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岁的正宗老陕邹德耀高兴地回忆过年
“现在一说起过年,我就会想到年轻时在村子里过年的许多有趣场景,那时,20多岁的我还踩高跷,而且还是男扮女装呢,一个大小伙子扮了个穿花衣裳的大姑娘,现在想想真的还很有意思……”
年在老家———关键词:喜庆
说起陕西过年的特点,邹德耀张口就来,他列举了3个他认为最值得推介的特点:
特点一:时间长
表现:从农历腊月持续到来年二月
推荐指数:★★★
邹德耀是正宗的老陕,老家在长安区北张村,生在陕西,长在陕西,邹德耀对陕西的过年民俗非常清楚,但因为在新疆工作了40年,邹德耀回陕西过年的机会很少。2005年他从新疆退休后,又回到了老家陕西,又再次感受了老家陕西的年味。
“小时候在老家过年是印象最深的,也是我最高兴的,那时都是小娃娃,过年是娃娃们一年中最大的乐趣。因为那时大家都很穷,相对平时来说,过年家家户户总要做些好吃的,平时难得吃上的肉啊、菜啊,过年时多多少少都要准备些。村里敲锣打鼓、放鞭炮、耍社火、唱大戏……到处都很热闹。”
在邹德耀的记忆中,那时的过年,对大家来说,从进入腊月开始的过年气氛,会一直持续到二月二,这段时间年味一直在。“我们村子很大,当时有26个小生产队呢,过年的热闹劲就可想而知了,各村都有各村的过年待客时间,今天是这个村,明天是那个村,就像赶集一样,每天都能看到那种喜气洋洋的场面。初六后的灯笼会,按照陕西的过年习俗,舅舅要给外甥送灯笼,卖灯笼的集市上到处是一片红,现在想起来都很温馨。”
特点二:气氛火
表现:男扮女装踩高跷
推荐指数:★★★★★
“你们想不到吧,年轻那会儿,我还穿着花衣裳踩高跷呢!”邹德耀师傅自豪地对记者说。他所说的踩高跷是农村耍社火中的一项必不可少的内容,一般都是大小伙子踩高跷,在耍社火的队伍前或队伍后做些逗乐的动作,难度较大。
邹德耀说,当时他才21岁,快过年时,村子里的许多年轻小伙有空就一起学踩高跷玩,慢慢的,大家觉得他踩得还挺不错,就被选为过年耍社火时踩高跷的成员。他清楚地记得,当时他踩高跷时演的是《四女拜寿》中的其中一折,他扮演其中的一女。“我当时穿的是一件蓝色碎花衣,下面配了一件翠绿色的裤子,头上扎了一朵大红花,脸上还被擦的粉、描的眉毛、抹的口红,反正整个成了女人,哈哈……”
“社火队要在村子里转一圈,我们村子大,走一圈下来大约要
特点三:年味浓
表现:新年期间到处张灯结彩
推荐指数:★★★★
因为工作,邹德耀在新疆过了好多年,也和在山东工作的女儿在山东过过年。“走过了这么多地方,我心里越发觉得,其它地方的年味都不如老家陕西的年味浓。”邹德耀说,“在新疆过年时,大部分都是和单位的同事一起坐坐,相互拜个年,没有什么活动,街上也是冷冷清清的。”
“陕西就不一样了。从腊月底家家户户就开始请门神、贴春联,还互相比较谁家的春联即好看又文雅,村上会写毛笔字的老人这时是最吃香的时候,所有人都争抢着请老人写春联。从大年初一开始,大家就放下手上的活互相串门子,村民们见了互相打招呼,那股热乎劲让人心里真暖。”邹德耀说,从初一到十五,一上街随处可见男的敲锣打鼓,女的扭秧歌,家家户户张灯结彩,多姿多彩的过年活动使得陕西的新年像一幅浓墨重彩的年画。
邹德耀走到哪里都不忘谝几句陕西的过年方式,他的话也让久居山东的女儿、女婿分外动心。邹德耀告诉记者,今年春节他的女儿、女婿要从山东到陕西来过年,女儿已经有七、八年没回来了,他准备带他们好好转转,让他们看看陕西的变化,体会陕西的年味。
采访即将结束的时候,邹德耀说,2008年他最高兴的事情就是奥运会要在我国北京举行,为此他特意写了许多诗词,也逐渐对书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还给记者展示了几首他写的诗。“我希望把我写的诗送给奥组委,表达咱老陕对奥运的祝福。”邹德耀高兴地说道。
他乡年味———关键词:新鲜
有趣的过年活动:做年糕
老陕刘玲在浙江宁波定居3年了,看到本报“豪情老陕谝过年”博客,她通过电子邮件讲述了她今年在宁波农村看到的老人为准备过年做年糕的场景。刘玲说,过年吃年糕是宁波人的习俗,年糕做得比较早,在距过年还有一个月的时候,家家户户就陆续开始做年糕了。
据刘玲讲,做年糕须把当年的大米在水里浸泡两天,用石磨把浸泡好的米磨成米浆。磨的时候,一根绳子从老屋的横梁上垂下,石磨的木推柄吊在绳子上,用力推拉,木柄吱吱作响,乳白的米浆从石磨里流出来。米浆磨好后要沥干,沥干后用木甑蒸年糕粉。年糕粉蒸好后,用石臼捣米粉,再捏成年糕条,年糕就做好了。
“就像饺子象征着吉祥和喜庆一样,年糕象征着团圆和亲情,看着宁波人在一起吃年糕,我也想回我的陕西老家了。”刘玲说,今年火车票很难买,明年她一定早早买好票,回家和父母过个团圆年。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剪纸作品作贺礼
- 下一篇:民俗:腊月二十三“灶神”送上天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