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长安道情
长安道情源于唐代《九真》、《承天》等道曲,以道教故事为题材,通过唱词诵经、敷演道中情理而得名,因使用的伴奏乐器有渔鼓、简板,故又名“渔鼓”,又称“拉波戏”。长安道情演唱不用搭台,毋需装扮,长期以坐班清唱形式在长安农村广为传唱。
长安道情亦分生、旦、净、丑诸行当,唱腔婉转悠扬,舒如行云流水,高昂激越,跌宕起伏,韵味悠长。其音乐结构以“板腔体”为主,兼用“联曲体”的综合体制,穿插运用“词牌”,用梅笛演奏,配以锣鼓、简板、三才板,辅以三弦、板胡等,敲拉演唱,自娱自乐,备受广大群众欢迎和喜爱。
民国时期,南乡高山庙道情社影响较大,曾涉足蓝田县西南一带村镇,演出剧目40余种。1927年春节期间上演著名曲目《康熙王游南京》。
解放初期,长安道情班、会、社,主要分布在长安县东南的子午峪口、辛冠子,杨庄街道的扯袍峪、葫芦坡、魏家岭、高山庙、上堡子等沿山地带。
在党的双百方针的指引下,长安县剧团于1957年开始对这一古老的剧种进行挖掘整理,1958年,长安县剧团编导和文艺工作者,深入蓝田、户县、华阴及西安市郊部分农村,采集民间道情曲调和剧目,在长安民间道情音乐的基础上整理创编出有鲜明地方特色的道情曲目,并搬上了舞台。先后排演古典道情剧《槐荫媒》、《四岔捎书》等。
1959年,长安县剧团创作干部王昭玺整理的长安道情传统剧《隔门贤》,参加了西安市戏曲观摩演出和陕西省表演艺术团向国庆十周年献礼演出,获得市级奖,演出版本被原长安书店出版,陕西人民出版社再版,同时《隔门贤》也被省内外一些地方剧团作为传统保留剧目。
1960年,在西安市文化局文艺研究室的协助下,长安县建立道情剧团(长安二团),排演大型道情戏《墙头马上》,并代表西安市参加陕西省新剧种汇演,获得导演和音乐设计奖,为长安道情的继承与发展积累了经验。
1961年,长安道情剧团根据同名川剧排演了大型长安道情古典戏剧《鸳鸯谱》,获得了广泛好评。
1977年,长安道情剧团首次用长安道情排演了革命现代戏《江姐》,王昭玺担任音乐设计与配器,作曲者不仅注意发挥长安道情的板腔体功能和别具特色的“嘛韵”手段,而且对它的联曲词调进行了大胆改变和尝试,使用了单管混合乐及重唱合唱形式,较好的吸收融化了歌剧《江姐》的音乐设计特色,在演唱方式上也进行了可喜的探索,演出好评连连,在省市电台和电视台多次播放。
2008年,长安道情剧团创排了大型长安道情现代戏《祥云谷》,用传统的长安道情演绎新农村建设的典型故事,同时参加陕西省第五届艺术节,获得了多项奖励,为各界赞许。
2009年,长安道情被分别列入陕西省、西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王昭玺被评为陕西省、西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长安道情代表性传承人。
长安道情这一剧目的出现,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展示了极具地方特色的戏曲艺术,作为长安区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引起了许多专家的关注,但发展现状不容乐观,许多掌握曲谱和唱腔的老艺人相继去世,能演会唱的老艺人所剩无几,如何及时地抢救和传承好长安道情,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
我们相信随着文化主管部门的重视支持和更多的民间艺人参与其中,长安道情必将在艺术百花园中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不断发扬光大,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
本稿承蒙陶思军同志修改完善,特表谢意。
(作者为区政协委员、民盟长安工委副主委)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散文)库峪游记
- 下一篇:(散文)沣河“放河灯”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