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饱含散文优势的作品--评蒋书蓱散文集《河流传说》
我在做西安文学创作研究工作和西安市作家协会工作的18年中,先后读过300多人的散文,对西安市散文创作的总体水平和不同档次是心中有数的。近日读了西安市第一批签约作家中蒋书蓱的散文集《河流传说》,眼前一亮,发现这部作品饱含着散文这种文学体裁的多项优势。
比起其它文学体裁,散文有多项优势。散文的优势之一,是给人美好的意境。这种意境最好是在书名上就能体现出来。而《河流传说》正是在书名上首先就给读者一个美好的意境。河流,让读者在未读此书内容之前就想到自己心中的河流:有故乡的河、外地的河、小如溪的河、大若江的河、清如泉的河、黄若泥的河、静而如镜的河,汹涌如怒的河,引得读者打开记忆的闸门。这些成千上万而又千差万别的记忆汇集起来,成为地球人美好惬意的人生意境。在《河流传说》中,河流是客观存在,是人们的真实所见,而传说则是人们在河流上丰富多彩的生活,还有祖先在河流上生活所流传下来的故事,以及人们对今后在河流上生活所寄予的美好憧憬,更有河流流传下来的美好神话。因此,《河流传说》是能引起读者共鸣的书名,这样的书名要比那些标新立异却让人什么也抓不住,什么也想不出的书名要好得多。
散文的优势之二,是通过文章所描写的声色形让人感知多彩世界。在《河流传说》中,声色形在单篇文章的标题中已经展现出来。人们可以听到《消隐的狼》中狼绝望的长嚎,《白杨树》中白杨树在风中沙沙沙的歌唱,《夜半歌声》中浪漫动听的民歌,《雪地上的乌鸦》中乌鸦喑哑的鸣叫,特别是《玉兰花开》中花瓣在张开时那让人难以捕捉的微声,《声响》中墓穴里安详死亡的声响,《一口无名的碑》中无名碑静立百年而一声不吭的无声。人们也可以看到狼的灰色、白杨树的绿色、天鹅的柔白、雪地的刺白、乌鸦的亮黑、玉兰花的嫩白、人们还可以看到狼眼中影映的月和泪光、狼在月亮上的剪影、水田里弯弯或圆圆的月亮、白杨树的挺直、雪地的广阔、玉兰树的优雅、无名碑的坚刚。这需要作者对外界超常敏锐的感知力,通过《河流传说》,使读者感知到一个声色犬马斑斓多姿的世界,从而获得一种真实的愉悦。
散文的优势之三,是描写人物性格直接了当。在小说中,人物性格不能直接往外摆,必须在人与人的矛盾中让人物自己表演。而在散文中,描写人物性格就可以由作者直接了当地往外摆。在《消隐的狼》中,对楚三的性格就有直接了当的描写:“楚三打狼打多了,眼睛里也泛出狼眼的绿光,身上有了狼的煞气。”在《天鹅中》,老光棍嘴里含混地哭叫:“她不给我打招呼!她不给我打招呼!我一辈子不娶媳妇!”在《夜半歌声》中:“她抱着儿子的骨灰盒,死活不让人下到土里,而是将儿子的骨灰盒挂到一棵大树上,说:我儿喜欢爬树!”后者一连串的行动是要人一一去做的,如果放在影视剧中,做下来是一场有过程占时间的戏,而作者在散文中寥寥几句话就交待清楚了。作者在自己的散文中,全知全能,通盘收纳,简捷串联,直接描写,彰显了散文这种文体描写人物心理和性格直接了当的优势。
散文的优势之四,是揭示人物命运既全景又简约。在《消隐的狼》中楚三的命运是这样的:与狼结下深仇到处找狼,没有狼的日子怀念狼,与狼结交对弈冷落人群,成了异类;在《天鹅》中怼娃的命运是这样的:因为他的痴情和执着而疯癫,并终身未娶;在《夜半歌声》中,疤子娃的命运是这样的:小时烫伤脸上留疤,母亲改嫁随父生活,父亲病死靠给别人放牛糊口,晚上饿得睡不着就出来唱歌,坐在山梁上通夜唱歌,到外省挖煤遇难,村干部料理后事,疯傻的母亲将其骨灰盒挂在树上。对这三个人物的命运,作者截取其命运全过程中几个有代表性的节点,然后串起来予以展现。国画中一张人物画,只能截取人命运中的一个节,对人在这个节上的风貌予以展现,也就是只能涉及今天,无法涉及昨天和明天,这只是一个点。小说中一个人物,特别是主要人物,他的命运是在与别人的矛盾冲突中全过程展现的,总体矛盾过程中每一次具体矛盾冲突的发生、发展、高潮、结尾都要描写,这是一条长线,省不得笔墨。而楚三、老光棍和疤子娃三个人的命运,比起一张人物画来,不是一个点,而是多个点,有全貌,不会给读者留下前后不知的遗憾,比起小说中的人物来,又不是一条线,而只是几个点,省笔墨,不会耗费读者太多的时间。作者对人物命运的这种揭示手法,体现了散文揭示人物命运的不肥不瘦、不寡不腻的优势。
