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杜中和堂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摘自《中庸》
“杜中和堂”是我们杜氏家族的堂名。是杜氏家族创家立业的信条。听父亲说,这个堂名是从祖父那一代就有了,到父亲这一代已有100多年的历史。100多年来,它一直是我们这个家族安身立命,创家立业所遵循的根本宗旨。
我对杜中和堂的最初印象,是从我懂事的那天开始的。那时我看见在我家的门庭、立柱、粮囤、粮袋、升斗上到处都郑重其事的写着这几个醒目的大字。但因是无知孺子,并不知其所含深意。只当着家庭的名字而已。后来在父亲的不断潜移默化中,逐渐知道了它的来龙去脉。
大约是从晚晴民初时代,杜氏家族就崇尚儒家礼教,遵循以孝为先和仁、义、礼、智、信的治家理念。尊儒崇道,主张中庸之道,以和为贵,治国齐家,安命立身。并以此作为家训教育后代,传延下去。到了我们这一代,父亲便时时处处把这些祖训贯穿于对子女的实际教育之中。让我们严格遵循“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爱和平”的修身理念。我们经常在灯下,伴着母亲嗡嗡的纺车声和唧唧的机杼声,听父亲讲《朱子家训》,讲《弟子规》,讲《三字经》讲《小学韵语》,《七言杂字》,《千字文》等这些古代低幼读物。虽然有时是填鸭式的,只知背诵,不知其意,但却在我们幼小的心灵中,朦胧地种下了先祖遗训的种子。
何谓“中”?父亲说:“中”就是“中庸”。“中庸者,以其记中和之为用也;“庸”,用也。孔子之孙子思作之,以昭明圣祖之德也。”。(东汉经学大师郑玄语)。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中庸之道”就是忠恕之道,要我们遵照孔圣人提倡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思想。做到“三达德”,“五达道”,所谓“五达道”即“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之交”。并说处理这五方面关系的准则是:“君惠臣忠”、“父慈子孝”、“夫义妇顺”、“兄友弟恭”、“朋友有信”。“五达道”的实行,要靠“三达德”:智、仁、勇。而要做好“三达德”,达到中庸的境界,必须靠“诚”来保障。这些遗训对我们以后的安身立命,创家立业,做人处事帮助很大。在这方面父亲也为我们树立了榜样。经商期间,特别是任华县商会会长期间,力主商家在商贸往来中,以信为本,以诚为德,公平交易,以义取利,严禁欺诈。他经常强调诚信是“做人之本,立业之基,经商之道”。“言无常信,行无常贞,惟利所在,无所不倾,若是则可谓小人矣”。主张“和气生财,见利思义,秤足斗平,诚信为本”。这些都在整饬商界秩序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博得了众多商家的赞誉和积极遵循。父亲弃商归田以后,仍以“中庸”处世,遵循“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的人性净化规律。在人际交往中,与世无争,与人无争,无论何人何事“仁爱为先”。无论达官显宦、贫困乡民,均不亲不疏,视为知己,既不趋炎附势,也不刻意冷淡。所谓:“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所谓“泛爱众,而亲仁”,“(弟子规语)在他身上体现得最为明显。他扶贫济困,乐善好施,体恤鳏寡孤独,在他身上都留下了较好的口碑。