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莲洁,花开见佛性
夏日炎炎, 走出空调的阁笼,想摆脱燥热的氛围,想远离五光十色里的奢靡,人潮涌动里该何去何从?选择自然,就会去亲山亲水。
秦岭山下有凉风,漫步于王莽清水头的荷塘间,细听脚下清水流淌,思虑放不下的琐碎小事,深深感悟:在茫茫天地间,作为俗世凡人,很难达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境界。
来到小峪河岸,千亩荷塘遮青山,有鸟鸣叫、蜻蜓舞、白鹭飞、蛙嘶声,远瞻近山生宁静,绿色衬托山水秀。远处,亭子与木廊,点缀着偌大的空间留白。出水莲花,由清水浇灌,荷叶拥簇,“出淤泥而不染”,开出洁美的鲜花,像美人浴后带芳香,能静心养性怡情。细看,碧绿荷叶上有露珠滚动,当巍巍秦岭吹来南来风,清风此时携带一股清馨,悄然滑落是浅浅的忧郁和落寞。在大自然中, 人与物可尽情释放可爱,陌上情侣意浓撑伞共徘徊,栏杆边一帮顽童在咿呀中惊叹。鱼嬉睡莲间,蜗牛小径慢步,小狗在岸上欢腾,风吹涟漪如世事不停在翻新。路边,草棚有字的门坊,遗留春季桃花运的祭文,眼前郁郁葱葱这一片新绿,更能给予超然的一种心态。田野里,树木与藤蔓有弯有直,葡萄树与猕猴桃树枝条弯曲有着艺术和趣味,杨树、竹子等直立更令人肃然起敬。
花海纷纭,皆有本性,借志抒怀,喻意较多。梅花,经霜斗雪,赞颂骨苦寒来;兰花,深谷幽香,赏品清淡典雅;菊花,孤逸傲然,悠闲隐士姿势;桃花,粉色烂漫,悦艳夺目喜人;牡丹,大气庄重,荣华富贵之态。晋朝陶渊明咏菊,而周敦颐独爱莲,都是借花言志。我喜爱莲花,炎热之中在水里修行,不与桃李争春风,七月流火送清凉,能洗涤心灵的尘埃,清新洁美能生惬意。
佛教为什么推崇莲花呢?首先,缘由佛教产生于古印度,地方气候炎热,人们对于夏季暑热时盛开的美艳之花,能带来凉爽和洁美的享受,自然十分喜欢。其次,因为莲花生长在污泥浊水中而脱俗,不为污泥所染,开出一朵朵鲜美之花,其习性、品格与佛性教化的意义似同,能保持洁净清芳。其根如玉,不着诸色;其茎虚空,不见五蕴;其叶如碧,清洁自身;其丝如缕,绵延不断;其正,傲然独立,昂首挺展;其花,大气庄重,香馥长远。莲花,的确是佛义无二的象征,因此佛家经常将莲性比佛性。《从四十二章》说:“我为沙门,处于浊世,当如莲花,不为污染。”佛教有“花开见佛性”之说,是指,人有了莲的特性、心境,有了莲的智慧和境界,就自然出现了佛性。佛性,是人性的慧根。人生应如莲,安详则步步生莲。
在印度的佛经中,莲花颜色有白、青、红、紫、黄等五色,称为“五种天华”。其中,白莲花花形最大,佛祖称她为“人中好华”。青莲花,青白分明,酷似佛眼,佛经中称为“莲眼”。红莲有热心的真情,紫莲有紫光的吉瑞,黄莲蕴皇家的尊贵,各有喻志和意境之美。当今,莲花在佛教被尊为“圣物”。佛教的莲花象征完全符合东方文化的风尚,宁静、愉悦,超脱和微笑。因此,莲花所蕴含清净的功德与清凉的智慧,象征着教义的纯洁、善良、高雅,为佛门弟子之崇仰,为世间善男善女所深爱。
社会疾速流变,身在PM2.5值上下忽悠不定,必须持续治污减霾的城区,每个人要做到处于尘浊,无法污染的境界,并且不牢骚、不抱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高尚的觉悟和定力,需要修持和受戒的。也期待,一切事理通达了、参透了、放下了,自然凡事看得开,不再贪婪、恐吓、焦虑、痛心、嗔怒,当在精神上摆脱了苦熬,认识上宁静致远,会变得轻松而愉悦。
头顶烈日,观望王莽观光生态园“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湿地景象,当心情淡然如水,塘水平静如镜,可整衣冠、可掬水笑容,渠内活水流动若心,蓝天白云带梦远祥,喜悦了绽开笑靥也如莲。接近一隅莲花池,发现“小荷才露尖尖角”似我,也让自己的精神和心灵贴近一缕荷香淡淡,融入一抹葱茏绿意,保留一袭纯粹洁净。我在热浪袭来之时闭目养神,任滚滚蒸汽从地表上升腾,依靠在一棵百岁老柿子树下乘凉,竟然酣然入梦。梦里,我被漂亮的荷花仙子点拨,她轻轻用柳条拂来点点雨滴,令我如莲杆,不慕权势,刚直不阿;如莲子,恒久苦涩,回味香甜;如莲花,纯洁无暇,芬芳不渝。梦醒时,我在树荫下已大汗淋淋……
经常谈论廉洁,就会想到诸多以莲花配图的画面,莲花之“莲”与廉洁之“廉”既有谐音,又有同音。古人常以“一品清莲”表达对清官的赞誉,有一首诗道出了莲花与廉洁的深刻内涵:“高洁青莲若为官,光风霁月伴清廉。世人都学莲花品,官自公允民自安。”莲洁如廉洁,心灵——淡然如水,行为——绽开如莲,花开见佛性,味香品自良。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散文)午后,镜中人
- 下一篇:(散文)常宁宫大桥上望长安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