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道歉”缺乏诚意
乍一听,似觉欣慰,细思忖,则疑窦丛生。
诚然,这是一个姗姗来迟的“阶段性”成果,因为在众矢之的尴尬之中、在沉默与被动了四个月之后,地方政府毕竟有了一个明确的态度,显示着一种“作为”,陕西省林业厅也终于从信誓旦旦、一意孤行的“歧途”开始“艰难”地向科学与民主的“轨道”靠拢,“牛到山顶始回还”,这对取信于民、维护政府的公信力不无裨益,也给关注“虎照门”的芸芸众生留下了新的期待。
但令人遗憾的是,陕西省林业厅的“道歉”和地方政府的“通报批评”,同样天然地留下了“软肋”,大有避重就轻、敷衍塞责乃至“叶公好龙”之嫌:
其一、道歉是应该的、必要的,但却不是根本的、核心的。人们更为关注的是“周老虎”究竟是真是假的“科学鉴定”结果,以及是否存在弄虚作假、欺骗公众等原则问题,这才是廓清是非、甄别曲直、恢复诚信、执政为民的“试金石”与“分水岭”。
其二、“虎照门”事件进入公众视野迄今已达四个月,一直牵动着国人的兴奋点和注意力,“浪费”了亿万“别人”的宝贵“时间”和社会资源,严重干扰了人们齐奔小康、共建和谐社会的正常工作秩序与生活秩序,损害着政府的形象和威信,“相当多”的人甚或产生了一种“审照疲劳”和无奈,大家苦苦等待的动辄是云蒸雾罩、扑朔迷离,仿佛“沙中楔子”____看着松松的,却越拔越深,依然了无实质进展,油然让人萌生疑云,我们的“神五、神六”和“嫦娥一号”都升入太空了,焉能却鉴定不出“小儿科”般的几张虎照!心里难免滋生如冰雪堵路一样的憋闷。
其三、笔者细心推敲了“道歉信”与“通报批评”的对应文字后惊讶地发现,“两者”之间居然“句句相扣,字字雷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多系轻描淡写,总在“皮毛”上“打转转”、寻遁词,甚至恬不知耻地自我标榜“已经做了大量工作”云云,看不出其所谓的“诚意”、“认真”、“深刻”、“反思”的“筋骨”在哪儿!倒是让人感到匮乏一种扎扎实实查明真相、取信于民的真诚和勇气,倒是多了“哗众取宠”之意,少了实事求是之心!
其四,地方政府的“通报批评”显得“软绵绵”,“松垮垮”,更像一种“道具”或蜡枪,没有力度没有压力,宛如“不得已而为之”。
更有趣的是,这个“道歉信”与“通报批评”,来得“正是时候”,偏偏选择在
看来,“虎照门”的“谜底”要彻底打开尚待时日,它竟然注定成能够“历史性跨越”两个年度、却不知应算作那一年的“重大新闻”事件!“事异则备变”,我们的耐心也得随之“适应”和“修炼”啊。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春节将临,“按下葫芦”会否又浮起了瓢”
- 下一篇:呼市遇害副书记“烈士门”的十大疑点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