散文的优势之五,是结构的专一、深透、丰满和匀称。《河流传说》中的散文结构就充分发挥了这一优势。《消隐的狼》是这样的结构:狼在黑夜里偷吃了村里的猪,“我”在黑夜的风声里听到狼的声音无处不在,楚三与狼结下仇恨,楚三遇见“狼”,狼消隐了,狼在人身上恢复了狼性,狼变成潜藏于黑暗中的事物;《雪地上的乌鸦》是这样的结构:曾经乌鸦出奇地多,乌鸦的叫声被视为灾难的前兆,乌鸦越来越少,偶尔看见一只乌鸦孤零零地在树上发呆,白色的雪地再也见不到黑色的乌鸦,这样的散文结构专一得没有旁顾,没有发岔,深透得一追到底,直至终级;丰满得不显单薄,不显干枯;匀称得不似虎头蛇尾。
散文的优势之六,是环境对心态有直接的衬托。在小说和电视剧里,人物总是处于矛盾旋涡之中,处于群体之中,处于动态之中,难得有空留意周围环境,难得有空品味自己的心态,更难得有空让自己的心态与周围环境互衬互动。而在散文中,人物相对超脱于矛盾旋涡,相对单处,相对静谧,极易留意周围环境,极易品位自己的心态,更容易让自己的心态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因此,散文中描写的环境对所描写的人物心态有直接的影响。《月亮田》中这样描写环境:“山脚下有一个月牙形的田,妈妈叫它月亮田,大人们都这么叫。太阳出来的时候,蓄满水的月亮田被照得金灿灿的,是一弯金月亮;霞光满天的傍晚,它又变成一弯红月亮;满月从东坡滚出来的晚上,月亮田显得澄静而幽深,里面游走着一个白月亮。”然后这样描写心态:“我希望走近月亮田,那是我的天堂,一个孩子难以言状的梦想的天堂。我亲近到过月亮田的人,亲近她们便是亲近我的梦想”;在《白杨树》中这样描写环境:“驮着我的自行车在去医院的马路上颠簸, 我看到山岗和谷地上三三两两的白杨树,早春绿意迷濛如烟的白杨树,无处不在坚强地根植于大地之上的白杨树……一个声音说:“手术总算做完了,病人有三天危险期……我看见病房的窗外也有一株白杨树,雨后的白杨树,在晨曦里放射出的耀眼的光亮,像一团金色燃烧的火焰。”然后这样描写心态:“我想我一定要穿越梦中那些幽暗模糊的山体,好好地活下来,窗外如此美好,白杨树一直唱着春天的歌”;在《大雪深埋》中这样描写环境:“我在广州火车站露天广场与满地等车回家过年的人一起看春节联欢晚会,眼前的小偷走马灯似地晃,警察很快逮住一个,原来是个衣冠楚楚的帅小伙,小偷里还有一个带礼帽墨镜的老家伙,先前我居然以为他是个绅士……在寒冷的车站露天广场,那些随地睡着梦见金钱的人,醒后不见金钱从天空洒落下来,幻想爱情的人,也不见预期的爱情降临。”然后这样描写心态:“从那之后,一看见火车,就想起下雪天,想起远方某种不可名状的忧伤”。纵观这些描写,月亮田寄托着作者童年倚丽的梦想及梦想的幻灭,白杨树成为作者渴望茁壮成长生命的象征,广州火车站则是想象里的远方的现实场景,勾起作者对远方不可名状的忧伤。散文触景生情和咏物寄志的优势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散文的优势之七,是描写独特的自然景象可以尽展功能。无论怎样独特的自然景象,只要没有人与人的矛盾,小说和戏剧就不去写它,而这正是散文尽展功能的领域。《夜半歌声》中有这样一段:“无人看管的夜晚,也是一个盛大的露天舞台,人们可以在上面尽着性子展露自我,无论好的歹的,都不用担心被人看见了讥笑……灯火里静坐的女人和孩子,根据歌声远近,一步步估摸着唱歌人脚下的位置:他走到苕地梁了,走到大石包了,走到三个杈的桑树下了,等的人回来了……有人唱的花鼓子,有人唱的孝歌,有人唱的山歌,都是当地独有的名歌。”