在父亲的影响下,母亲常常把给自己孩子留的吃食,慷慨地送给最困难家的孩子吃,把自己孩子穿不上的衣裤送给困难的人家。家里的牲口,只要闲着,无论亲疏,只要开口,随便拉去使役,不取分文。解放后三年困难时期,家里孩子多,粮食总是短缺,免不了向乡邻借贷,但到时都能尽快归还,甚至低借高还。得到了乡邻亲友的绝对信赖,母亲常说她“能‘转腾’!”,我想,没有平时建立的绝好人缘关系,又如何能“转腾”得开?所以父母虽为布衣平民,却有着极好的人缘。春种秋收,农忙时节,盖房架梁,婚丧嫁娶,乡邻们都来帮忙。这也许就是“中”与“诚”所生发出的最可宝贵的人性效应吧!父亲的所作所为,当然也影响到我们后来的做人处事。尊长爱幼,善待亲友,体贴关爱兄弟姐妹,以诚交朋结友,以和为贵,以忍为德。工作勤勉敬业,追求上进。生意合作上无论顺逆盈亏,重仁重义,无怨无悔,这些都在乡邻中传为佳话。
父亲不仅对他亲生的子女要求严格,对堂兄堂弟要求也同样严格。记得有一次,我的堂兄杜应华(叔父放在我家寄养)因不思学业,经常撒谎逃学,并擅自在父亲所管辖的商号里背着父亲赊账取钱,胡乱挥霍。搞得父亲非常被动,为了维护杜家的家风,父亲便毫不犹豫地动了家法,把堂兄用锁子石锁了起来,用皮条抽打,并三天不给饭吃,以儆效尤。这件事对我们触动很深。他还给我们讲了祖父训戒叔父抽大烟的故事:当叔父因抽大烟变卖田产被祖父得知后,叔父被立即赶出门外,直至托人说情,伏地请罪,立下永不再犯的悔过书方才罢休。这些严格的家法对维护杜氏家族的家规和声誉,起到了极其有效地作用。
“和”是父亲毕生追求的人生境界。孔子曰:“礼之用,和为贵”所谓“和谐”、“和睦”、“和平”、“和顺”、“和蔼”、“和气”、“和为贵”、“家和万事兴”等等,都是安身立命的根本。不仅是父亲的追求,也是古今贤哲普遍推崇的人生目标。他交朋结友,拜师求教,重仁重德,躬身膜拜礼义贤达,虚心请教学习他们的道德风范,向我们讲述这些人修身治家,处人处事的故事。教育我们在交朋结友中,要有所选择,不可盲目乱交,所谓“结交须胜己,似我不如无”。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而从之,其不善而改之。”便是他反复强调的交友原则。要我们虚心向一切人请教,“虚其心受天下之善”。吸取别人有用的东西,对正确的东西不管是谁的都要予以吸收借鉴。道德修养上不如我的人不交;文化知识上不如我的人不交。回顾他所交的朋友,都是在各方面都比他强的人,比如博学多智的王寨村的老秀才王老先生、商界名流麻茂初先生、史哲生先生、齐逸农先生、史必直先生、孙敬亭先生、杨茂亭先生……等。都是在古文学养、做人处事、商业管理上对他有着重要帮助的人,他在这些人身上学到了不少毕生受用不完的东西。
父亲一生极力主张和睦待人。经商时,平等对待店员,吃穿工资从不克扣,对犯事员工,极少训斥打骂,常以道理教育感化。因而凡是在他手下的店员,工期到了,多数都不愿离开;归田务农以后,他躬身拜农为师,亲自下田,推车挑担,掌鞭扶犁,与雇工同甘共苦,农活上不懂的事,便向雇工请教,鼓励他们吃饱吃好,从不拖延克扣工钱。对干得好的雇工,年底加倍付给工钱。不少雇工工满后都与他成了亲密朋友,逢年过节常来探望。如家住山西的万荣县的郭全娃、渭南塬上的史保山、河南荥阳的老韩师……等等。都常常专程或顺路来家探望;对待乡邻,无论贫富,无论文化层次高低,均一视同仁,和谐共处。贫苦人家借了钱粮,若果实在还不起就不再催要。上世纪四十年代初,我家由异地迁来本村,人缘生疏,加上本村一些村民有严重的排外思想,常常遭到老户的欺负。父亲便主动登门和他们搞好关系,还备上饭菜,请村里的主事者来家做客。父亲的一片诚心,深深感动了村民。一些心术不好的人,也主动来家弥合关系。