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康熙皇帝的“书法用人观”
近日与友人谈及青少年的书法教育,感慨万千。眼下虽然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力推书法走进中小学生课堂,但在一些地方,特别是中小学校的书法教育相当薄弱,以至于学生的写字课被中止,取而代之的是学习电脑等活动,不少中小学生的汉字书写水平极差,写出的字缺“胳膊少腿”的,许多学生家长感到忧虑。但与之形成极大反差的是不少学生其汉字写得不怎么样,但他们却是上网打电脑的“行家里手”!这类不正常现象应该引起有关人士的关注。
笔者无意反对学生打电脑,因为这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但我认为在打电脑,学习外语的同时,千万别忘记了学写汉字、写好汉字这门传统必修课。因为汉字及其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代表文化,做为炎黄子孙,我们无任何理由把它摒弃。
康熙皇帝画像
针对目前中小学生书法教育出现的不良现象,使笔者不由的想起了清朝康熙皇帝的“书法用人观”。
康熙一生爱好兴趣广泛,酷爱科学、酷爱编书、酷爱书法。从史书上了解到,康熙皇帝有一座佑铭:“无一日不写字,无一日不读书”,他崇尚写“馆阁体”,堪称书法大家。正因为康熙重视汉字书写,在那个时期,殿试选官,书法成了一项衡量人才的重要标准,并且统一要求写端端正正的“馆阁体”。何谓“馆阁体”,从书法角度讲可称之为“楷体字”。 据《清朝野史大观》记载,在国家招考官员考试中其试卷所写的“馆阁体”“竟至一划之长短,一点之肥瘦,无不寻瑕垢评第妍媸。”使“士子举笔偶书,关系平生荣辱。”因此清代的进士也练就了过硬的楷书功夫。当时许多官员,因为在书法和诗词上有好造诣而被重用;反之因字写得太泛遭到训斥。由于康熙如此重视“馆阁体”书法,因此清朝历代皇帝皆擅长书法,其文武百官,学子文人更对楷体书法情有独钟,使当时的书法人才层出不穷,涌现出一大批的“官僚书法家”而名垂清史,这在中国历史上是不多见的。
康熙书法作品
康熙书法作品
康熙书法作品
有一件事,可以说明康熙“书法用人观”。康熙16年,他召开大学士会议。选出高士奇和张英两位,常侍左右,讲究文学。被选入南书房办公,从此被皇帝所重用。 张英后来升到礼部尚书、文华殿大学士,可谓位级人品。也正应那句老话,字如其人。张英在京做官时,邻居吴氏欲占他家的宅边地。家人驰书到京想要张英凭官威,压一压吴氏的气焰。谁知张英只回诗一首曰:“一纸书来只为墙,让她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意思是;退让。家人得诗,主动退让三尺。吴氏闻之,深受震动也退后三尺,于是有了六尺巷之说,成了被当地人津津乐道的故事。
康熙20年,在京城殿试中,发现有一位考生的文章;由于字写得潦草,而被淘汰。康熙最喜欢王羲之、王献之父子的书法,于是就有了三届状元书宗“二王”。不但录取人员如此,在提拔人才上也由书法好坏来决定。
值得一提的是,康熙虽然爱好书法,却丝毫没有玩物丧志;把国家治理的也很好。喜欢书法只是在批阅奏折后,利用闲暇时间的一点乐趣。而非痴迷。正因如此,清代进士;随便找出一个来,就是个二流书法家,当属第一的当然是宰相刘罗锅莫属。
康熙一生书写不辍,频频颁赐诗文、碑文、匾、榜、扇等。除了节庆和游览名胜的应景之作,大部分都带有明确的政治倾向和意图。 康熙中年后发现其不断进步的书法技艺使群臣钦佩不已,而颁赐书法作品又能使他们感恩戴德,于是常利用赏赐书法作品密切君臣关系,以致在康熙四十一年五月召集大学士、九卿、翰林、詹事、科道官等140多人至保和殿,分别颁赐御书字幅。他南巡和西巡时,走一路写一路,召见官员辅之题词,彰显文治武功。比如,鲜明地体现崇儒重教思想的“清慎勤”、“存诚忠孝”、“万世师表”等。同时,他通过御书碑文、匾额以及赐予手卷等方式,表彰忠臣,奖掖廉吏。康熙南下时,赐给江宁知府于成龙手书:“朕于京师,即闻知府于成龙居官廉洁。今临幸此地咨访,与前所闻无异,是用赐尔朕亲书手卷一轴。”这大概相当于树立正面典型,弘扬官场正能量吧。
在中国历史上,书法对文人社会的影响十分深远。一个人字写得好坏,是其思想深度和格调高低的重要参考。康熙帝发现,自己日益长进的书法技艺使群臣尤其是汉族文臣钦佩不已,而颁赐书法作品又能使他们感恩戴德,于是,书法作品便成为赏赐文臣的重要物品。康熙帝与汉族臣僚也在频繁的赏赐中建立起融洽和悦的君臣关系。依靠书法这门古老的艺术,康熙帝与汉族士人找到了一个新的契合点和沟通情感的桥梁,他很快赢得了汉族士人的普遍认可。
康熙帝曾说自己“政事稍暇,颇好书射”。大量史料表明,他的书法活动主要是围绕着改善满汉关系开展的,而射猎活动主要是围绕着维护满蒙关系和永葆本民族尚武精神举行的。“书”与“射”是他文治武功的典型表征,而对“书”的巧妙运用恰恰体现了他高超的统治艺术。
我们从康熙的“书法用人观”中可以得到许多启发。
笔者认为,我们从康熙的“书法用人观”中应该认识到当前书法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感。康熙乃满族后裔,他能够认真对待汉字书写,并要求满朝文武皆长于书法的态度的确难能可贵。康熙尚且如此,我们后人又何乐而不为呢!
针对当前青少年书法教育的现状与问题,笔者认为,关键问题是人们重视和认识程度改变的问题。时下不少人认为汉字书写的好坏无关紧要,与“升官发财”没有利害关系,从而导致许多中小学校把写字课当儿戏,可有可无,孰不知这样也是“误人子弟”。做为一名中国人,连最起码的汉字都写不好,实乃可悲之事!我们应该摒弃这种“书法无用观”,从思想观念上向康熙学习,形成学校、家庭、社会都来重视汉字书写和书法教育的良好氛围;加之书法已被国家列为二级学科,我们的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也应该将汉字书写做为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高的重要一环,将其纳入升学晋级的考核范畴,从而使人人重视写字课,人人崇尚书法艺术,将中华民族这一传统文化继续发扬光大。(卢剑利)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评论)冯从吾:关中大儒,治学有方
- 下一篇:(评论)林则徐:人品、书品和谐的典范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