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且慢扎势的N个忠告
据我考证,“扎势”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里并不存在,最多算是武术套路里的一个动作。但它却是陕西人的发明,极有可能与陕西方言中“张狂、清狂、騒情”同为一个版本。从字面上看,与“摆谱”、“得瑟”、“牛皮哄哄”是一个意思,说的都是好爱张扬、好爱显摆、爱傍大款、虚张声势、狐假虎威、耀武扬威,凡事都显示出自己的巨大优越感、幸福感和自豪感,随时都想让他人把自己高看一眼、厚爱三分,从而达到比人强、比人能、比人高的目的。在我看来,“扎势”是与时俱进的一个产物,它在人类语言文化史上做出了重要贡献,极大地丰富了汉语语言的词汇宝库。特别在陕西一带,目前还没有发现比“扎势”更妥贴的语言。有鉴于此,真应当击掌感谢历史、感谢时代、感谢人民群众,只有历史、只有时代、只有人民群众才能创造出这样形象、逼真、贴切、传神而且内涵丰富、寓意深刻的词汇。
当今社会,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的改善,使得“扎势”的形式、内容水涨船高,花样翻新几成规模;“扎势”的市场越来越大,不仅官场上“扎势”扎势的情况愈演愈烈,就连市井人家、平民百姓中的“扎势”爱好者都呈上升趋势。让我等无势可扎的平民百姓实在不忍再看下去,平平地生出许多担心。在这里只是想将“扎势”的事情拿到太阳底下晒晒,与列位看官切磋、交流、共勉。若有雷同纯属巧合,真有对号入座者还请海涵。。
“扎势”是心浮气躁的外在表现。浮者,根基不牢也;躁者,耐性不足也。浮躁,是现代人的一种流行性传染病。之所以流行并传染,是许多人觉得人生短促,世事纷繁,自己作为过客,必须活得紧张而又明白。由于浮躁,使相当多的人对人生信念不甚明晰、对生活真谛了解不透,只是忙碌地穿梭在喧嚣和红尘之中,把游戏人生、挥金如土当成人生的真谛,羡慕浮华、看好奢华、向往豪华,把淡泊、淡定、淡然抛在九宵云外,追风逐浪随波逐流。浮躁既出,“扎势”就应运而生。从表面上看“扎势”似乎是个小病,其实,真正的病根是心浮气躁,也就是说是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扭曲和错位。由于浮躁,真善美就有可能被“扎势”轻视,清澈纯净的心泉有可能被“扎势”搅浑。浮躁,这个可恶之物,使人们对虚荣、利益按捺不住,对诱惑、迷惑缺乏定力,把浮华当奢华,把虚荣当光荣,把陷阱当馅饼,让真情退化,情感变味,自我迷失,即使暂时走上了物质富裕的道路,但精神的贫穷依然存在。不信且看:浮躁造就了“天价烟局长”、“微笑局长”、“表哥”等领导干部,在网络时代的反腐利器“人肉搜索”中,不仅落马、丢官,弄不好还要领刑;浮躁引发了贫困县的“扎势”雄心,某县财政赤字每年都在2000万元以上,县财政负债总额已超过5亿元,却花费三四百万元组织万人参加的歌咏比赛,其势之大、其格之高令人咋舌;某贫困县,挪用上级专项科技扶贫数百万元,以“科技服务中心”的名义盖成了4800平方米的政府办公大楼。当然了,在“形象”、“面子”、“注水数字”确实有用的环境里,一些经济相对落后的贫困地区,硬要“弄出点响声儿”,以引起领导的注意。而且越是贫困的地方,越喜欢打肿脸充胖子,把炫耀摆阔当作一种“时尚”。凡此种种似乎都能证明,浮躁心态确实是“扎势”的强力推手。
告别浮躁,远离“扎势”,需要心境和谐。人的心境既是一个有限的空间,又是一个无边的世界。只有心境和谐,人的灵魂才能在自己构建的精神家园里歇息,物质与精神才能平衡和谐。在红尘滚滚、物欲横流的现实中,拒绝浮躁,需要很好地审视本心、把持精神、崇尚文明,给心灵一片和谐滋润的绿地。如果你有钱有思想,要“扎势”,没问题,别人会觉得你是能耐气质的自然流露;如果本钱不如本事多、能耐比不上脾气大,遇事最好还是控制、低调、淡定,最好能“让子弹飞一会儿”。大千世界没有几个人是傻子,盲目的寻找良好的自我感觉,一味地追求他人的羡慕、向往,这样的“扎势”只能是虚拟、虚荣和虚幻,说到底还是官本位的封建思想在作怪,还是没有树立起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思想,还是没有弄清楚“我是谁?干什么?”、“权从何来、为谁服务?”等这些基本的人生问题。好不容易当上了一官半职,就得以“扎势”来显摆一番,以图引起社会的关注。抱着这个目的,做工作就只求轰轰烈烈,不求扎扎实实,只做表面文章,静不下心、扎不下根、下不下势。长此以往,只能绑架的是自己,苦害的是别人。这个势扎的越大,百姓的骂声越大。这样的势,不扎也好。
