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失地农民的巨大恐慌
当改革开放的红利已几乎被吃尽的今天,显然好多问题已显出了弊端,就拿城市扩张,农民失地来说,当初那些被拆迁的城中村人曾惊喜地认为,自己这辈子运气好,天上掉下来个大馅饼,一夜暴富,步入有产加有钱人的行列了,终于和城里人一样了,住上楼房了,不用种地了,光剩享福了。但是过了这么些年,现实和现状不但冷却了当初的喜悦,还带来了巨大的恐惧。本人经常参加秦腔自乐班活动,有机会接触无事干的城中村人,经过交谈,觉得他们的担忧不无道理。担心一:虽然有几套房,但是几个孩子一人一套只能够住,还不如原来的好多多余房子出租给进城务工者来的实惠和有利可图,虽然有几个补偿钱,但是死水招不住瓢舀,分的房子还是毛坯房,光是几套房子的装修费都不够。担心二,多年来当惯了房东,也没有学下其他谋生的办法,年龄越来越大,吃不下苦,挣不来钱,干着急没办法,寻思着还不如那时有房有地来得心里踏实。担心三,误了下一代,孩子们觉得家里有几个钱,有意无意地放松了上学和学本领的心劲,大事做不来,小事不想做,容易误入歧途。况且国家已有迹象,以后农民的土地很可能成为农村发展大农场综合经营的股份,又自认自己做了改革路上的牺牲品也享受不到这一本万利的机会。
今天中午在南窑头去吃饭,看到墙上写着标语:坚决反对拆迁!觉得好奇,一问才知,是他们现在住着的已拆迁改造过的社区房子,又要拆迁了。又要打碎他们目前美好的、且行情节节上涨的、稳收房租的好梦了,要把他们送到摩天大楼上去居住,既伤了他们的既得利益,又看不到好前景,可以说是上了高楼就成了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了,这如何使得,坚决不同意!
细想起来,他们的担心是有道理的,政府要政绩,要干大事,要谋大利,无可厚非,但是,是否把这些失地农民的将来何去何从都考虑进去了?是否把他们后代的前途成长放在了重要位置?不是光图一时的大刀阔斧的痛快,一拆了事。想没想过他们失地以后凭什么在社会上立足?即就是补偿了他们足够多的钱,也不能弥补他们失地后觉得自己无用的失落感,也不能弥补心灵上觉得自己再不能创造财富的巨大亏空,也不能弥补拥有一份土地耕耘的那一份踏实和心劲。一个农民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地没有了用武之地还谈什么尊严?如果考虑了对他们的劳动技能的培训,让他们迅速融入城市生活,使他们有本领谋生并能享受创造性生活的乐趣,那才是真正的做好了城中村拆迁的工作、回迁安置的工作、安顿人有尊严生活下去的工作了。是设想一下,人无所事事,即使每天有山珍海味的口福,有绫罗绸缎的身福,也觉得做人无价值、失体面。他们认为已经无地可耕,再也不想失去当房东的身份了,所以抵触再次拆迁是可以理解的。
当然啦,以上说的这些城中村人虽然有恐惧,终究无远虑。还有大量的离城市远的年轻农民,种地已经不需要他们精壮劳力常年守在家里而需要进城挣钱来养活他们的子女,他们为了不使家里留守的老人和孩子和城里人生活水平差距太大而拼命的苦累着。他们的担心既有远虑也有近忧,尽管拼命挣钱想改变命运,一旦长时间看不到光明的前景,人难免会产生烦躁郁闷从而失去对政府的信心。当一大批失地农民涌进城市,白天干着诸如建筑工、环卫工等苦活,晚上拥挤住在城中村的狭隘空间,挣下的钱买不起房,又不能真正成为城里人,谁能保证全国几亿农民工思想的波动和悲观情绪的不断增长不会引起社会动荡?
孔子在《论语》中,曾对人从事任何一个职业,学习任何一门学问,最好的境界是什么有这样的回答:“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是三个不同的层次,一层高过一层的境界。对于广大的农民工来说,他们不奢求自己能找一个工作从而达到“乐之者”。若果政府能多多经常组织他们学些劳动技能,激活他们的自身天赋素质,多一些人能从事高级一些的活计,不再一味的浪费他们的聪明才智而不被埋没,大多数人经过努力是能够达到工作的“好之者”境界,使他们中的有潜力者不再出力流泪遭白眼难讨工钱,他们就知足了。
在今天,“知之者”不难做到,他们去学一门知识,拿一个文凭,读一个专业,多简单啊,政府只需落实到基层政府社区,组织一下,提供个场所,号召一下,我相信,就会有大学生做义工当教师来为他们讲课服务的。当他们拿到了文凭,就拿到了进入某个行业的敲门砖,拿着这个文凭就可以说他们已经是“知之者”的劳动者了,但这是最低的层次。就是这个最低的层次,我们的农民工还只是奢望。更不用说,城里好多人都正从事着比这个更高级的“好之者”工作了,就是说,他们对自己从事的行业和工作,有一种真正的爱好,能自觉的孜孜以求,会在这个工作里面不断灌注自己的热情、灵感,不断探寻追问,激活自身潜能而做出成绩。那些达到最高境界从事着“乐之者”的工作,乐在其中,生命在这个职业中的穿越是莫大的享受,这个过程时时刻刻都是快乐于心的,他所得到的也许不只是一份薪水,不只是一个业绩,不只是一个表扬,而是自己生命的那种大欢欣、大自在、大悠然。当那一天,我国占劳动力大多数的农民工不再羡慕城里人“好之者”和“乐之者”的工作了,那说明他们自己也成为了其中的一员,成为能充分发挥自身特长的有尊严的劳动者了,这时,可以说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就跨出了飞跃的一步。
觉得可笑的事,最近在网上看到,国家有关部门在好几个城市征求了十几个市长的意见,问他们是否允许农民工进城务工的户籍城镇化问题?他们中的大多数都不同意这么做。试问,在改革开放的几十年里,现在人们在哪一方面还是靠城市户口体面自己的前程,美好自己的未来,改变自己的命运?还不都是靠本事奔前程?相反的,好多以前城市户口吃香占便宜的时候,有关系的人把子女的户口转到城里,没捞到实质性的好处,到现在农村拆迁为城市建设腾地,分房分钱自己认为有利可图了,又回过头来钻空子寻关系演“二进宫”,多可笑。只要农民工凭着知识技能和智慧在城里干出了名堂,到那个时候,他们从农民已经华丽转身,凤凰涅盘般的从骨子里头已经真正变成了一名城里人,那怕他城里的决策者一万年不放开户籍制的双轨制都无所谓。农民工可以在城里不错的企业上班,享受着劳动法给予的节假日和劳动福利,退休后一样可享受着自己创造的那份养老保险,住在了花园社区的光鲜楼房,子女在城里可以凭实力择名校就读,考学就业娶妻生子,那还要那虚头巴脑的城市户口干吗?
只要政府从根本上把失地农民安顿好了,或者允许他们用土地入股分红而不是现在的强征强拆,他们一定会变如今的恐慌为踏实、变如今的失魂落魄为神采飞扬的。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散文)西安有个燕玲秦腔自乐班
- 下一篇:(散文)感动着“蒿谷溪畔”的和谐之美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