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我华夏,珍我汉字”“民间对话”祭仓颉
19日下午,细雨潇潇,长安区仓颉造字台前,书刻家安木与西安美院数十学生一行,于“谷雨”(20日)前夕,在此进行了一场“迎谷雨,祭仓颉”的“民间对话”。
“每逢谷雨祭仓颉”,已渐成文化习俗,此习俗与传说中仓颉造字而“天雨粟”有关。随着传统文化逐渐复兴,这位“造字圣人”日益受到关注,仅在陕西,就有白水、洛南等地留下其传说与遗迹,而长安仓颉造字台则鲜为人知,后因其处一警犬基地内,更是罕有人至。
关于仓颉造字台,唐代诗人岑参有诗《题三会仓颉造字台》,“三会”指三会寺,已毁,旧址在今长安区长里村,即今仓颉造字台址,清代陕西巡抚毕沅曾于此书碑立石。造字台高约
其次是“展字祭”,这些学习篆刻的学生,带了近日所刻的部分作品,如“福”、“德”、“善”、“乐”、“廉”、“美”、“洪荒”等,列队展示,与造字先祖遥遥对话。
然后是“焚诗祭”,传统讲究“敬惜字纸”,废弃纸张不可乱扔,须集中焚化。安木用高度白酒,在宣纸上现场书写岑参的《题三会仓颉造字台》,“野寺荒台晚,寒天古木悲。空阶有鸟迹,犹似造书时”。瞬间笔迹被蒸发,然后焚之以“上告仓圣”,活动至此,已臻高潮。
最后是“步怀祭”,众人绕台基缓缓行走一周,以示缅怀与敬意。“四祭”之后,安木表示,同仁们之所以采用这种接近行为艺术的“民间对话”,意在呼吁全社会珍惜汉字、敬惜字纸,因为汉字里有我们民族的文化凝聚力,有生生不息的创造力。另外,此次还有一些聋哑朋友参与,这个特殊群体也从一个侧面展示了我们民族一种自强不息的内在精神力量。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