有一天晚上家里失火,全村人都端盆挑水地赶来救火,火很快被扑灭了。正在这时,有一个外村人趁乱偷走了我家的一把铡刀。当即被村民抓住,要扭送警察局,被父亲挡住了,念他初犯,教育了一下后放了。大家都夸父亲的宽宏大量。由于这些点点滴滴的为人处事,父亲在村子里的威信也越来越高。“以和为贵”的美德,也无时无刻地潜移默化着我们的兄弟姐妹。在我们的兄弟姐妹中,无论是亲生的还是抱养的,都相互尊重,情同手足。矛盾互开导,困难相帮扶,穿衣吃饭互相谦让,从不计较你多我少。反目成仇的情况可以说在我们家族中是不存在的。在良好的家风熏陶下,我们的后代,无论是子女还是侄儿侄女,都在各自的岗位上遵循着先祖的遗训。他们在自己的岗位上严于律己,诚恳待人,努力工作,低调做人,勤勉敬业,尽职尽责,兢兢业业,踏踏实实,不张扬,不攀比,不争名,不争利。在领导心目中留下了很好的口碑,并得到领导的表扬、奖励、提拔、重用。他们的良好表现,让我们欣慰地看到了杜氏家族后代的希望。
克勤克俭也是杜氏家族一个良好的家风。我们经常在父母的监督下,把洒在地上的麦粒、豆粒捡拾起来。给我们讲粒粒皆辛苦的道理,我经常看见父亲在吃已经发了酶的馒头和剩饭剩菜,用指头粘拾桌上的米粒。这种节约的风气也影响到我自己,小时母亲经常看见我一个人爬上梯子到板楼上翻看堂兄留下的旧书,把堂兄没有用完的本子撕下来装订起来使用,看到这情景,母亲便流着眼泪说:“那些年有钱时,你爸供他侄儿把钱花咋了,现在到我娃手里拾人家的旧东西”,我说:“这些东西可以用,不用还不是浪费掉了?”直至现在无论是工作中还是在家里,都很注意节约这两个字,写稿时先写在孙女写过的旧作业背面,然后敲打在电脑上。或者直接打在电脑上。印资料也是利用废纸的反面打印。这已成了我个人几十年来的生活习惯。
在我们家,祖先曾留下了十大本木刻版的《宣讲拾遗》,即民间所说的“善书”。每本都收集了许多宣讲忠孝节义的民间故事。每当天阴下雨或农闲时间,乡亲们就自动聚集在我家客厅或院落,听父亲宣讲《感亲孝祖》、《五园哭坟》《仁慈隔天》、《王祥卧冰》……等传统经典故事。“善书”的宣讲方式有说有唱,夹叙夹议,内容十分丰富,每个故事都融入了浓浓的人情和人性的东西。把忠孝节义的故事演绎得淋漓尽致,加上父亲边讲边唱的说唱技巧,凡来听劝善的人无不感动得涕泪交流,有的人听一遍又一遍,听了多次,还要再听,可见影响之大。教子行善、教人行善,传播忠孝仁义是父亲一生的善举。虽然其中有一些封建迷信成分。但本质上还是劝说“人心向善”这一朴素的传统道德伦理。直至父亲临去世的时候,还念念不忘地要求我们把这部书永远地保存下来。向后人传延下去。只可惜这些宝贵的民间读物,却在“文革”中被斥之为封资修的东西抄了去,一把火烧掉了。这种扼杀中华传统文化的罪恶行径,是我们最为痛恨伤心的一件事。
“中”与“和”的力量,使我们这个平凡普通的家庭平安地走过了几十年风雨岁月。也使得我们每个家庭成员在家庭、社会中活出了品德、活出了精神、活出了人格、活出了人性中的最高美质。
虽然“杜中和堂”这块祖先留下来的标志性匾额,在几十年的沧桑风雨中,已模糊不清或残破不堪。但它的精神却亦然牢牢地隽刻在我们杜氏家族每个成员的心目中,并放射着耀眼的光彩。
近期,弟弟在修缮宅屋时,把“杜中和堂”这块尘封了多年的牌子重新镌刻出来,醒目地镶嵌于门首。是想回溯往日的风光?还是想向我们的后代传延杜氏家族的遗风?我想,大概这两方面的意思都有吧!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散文)病中杂忆
- 下一篇:(评论)喜看孙艳的《卖酒》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