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池--长安的海军基地
打扫居住多年的卧室时,突然发现床下有条地道!这就是我得知长安有个海军基地时的感觉,生活了四十年的家乡,居然有过一个三四个杭州西湖大小的水师基地,怎么就没人告诉我呢,大家都不知道吗?
翻了史书,查了资料,当那段历史逐渐在我眼前清晰起来时,更多的未知却一如床底下那个洞口,黑呼呼的不知深浅。
水师基地者,汉武帝刘彻所修昆明池也。遗址在今天的长安县南丰、石匣口、斗门街和万村之间。斗门镇现在是长安的一个热闹地方,“斗门”就是昆明池东侧一处斗形渠的阀门,西郊的昆明路,也是因昆明池的一条水渠——昆明渠而得名。
【曾经的昆明池】
汉武帝为什么要在汉长安这个内陆城市修一个大水池呢?史书上说汉武帝派遣使节去身毒国(今印度。不知去干什么,洽谈中印双边贸易?)不料使节在云南遭到了阻拦,悻悻而归。当时的云南昆明国颇不服汉化,不但自己不朝会大汉王朝,还想方设法地阻止四川省的越西国等小国向汉朝进贡。(这国家会不会是大理段王爷的前辈,人人都会使“一阳指”所以这么牛?待查)这次又胆敢阻止大汉使节,于是汉武帝 “龙颜大怒” 决定要出兵讨伐。昆明国有滇池,方圆三百里,为了适应滇池上的水战,于武帝元狩3年(公元前120年)开始在他的皇家园林“上林苑”内开挖大水池。并给大水池命名“昆明池”!摆明了是用来训练水军对付昆明国的。
修好的昆明池占地三万亩,方圆四十里!大小相当于十个颐和园昆明湖,三四个杭州西湖。当年的那片水域,南山的影子飘在水中,湖光山色,烟波浩渺。池中心有一条三丈多长的人工大鲸鱼,汉代的一丈是如今的
当时的昆明池宛若天河一般,非常壮观。为显其宽,池东池西还立了牛郎织女的石像。石像为花岗岩质地。牛郎高
【如今的“织女寺”】
不知道为什么,后来再没有汉武帝征讨昆明国的消息。这一点历史没有记载,我估计是昆明国终于发现汉王朝十分强大,远不是“一阳指”所能对付,便俯首称臣了吧。
不打昆明国昆明池也没有白修,汉武帝这位北方皇帝,后来七次出海远行,没有一次晕船的记录,难道和常常在昆明池上“御驾亲征”的经历无关。也正是仗着在昆明池训练出来的专业水军,汉武帝先后平定了在沿海称王称霸的东瓯国(今浙江东部),南越国(今广州)和闽越国(今福建)。还水陆齐攻,把朝鲜画到了他的版图里。能取得这些了不起的战绩,谁能说和昆明池海军基地没有关系呢。
汉孝昭帝刘弗陵时,战事越来越少,昆明池就成了一处可以游玩的大鱼塘。鱼的产量非常高,奇里奇怪的品种也不少。有一篇《西京赋》的文章记载,昆明池盛产“鼋鼍巨鳖,鱣鲤鱮鲖,鲔鲵鳀鲨”等鱼。把这些稀奇古怪的海鲜往长安城的鱼市一投放,很快就引起鱼价大跌,鱼贩子常常破口大骂昆明池。可是因为不收门票而且景色宜人,汉长安城的老百姓都很喜欢,常常扶妻携女的去池上游玩,倒不比今天的大唐芙蓉园人少。
到唐朝时,太宗李世民也常驾临昆明池,李世民文武双全,写了首诗《冬日临昆明池》,一下逗引的全国的文人们整天围着昆明池转。杜甫、白居易、王维、温庭筠、贾岛、苏颋等名人大家们都拿昆明池做过文章换过稿酬,昆明池也因此名声大噪,成为顶极游览胜地。想当年不知有多少文人墨客在此饮酒作诗,留连忘返。更不知有多少才子佳人少男少女在织女像下卿卿我我,而后私定了终身。湖光绿树连天,水色碧蓝鉴人,这一池碧水,硬是给黄土飞扬的关中长安凭添了许多水乡的景致。
唐文宗太和九年(公元835),也许是受战乱的影响,也许是环境恶化,不知道确切的原因。存世九百五十多年的昆明池消失了。
从汉武帝的马棚里遛出的小白马眼睛一眨的功夫,便窜到了今天。啥时候闲了,你转转大雁塔广场,游游大唐芙蓉园,大可以再去趟长安区。站在斗门镇东,看看那片比四周低出2-
【碑刻见证历史辉煌】
牛郎织女石像都还存世,只是老实男人运气差,所以农家出身的“牛郎”就一直傻乎乎地呆在斗门镇棉绒加工厂的一座破房里。“织女”则不一样,路子野,又有着天上的那层关系,颇受老百姓的认可,便很神气的在长安县常家庄的“织女寺”里享受着香火。每年的
注:以上照片全部由“长安人”网站提供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高建群:阅读“新长安”
- 下一篇:著名画家杨建果作品赏析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