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浅谈秦腔的悲情色彩
刚刚过去的2012年无疑是一个秦腔高潮年,业余的秦声飞扬大赛,专业的文华奖大赛,二者兼顾的石榴花大赛以及西安市群艺馆组织的才艺大赛,接踵而来,愈赛愈火。把个秦腔爱好者乐得像过节日似的,奔走相告,评头论足,喜不自胜。借着这一股股温暖和煦的东风,好像给遍及西安市各个角落的秦腔自乐班注入了一针强心剂,活动更加频繁。我本人只要有机会就不由自主地去参加自乐班活动,只要有机会就要看陕西电视五套晚九点的秦之声文华奖大赛节目。看着看着,愈发感到秦腔这个古老的剧种,依然有着她旺盛的生命力,而且涉及到的题材内容包罗万象,无处不有,触角之深广,令人叹为观止!而且看到纯粹喜事很浓的剧目不多,大多都是悲情色彩很浓的剧目,感人至深,不由我有一种想感慨一番秦腔的悲情色彩的冲动。
秦腔是一个诞生在陕西波及到西北地区的一门十分接地气的剧种,这里古老天荒,苍天厚土,大漠孤烟,苍凉阳刚,人们为了排除生存艰辛而带来的晦气,自然而然地吼出了悲情意识很浓的韵律,人生本来就是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所以秦腔的哭音旋律最是动人,沁人心脾。说她接地气,是有道理的,请朋友闭目印象一番,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会忘记这样的情景:七月流火,天干地旱,苞谷地里,引水浇地的孤独人,汗流浃背,饥饿难耐,却放声吼着秦腔;夏秋大忙,一个男子赤膊上阵,一身汗,两腿泥,满手血泡,不知苦累,却忘乎所以地在唱着秦腔;九月菊香,夜长霜寒,一弯残月挂在西天,孤独的赶车人,在夜空下穿着夹袄,扬鞭吆喝着牲口,顶满天星斗,踏坎坷土路,声嘶力竭地吼着秦腔……这是一种悲情的美,大西北人就是这样可爱的直面人生的困顿而永远不失去对生活的勇气,这才是秦腔的原始底蕴,深深地扎根在厚土中汲取营养。
据说,秦腔反映各朝各代的传统历史剧就有4500个剧目之多,加之民间传说剧和神话剧数目就更多了。这些剧目多以表现远古先民的拓荒壮举,表现英雄血染黄沙的豪迈情怀,表现忠臣烈子的报国赤心,表现钟情节妇的苦寒贞操,表现少年娇子的壮怀激烈,表现正义战胜邪恶的抗争,表现公子妓女的缠绵缱绻而引爆的曲折坎坷,表现穷苦百姓终生不能祈及的夙愿而假借在神话剧中来实现的故事等等,都非常引人入胜。这些剧目在主题和内容上大都表现的是一种悲剧英雄主义的精神和情怀。人们耳熟能详的诸如:《伍员逃国》在英雄脱逃,悲愤交加中,抒发一种以屈求伸的情怀;《屈原传》在生不逢时,爱国之心无法实现中倾吐满腔的愤懑;《卧薪尝胆》在饥寒交迫,忍辱负重中表现一种愤发复国的精神;《赵氏孤儿》在逐臣孤子,灭亲救国的历史重压中,表现一种忠君爱国的侠肝义胆;《荆轲刺秦》在“风萧萧兮易水寒”的背景下,塑造了一个不畏强暴,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的孤胆英雄;《完璧归赵》在以大欺小,以强凌弱的情势下,表现国格平等、据理力争,大无畏英雄主义的拼死精神;《将相和》在英雄主义的情怀中摒弃人性中的自私与狭隘;《萧何月下追韩信》在创业艰难境遇中表现英雄的高瞻远瞩,识人善任的襟怀;《斩姚期》表现了一种皇帝醉酒错杀忠良爱将追悔莫及的纠结情怀;《昭君和番》在民族矛盾异常尖锐的斗争中,表现以一个美丽、柔弱的女性之躯,支撑起一个王朝太师椅的巾帼英雄的爱情悲剧;《李陵碑》在英雄末路的穷途,抒发了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民族气节;《辕门斩子》在军法无情的情境中,在英雄气短、儿女情长的旧框架中表现群英荟萃、巾帼不让须眉的主题思想;《狸猫换太子》在乌云压城城欲摧的险恶环境下,表现了忠君爱民,