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我认识的长安作家
我爱读长安人写长安的文章,每有佳作,必欲读之,这大大加深了我对长安的了解,可以说是受益匪浅。
按说我是地地道道的长安人,本应该对长安有很深的了解,说起来惭愧,然而我对长安的了解却实在是太少太少了。一个偶然的机会,使我接触到了这一群人。那是有一次,我去华润万家购物,回来偶然看见长安广场有一大群人,我这人爱看热闹,于是就挤进去看,却是长安文化艺术大沙龙的一群人正在签名发书,我就排队领了几本,以后在网上看见他们组织活动,就冒昧报了名,没想到竟得到同意,于是跟着他们参加了几次活动,混了进去,慢慢认识了其中许多人,竟发现这里面有好多奇人。
首先是会长张军锋,这个人做事很低调,很平易近人,他在哪个单位工作、家住哪里?至今我还不知道,但他发起成立的长安文化艺术大沙龙的影响却很大,他出了一本新书叫《掬水向月》,可惜目前我还没有读到。
第二个是副会长张福旺,一个胖胖的、壮壮的、眼睛亮亮的年轻人,家住王莽清北村,在他家自己开了个《福林居》农家乐,文友们在他家免费吃饭,我经常见他亲自端茶上菜,是一个很有经营头脑的人,出了一本新书叫《带着思想去远行》,像他这个年龄,我当时一天光知道好好学习、好好上班,哪有什么思想?现在开放了,年轻人比老年人强,这本书我得好好阅读阅读。
第三个是张立,长安的青年才俊,他赠了我一本他的新作《要有光》,没料到我一拿起就放不下,他很博学,文笔又流畅,视野也阔,我不禁从心里赞叹:“哈哈,这小子散文写得还真好!”
这就是我认识的长安散文三大家。
我所认识的长安小说三大家是王渊平、吕虎平和刘牧之,他们的小说我读后都发了感想。
还有一个值得一提的人是企业家张弢,他不但企业经营得好,为人还很仗义,他家乡的名将张灵甫受到不公正评价,把他急的,到处奔走呼吁。
另一个值得一提的人是沣惠小学校长王秋惠,为人文静贤淑,写得一手毛笔小楷,文章也写得很好,对他们北张村传统造纸情有独钟,经常发表文章介绍,很是感人。
除了陆成久以外,目前长安词賦方面三大家應該是魏有奇、魏鸿源、和骆浩,他们的作品经常被刻在石头上。
我最近才知道,曹永豪编著的《长安楹联辑录》也出版了。
还有许多美女作家、诗人,比如初梅、崔灿、姜娓、刘欢、玉亭秋、王小侠、芳芳、小英等就不一一列举了。
那么我在其中担当什么角色呢?我看我倒像“苏三起解”中的崇公道,才子佳人的陪衬而已。几十年来,折腾来折腾去,为自己的家乡古昆明池写了个爱情故事《蜡女灯郎》,花费近万元出版,精力浪费的不少,至今仍不被人重视,几千册书压着没人要,损失可大了。说来有点可笑,在这假冒伪劣不断出现的今天,竟然也有人称我为作家,真有点滑稽。
说起这个文化团体,是一个既松散又紧密的文化团体。说它松散,是因为互相接触的这些人,谁在那个单位上班?职业如何?家住哪里?相互并不清楚;说它紧密,是因为这一群人经常在一起活动,相互却很亲密,我看他们倒像一群蜜蜂,虽然各自在忙碌着,却在酿着共同的一箱蜜。
说实在的,更大范围的文学作品我却看的不多,不是我不爱看他们的作品,实在是由于年老体衰、精力有限、时间有限,这就好像夏天晚上,我的视野只能看到银河系中闪亮的星星,别的星系中的星星我却看不到,这并不等于说它们不大、不亮。我看我认识的这群人,就像长安星空中闪亮的星星。
我不是施耐庵,没有资格对这一百单八将排出座次;不是画家,也没有能力把他们的形象一一画出来,然而,这一群人在我心目中,的确是当今长安文坛上的猛将、红楼梦中的十二裙钗。也许他们只是长安路边的小草,田野的野花,并不被人在意,然而他们自己却活得畅快、开得自在。
2013.8.15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