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倪根华画虎
古往今来,曾有不少画虎者,虽气韵全而失形似,则虽有生意,而往往有反类犬之状;形似备而乏气韵,则虽曰近似,奄奄特为九泉下物耳。所以,只有形似而气韵俱妙,能使近似而有生意者,才称得上真正的善画虎者。倪根华所画的虎,不惟得其形似,而气韵俱妙。
倪根华在一幅图面上画一雄虎在走向山泉,回首察看,双目如炬,须毛怒张,掀着鼻孔,发出一声吼叫,咄咄逼人之势跃然纸上。画幅上端巨石突兀,苍松遮日,峡谷涧瀑布飞泻而下。近景处悬崖绝壁,水流湍急。画面色彩斑斓,数株小树,几片红叶,十分巧妙地画出了一派山野风光。整个画面突出了虎的威武雄健。
倪根华画虎,是在借“虎虎有生气”来激励和振奋人们的精神,消怯懦、增勇气,以战胜生活中所遇到的种种困难和风险。
倪根华从六岁就酷爱画虎,几十年来含辛茹苦,费尽心血,契而不舍的画虎不停,一直画到今年四十九岁,真是个“虎痴”。今天我们看到他所画的虎用笔神速,一张六尺大的画纸,用不了一日,即可画成形神俱备栩栩如生的猛虎。他画虎不是坐着在画案上画,而是将画纸贴在墙壁板上立着身子画;他画虎从来不用铅笔勾勒底稿,而是直接一气呵成,使人看到他所画的虎有浑然一体、天衣无缝的感觉,这恰好说明他笔墨功力深厚,故能运用自如,以致作画时并不考虑什么家数法度,可谓得之于心,应之于手,不期然而然也。
倪根华认为,不管画虎、画猫、画山水人物和花卉禽鸟,在于长时间在生活中仔细观察和留意所要描绘的对象的形态、特点、情性等等,只有熟悉了它们,画起来才能得心应手。其实这和“胸有成竹”是一个道理,再用苏轼的话说,得了所画对象之“理”。倪根华画虎又快又好,也就是因为他“胸有成虎”。
《续画品录》中讲“心师造化”,意即造化为师。倪根华在绘画上的成功,就在于他坚持了“心师造化”这一唯物主义正确方法,善于观察、体会实际生活中的种种事物千姿百态的形象和各自的特色。
倪根华就是坚持了“意存笔先”原则,每当他构思成了,立即动笔,片刻不停,甚至连饭也顾不得吃,水也顾不得喝,一气呵成。
倪根华坚持“以形写神”的观点。他认为,神韵是通过形表现出来的,没有形,神就无从寄寓,如果把虎画成像狗一样,怎能谈到神韵呢?所以形与神是矛盾的统一体。他还认为画人物或兽类,首先注意要画好头部,头部的形是最传神的最重要部位。既然头面传神重要,所以,他画虎特别谨慎画虎头,宁可画慢点,决不有半点草草了事。他又认为虎的五官形象里,最能传神的是眼睛,他认为画虎眼睛,特别是点睛的上下、大小、浓薄,如果有一毫小失,则会使虎的神气改变,可谓是画虎的重中之重。倪根华所画虎的眼睛,活生生的,睛随人转,气韵十足,不少观者看了,赞叹他把虎画活了!
俗话说“目有神,嘴有情”。特别是虎的嘴,也要画的使人视之后有毛发森耸、长啸风生的威慑之态。倪根华所画的虎,观之有笔简意尽,气韵萧爽,毛色明润,其视眈眈,有威加百兽之意。
看了倪根华画虎作品后,笔者体会到:一切艺术创作,必须从生活实际出发才能够得到艺术,单纯从艺术出发往往得不到真正的艺术。倪根华在绘画艺术上,不因袭照搬、不喜模仿,坚持从生活实际出发,反对单纯追求笔墨形式,是难能可贵的,也是他绘画艺术上成功的主要因素。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苗圃渴望拥有小飞机
- 下一篇:网聚长安精华 尽显时代华章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