除奸安良的救国之志;《走雪山》表现了一种义仆为保忠良之后惩治宦官权奸而不惜冻死自身的忠魂义举;《游西湖》在正义被邪恶追捕,爱情被残暴绞杀的境遇下,表现了正义战胜邪恶,爱情获得幸福的艰辛历程;《金沙滩》在民族矛盾中,表现人性、亲情在历史与时代的重压下,血溅黄沙的惨烈情景;《岳母刺字》把母性的慈爱推向了一个理性的高度———在痛刺心头肉的炼狱中,表现民族的伟大情怀;《火焰驹》在爱情被摧残、迫害的背景下,表现了英雄战胜邪恶的艰辛与壮烈;《文天祥》响彻着零丁洋上叹零丁,水天空阔,恨东风不惜世间英雄的音律;《白蛇传》激荡着为爱而生,为爱而死的节拍,面对法海,白素贞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泣血苦求、无畏争斗的胆略和气概;《周仁回府》歌颂一种为人侠肝义胆,知恩图报的忠义侠精神……总之,秦腔是一个表现英雄悲剧的剧种,是一种表现人们与苦难进行不屈不挠抗争精神的戏曲艺术。
尤其是中国各朝各代的历史故事,只要是有影响力的事件,都有涉及,都能在舞台上表现出来。而且对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酸辣苦甜、喜怒哀乐、沧桑感慨、生离死别、人生感悟、生活花絮都能通过秦腔细腻的刻画出来,表现的人物大至帝王将相,小至平民百姓,甚至连叫花子都有一席之地。我最喜脸谱化的人物性格,表现人物旗帜鲜明。净角的豪迈粗旷,须生的沧桑韵味,小生的嘹亮洒脱,正旦的委婉细腻,小旦的活泼清丽,花旦的扭捏姿态,丑角的幽默机智都给人以回味无穷的享受。其实,看秦腔就是在品味人生,感同身受着生活的况味,是常看常新,百品不厌的,这就是秦腔的魔力,这个魔力就缘自她的触角无所不及和悲情色彩的感染。
秦腔,简直是一个尤物,总会在不经意间,触及到你的内心世界,使你痒一痒,颤一颤,从而得到心灵的极大慰藉。这种心灵的极大慰藉多一半都是来自秦腔的悲情色彩所感染。记得一位哲人说过:幸福的人大致相同,不幸的人却各有各的不幸。秦腔尽管大多是悲情色彩很浓的内容,但她绝对不是在故弄玄虚的玩弄悲剧,尽管悲剧是把美好的东西蹂躏粉碎展现给人们来看,从而达到心灵的剧烈震颤,但是秦腔却是活生生的历史生活和现实生活集中而浓缩的展现,人们在看这些悲情历史剧的时候,总能在某个情节、某个细节找到自己的生活体验而达到共鸣,这是必然的,因为每个人都不是生活在真空中。但是大部分悲情剧到后来总会给人们一点希冀,或者坏人遭报应死于非命,或者穷小子、仗义侠士中了状元;或者善良人、孝顺人后代是才子;甚至平头百姓在一生无法办到的事却十分向往,还有神话剧来给你实现夙愿。为什么要这样结局呢?虽然幸福的事大致相同且短暂,但是,从心理学的角度讲,人们往往是极力想忘掉不幸的事情,而且想极力挽留幸福的事情长驻永恒,所以,才有了甜蜜的回忆,美好的憧憬等等的思想活动,才有了一个剧本主人公结局太过悲惨,剧作者根据人们的心声再续后本,弄出一个大团圆的结局来,来满足人们的美好愿望。当然了,大团圆的结局也符合正义终究战胜邪恶的真理,是一种必然趋势。
感谢秦腔的壮怀激烈,感谢秦腔的苍凉刚劲,感谢秦腔的直面艰辛,感谢秦腔的平民胸怀,以悲情色彩做基调,辐射出人生中的诸多况味,辐射出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来为人们宣泄压力,鼓舞志气,励志创新,把人们心灵所需的粒粒精神食粮源源送出,希望聪明的戏迷朋友,在秦腔里用心去体验,去捕捉,使自己成为一个在秦腔世界里不断汲取精神营养的巨人。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评论)中国的房子是建造在空中的
- 下一篇:(散文)西安有个燕玲秦腔自乐班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