是泥塑作品展厅,展厅里摆放着众多关中风情的泥塑作品,尤其是苗春生和徒弟小胡用了半年时间创作的大型泥塑作品《麦收时节》,长7米,宽1.2米,再现了上世纪70年代关中农村“三夏”大忙的庞大场面。
这组《麦收时节》的泥塑,展现了人们从割麦、打捆、用架子车把麦运到打麦场上,到摊场、碾场、扬麦、装袋、归仓等整个夏收过程。148个人物,造型各异,活灵活现;马车、架子车、独轮车,大小车辆有12辆;打麦用的耙子、木叉、刮板、木锨等各式农用工具应有尽有,把长长的展台挤得满满当当。整组泥塑作品充满了浓郁的乡土气息,原汁原味,一下子把人们的记忆拉回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关中农村。
今年63岁的苗春生喜欢泥塑、绘画,对农村有着深厚的感情。他说,以前农村不少传统生活习俗、劳动场景渐渐地淡出了人们的视线,老式农具也被机械所代替,他就是想用泥塑的形式把这些保留下来。苗春生根据记忆,以及走访农村一些老人,先后创作了《社火》《看戏》《麦客》《看电影》《流水席》《七十二行》等大量的关中风情系列泥塑作品。苗春生的泥塑展室一直免费开放,来参观的除了附近的村民外,还有远道而来的客人。文/图 记者黄亚平 实习生秦喆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