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的民间艺术--社火
长安的民间艺术源远流长,特色鲜明。以芯子、焰火、高跷为主要形式的社火,式样繁多,异彩纷呈。芯子高、悬、奇、巧,造型美观。焰火绚丽多彩,1958年“五一”国际劳动节,曾去北京表演。韦曲街办何家营鼓乐,唢呐曲、三弦曲、打击乐等民间乐曲历史久远,广为流传。何家营鼓乐被匈牙利人民共和国原音协主席沙波尔齐·班采称赞为“中国古代的交响乐”。长安花灯曾赴香港展出。流行于杜曲鸡子山的大蜡、寺坡村的添碟子,是长安民间工艺的一绝,颇受区内外群众的赞赏。
长安区的社火是传统的民间自娱自乐艺术形式。长安区的社火,主要有以下几种:
芯子 一种以饰演戏剧故事人物形象为主的造型艺术。男、女儿童装扮成剧中人物,固定于木桌或车中钢铁芯子之上,表现出一个完整戏剧故事。
历史上长安民间多见的芯子有:
纸扎芯子——用彩色纸扎饰成鸟兽虫鱼,花卉松竹,人物置于其中形象逼真,引人入胜。以“纸扎”精巧论优劣。
出手芯子——扎饰成亭台楼阁,云霞红霓,刀枪剑戟等,饰演人物立于其上,给人以高、悬、奇、巧的艺术感受。
背芯子——1人于地上行走,背负一芯子,上置1人,二人配合表演,诙谐有趣。
二人抬——又称“独木芯子”。二人抬一长竹竿,表演者坐或站在竹竿上,做出各种动作,妙趣横生,奇乐无穷。
芯子在长安区内农村极为普遍,几乎村村都有。出手芯子以灵沼乡冯村为代表,此村芯子曾于1958年应邀赴北京表演,受到中外观众的一致好评。细柳街办大吉村、大羊村的芯子讲究造型美观。郭杜街办杜永村、王曲街办贾里村的芯子以“纸扎”出名。王曲马芯子威武雄壮,别具一格。
狮子、龙灯 一种舞狮、舞龙的民间传统舞蹈。郭杜街办温国堡的舞狮子以造型逼真、动作熟练,配合默契而闻名。引镇街办屈家斜村、西堡子;鸣犊街办马嘶坡村;马王街办新旺村的耍龙灯闻名全区。
高跷 俗称“柳木腿”,是一种带有舞蹈性质的民间杂耍。长安区的“柳木腿”高者达2米左右,以高、难、险取胜;低者1米左右,舞蹈性更强,可以表演某些戏剧动作,如《杀裴生》中的吹火等特技。呜犊街办高寨村、嘴头村;杜曲街办江坡村;斗门街办牛角村高跷技艺较为突出有名。
焰火 民间俗称“放礼花”。长安区郭杜街办赤栏桥的焰火以构图新奇、串连巧妙,色彩绚丽闻名遐迩。1958年,“五一”劳动节曾去北京表演,博得首都人民的赞赏。
秧歌 俗称“扭秧歌”长安解放后从解放区传入。表演者有时徒手、有时持各种道具,动作舒展大方,优美协调,节奏感强,民众喜闻乐见,多在重大庆典或节日演出。现时常在城乡广场、运动场见到着红衣绿女众人扭秧歌锻练身体、自娱自乐。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