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喜悦如莲
“喜悦如莲”,是陕西一位女作家的一个网名。初见此名时,我心花开放喜悦如莲地暗暗说好。多么淡定幽雅的网名,多么闲情逸致的网名,大抵象征的是莲花出污泥而不染的纯洁心灵、清静心境和秀外慧中的品性。我在想,喜悦如莲,如莲的喜悦,是那种发自内心的喜悦,就如端庄雅丽、玉洁清幽的莲花,清纯自然。而“喜悦如莲”本人时常溢于言表的喜悦之情,也如莲花出水,不染尘埃,笑靥天然;她发自内心的喜悦之意,犹如莲花盛开,神秀慧觉,光彩潋滟。仿佛能引人入胜地进入喜悦如莲,花开见佛,一笑一尘缘,一念一清净,心似莲花开的超凡脱俗、清净无碍、宁静圣洁的境界。
“喜悦如莲”四个字,把北宋思想家、理学家、哲学家周敦颐的那篇著名的《爱莲说》,重新展现在我的脑海中,其佳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早已成为千古绝唱,至今仍脍炙人口,让人异常喜爱。当时如有神仙授意,我喜悦如莲地暗自表示,一定要以“喜悦如莲”为题,写篇如意小文。此等小事,虽未开金口大声宣告,却仿佛掷地有声,驷马难追,不写不足以平读者“愤”。
转眼一想,之前有位笔名雅致颇有禅意的女作家雪小禅,写过一篇文字妖娆曼妙的散文小品《喜悦如莲》,我同题再写岂不与她撞车?不过,行文撞车又不算交通事故,不会要人小命。再说,只要不是克隆复制,“世上就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有何不可为呢?如果人家注册了“喜悦如莲”的独家使用权,那我也就退避三舍,洗手不干了。窃喜还无人抢注,便有了我这篇同名的拙文。
在西安的一些文学活动中,我与西安首届签约作家“喜悦如莲”见过几面,聊过几句,前前后后或多或少读了她的一些文学作品,知晓了“喜悦如莲”的家乡,竟是我上小学、初中和高中的秦岭南麓那个山青水秀、人杰地灵,不出皇帝出神仙的石泉县,油然而生了她乡遇故知的感觉,心中便又喜悦如莲了一番。要知道,在她故乡,那个被称之为“中国的莱茵河”的汉江边上的石泉,我度过了最美好、最青涩、最留恋的清澈似水的青少年时代。还让我喜悦如莲、如莲喜悦的,是“喜悦如莲”和我一样,也是位舞文弄墨者。她散文、小说、诗歌、评论“四管齐下”,闲时还“客串” 摄影、绘画、书法等多个艺术门类。不同门类的艺术形式融会贯通及交互作用,使其文学作品表现出独具特色的个性魅力。春秋战国时期,石泉云梦山中传道授业的纵横家鼻祖鬼谷子先生倘若地下有知,能够穿越到当今现实之中,在读了“喜悦如莲”的文学作品后,料想会情不自禁、喜悦如莲地将她收为弟子。
“喜悦如莲”出版的散文集《河流传说》,我尚未看到,但其中的部分篇章我是零零散散拜读欣赏过的。“喜悦如莲”的散文,是秦巴山与汉江水结缘而孕育出的仁山智水相互交映的不同风景,呈现的是至真至善至美的“传说”……正如著名文学评论家、陕西文学院院长常智奇所言:“她的散文具有一种风吹彩云,天女散花般的空灵、飘逸、飞扬、弥漫、渗透性的美。她在感觉的情绪里表达理性的意蕴,在语言的清新中营造诗意的审美境域……她的散文具有一种闲适、散淡、灵动的气韵。她在写实中有抒情,在写景中有诗思。”还有著名文学评论家李星评价《河流传说》时说:“她讲究叙事艺术,这是讲故事的,但是她很有讲究,很懂得怎么把故事讲得生动,有悬念、有时空的置换,讲究意韵,能看出这个人很有现代精神视野。我觉得这个人的文字优美、含蓄、有内涵,还有些形而上学的一种精神思想,我认为是才子型的,有巨大文学潜力的人。”
“喜悦如莲”正在创作的长篇小说《一条大河》,被列为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2013年重点资助扶持作品,完成之后,料想也会是秀立文坛,让人喜悦如莲的不凡之作。我看到《一条大河》名字时,那首耳熟能详、优美动听的歌曲,自然而然地流淌在了耳边:“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我家就在岸上住,听惯了艄公的号子,看惯了船上的白帆……”这是具有史诗般品格的表现抗美援朝经典影片《上甘岭》的主题曲,播映后迅速唱遍大江南北,成为经久不衰的红色经典歌曲,这也是我最喜爱的老歌之一。乔羽作词、刘炽作曲的《我的祖国》,诗情画意地表达了中华儿女歌颂自己美丽、英雄、强大祖国的真实心声,以催人泪下的艺术力量震撼人心。每每哼唱这首歌时,内心深处都涌动着喜悦如莲的感动。而“喜悦如莲”的长篇小说《一条大河》,定是以流经她美丽家乡的一条大河——汉江为创作源泉或写作背景的文学作品,让如莲的喜悦,如汉江之水,从心底奔流而出,怎能不让我们也为之喜悦呢?
她担任编辑的西安文联主办的《西安文学界》刊物,是一份朴实纯粹,格调清新,以文章质量取胜,不断推出新人新作,延续十三朝古都文化底蕴的杂志,去年被西安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评为优秀刊物,我们为之喜悦如莲。毫不夸张地说,这与“喜悦如莲”付出的智慧和心血是分不开的。
从“喜悦如莲”的各类文学作品中,我们能够深深感触到,在“喜悦如莲”的心中,时刻怀揣着一颗清静之心,到处都能看到美好的景色和事物,自然也就喜悦如莲地流淌在她的笔端,以她天生丽质、面含微笑、手执莲花飘然走来的动人姿态,让我们心若莲花处处开,让文坛喜悦如莲春常在……
写到这里,大概有些人早已知晓这位“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年轻女子究竟是谁了。不过,对那些尚不熟悉她的人,有必要亮个底。她就是“为人生而铸美”,辛勤耕种精神食粮,默默为他人作嫁衣裳,弘扬三秦优秀文化,让读者“喜悦如莲”的陕西女作家蒋书平或曰蒋书蓱编辑是也。“喜悦如莲”今后的文学心路历程,定会像她笔名中这个“蓱”字一样,水草并旺,像一朵心灵喜悦的莲花,冉冉盛开在三秦之地,缔结出圣洁丰盈的果实,将喜悦如莲的快乐与平安,分享给尘世间更多的人。
(
(本文作者田建国系中国国土资源作家协会会员及诗歌专业委员会委员兼中国国土资源作家网编辑,陕西文学创作研究会常务理事,陕西省散文学会理事,陕西工运研究会特约研究员,陕西山丹丹文化艺术研究院副院长,西安对外经济文化发展促进会网信部主任、长安作协理事、长安诗词学会理事,《新陕西》、《秦岭印象》、《中国国土资源诗群通讯》副主编,自由摄影人。)
![]() |
![]() |
![]() |
![]() |
![]() |
![]() |
![]() |
![]() |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散文)许家沟的葡萄熟了
-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