还有这样一段:“人不会为路上一只死去的麻雀伤悲,围在麻雀身边的只有一群唧唧喳喳的麻雀;当然,麻雀也不会为一个死去的人伤悲,围在人身边的是一群悲悲戚戚的人类。”假如在小说和戏剧里,谁就是谁,很落实,很明确。而在散文中,这是常人的状态,真实的状态,谁都不是,又谁都是,今儿是你,明儿是他,由众生形象定格而成一种生存景象。在《哀婆》中有这样一段:“没有人知道在您的墓旁挖出的墓主是谁,没有人知道他的性别生辰卒年,没有人知道他生前的任何蛛丝马迹,也没人知道当年下葬的场面。很多年后,也没有人会记得今天这一悲壮的场面,抬人上山的人百年又被人抬,人化作的黄土多年以后又来埋人。”这种对独特自然景象深刻而透彻的描写,向读者揭示出铁一般的客观现实和自然规律,给人震撼,发人深思。
散文的优势之八,是优美的语言。文学对语言的要求是准确、鲜明、生动。在文学实践中,许多作者对“准确”能够辨别,而对“鲜明”和“生动”难以区分,同时又常犯不精练的弊病,因此,衡量文学语言比较实用的标准,可以保留“准确”,把“鲜明”的要求并入“生动”的要求,另加“精练”,从而成为准确、生动、精练。散文这种文体,是作者在表达自己对外部世界的感悟的精华,篇幅的限制又要求作者精练地表达。这样一来,散文的语言就注定了必须优美而且能够优美。于是,优美的语言成为散文的一个优势,甚至是散文所有优势中最大的优势。《河流传说》中的语言就是一个佐证。《大雪深埋》中有这样一段:“睡意朦胧中,我感觉母亲轻柔地开门进来了。母亲轻柔地走进来,轻柔地拧亮了屋内的灯,轻柔地在离床前不远的一把椅子上座下,然后轻柔地纳着鞋底。母亲的目光也是轻柔的,一眼一眼地落到我脸上”;《夜半歌声》中有这样一段:“他坐在东坡高高的山梁上唱歌,从夜半开始,直到天明。我想他是一个快活浪漫的人,或者是一个极具艺术天赋的人,体内疯张的音乐分子烧得他睡不着觉,否则谁会在半夜里唱歌呢”;《一口无名的碑》中有这样一段:“当时正修公路,路面需要拓宽,那块青石碑便不知被沙石掩埋在了何处。后来碑被货车碾裂成两截,货车司机给D家赔偿了二十元人民币。主人觉得此碑已超额地实现了它的价值,它便彻底成为一块被遗弃的废物。也许那块碑石再无重见天日的时候,那么碑书的作者也无从考证了”。我在18年阅读300多人散文的过程中,不光是形成了衡量散文语言水平的我的标准:“准确、生动、精练”,而且也形成了对散文语言的高度敏感。不能不说,《河流传说》中散文语言水平完全达到了准确、生动、精练的高度,而且让锐利的眼光找不出问题。何以这样,从《河流传说》中就能看出答案,作者天生拥有文学才华的基因,加上后天对文学艺术的坚守和钻研。
著名文化学者萧云儒曾提出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理论。蒋书蓱的散文正是实践这一理论的一个范例。作品中的事物,有时间不紧密相连的那种散、地点不相对集中的那种散、事件不环环相扣的那种散。这是一种取舍潇洒的散、收放自如的散、错落有致的散、体现美感的散。而同时,作品中的事物,又有坚守性格逻辑的不散、坚守命运规律的不散、坚守某种启示的不散。这是一种心里有数的不散、目中有矢的不散、自在主宰的不散、体现深刻的不散,达到散中见潇洒,不散中见深刻。
我坚信,蒋书蓱的散文,在守好基础,调高目标,挖掘潜力,勤奋写作之后,会有越来越具优势的作品,达到散中见潇洒、不散中见深刻的高层次。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散文)晨游大唐华清城记
- 下一篇:(散文)放手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