“扎势”是比阔斗富的烧包表演。据观察和研究,钱是“扎势”最重要的物质支撑。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金钱是个神奇的符号,能在某种程度或者某个特定的时间、场合衡量幸福指数。但金钱绝不是衡量幸福程度的惟一指标。人要是把金钱看得高于一切,就等于掉进了钱眼里,扎势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钱多了,声音就高了,口气也大了,说话也随之粗鲁,眼里的人也就越来越少。有钱就比阔斗富在中国古已有之,那时最有资格“扎势”的只有皇帝。商汤灭夏后减轻税赋,鼓励生产,安抚人心,国力稍有积蓄。但纣王上台后就开始“扎势”而且无与伦比。他先是斥重金以筑“鹿台”,紧接着挥金如土宠幸妖精妲己,“以酒为池,悬肉为林,使男女裸相逐其间,为长夜之饮”。要不是这个“势”扎得够大,后世的人们绝不会知道“酒池肉林”这个成语;晋武帝司马炎统一全国后,自认为功劳巨大,终日荒淫无度。皇帝的“势”有多大,手下奴才的“谱”就能摆多大。他的舅父、后将军王恺和散骑常侍石崇“扎势”的场面,就足以令当今的暴发户们瞠目结舌。石崇在首都洛阳建造了豪华庄园,仅妻子就有100多个,每人浑身上下金光闪烁、珠光宝气。王恺用麦芽糖涮锅,石崇就用蜡烛当柴烧:王恺用绸缎作屏风绵延40里,石崇就搭起50里的锦绣长廊;王恺装修用花椒面和泥,石崇就用赤石脂作涂料刷墙……。到了当代,普通民众的日子好过起来之后,一些寻常人家也开始扎势。有例为证:有的人认为“再穷不能穷孩子”,花大价钱给孩子买房买车,活活地造出了“富二代”这个名词。有了香车宝马,孩子就出去“扎势”。于是“欺世马案”中年轻的驾驶员胡斌因飚车撞死人命被判有期徒刑3年;“我爸是李刚”的主人翁李启铭酒驾撞死人命领刑6年;某歌星的儿子驾车打人被收容教养1年;药家鑫驾车故意杀人被判极刑。今年5月,西安又出现了无照驾驶撞死女童肇事逃逸,司机竟是一个刚满十八岁的孩子,肇事的奥迪跑车居然是其父送给孩子的生日礼物!无论是金钱的挥洒还是烧包的“扎势”,都说明了有钱之后人们内心空虚、精神“空鼓”。这些故事足以证明,“扎势”,虽然换来短暂的虚荣和别人的眼馋,能得到廉价掌声和委蛇的喝彩,但随之而来是不仅仅只是一杯苦酒。人生是一个大舞台,每个人扮演都是自己。虽然用金钱堆砌的高潮也是高潮,但高潮一般不会持续很久,注定要回到平淡。像这样的事情其实在丹麦童话《皇帝的新衣》中早有注解,只是“扎势”者没有注意罢了。他们一味用钱在营造着如同泡沫一般华丽的人生,等到曲终人散回归平静的时候,才会发现自己在精神上却一丝不挂。对这样的结果,市井百姓大可以开怀一笑,最不济也可以偷着乐、偷着笑。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痛的不是别人。汪国真说,既然选择了远方,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我说,如果选择了“扎势”,留给别人的只是瞧不起。
远离显富,且慢“扎势”,需要对金钱有个正确的看法。金钱作为货币的通称,是商品交换发展的产物,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有人说:金钱是一把钥匙,它能打开通往贿赂犯罪之路的大门;也有人说:金钱是一面魔镜,它能照射出人性的贪婪。而哲学家说:“金钱是一个债主,借你一刻钟的欢悦,让你付上一世的不幸。”当今社会,“有钱就有一切”、“有钱能使鬼推磨”、“钱能通神”已经成为一些人深信不疑的人生信条。于是,能挣钱、会花钱就成了人们的追求,对金钱的无限贪欲其实就是拜金主义。拜金的实质就是认钱不认人,为了钱不择手段,不计后果。我们不反对金钱,因为只要商品经济存在一天,金钱就不会消失。对个人来说,钱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越少越好,关键在于“取之有道,用之有道,用之有度”。人生苦短,比金钱更贵重的东西多得很,例如精神、事业、情义、荣誉、智慧、健康、友情等等,这些都不是金钱所能量化和买到的。手里有了余钱,尽可以去做些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情。杭州市“最美长运司机”英雄驾驶员吴斌牺牲后,他的家人在媒体上除了感谢全国人民的关心之外,谢绝一切社会捐助。他们的行为表达了对金钱平常而又不平凡的理解,这是一种崇高的境界;北京水灾中154名农民工出手相救,让命悬一线的汽车司机脱离险境,获救者自发捐出一万多元回报救命之恩却被缺钱的他们婉言谢绝。资深公众人物崔永元、韩红自掏腰包以“危难时刻你出手,表示谢意敬杯酒”为题组织饭局以表敬意。这样的行为又是对生命和金钱的一种平衡,也是对金钱观的平淡诠释。让我们向他们看齐吧,不要被钱所困、所捆。让我们更加理性地对待金钱,通过合乎道德与法律的正当途径挣钱;更加平和地把钱用到有利于国家社会,有利于他人的地方,用到有利于全面发展自己,实现人生价值的地方,而不是毫无意义地摆谱、“扎势”、讲排场。这样,才能真正成为金钱的主人,我们的灵魂更纯洁,道德更高尚,人生就更有意义。
“扎势”是内心空虚的拼命护短。在众多的“扎势”人群当中,有人天生就爱“扎势”,有人没势却在学习“扎势”,有人擅长“扎势”,还有人不“扎势”就活不下去。透过“扎势”,人们不难发现,这些人都有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底气不足,缺乏自信。不晓得强装知道,不明白强装精通,外行冒充“专家”胡说海吹。古代有一老一少两个和尚过河化缘,船小人多,老和尚在船舱占了很大地方,小和尚只好踡缩一旁。老僧高谈阔论滔滔不绝尽情展示自己见多识广。小僧听出其中破绽,问“诸葛孔明”是一个人还是两个人?老僧答:“诸葛孔明”不是两个人难道是一个人?小僧又问:那“尧舜”是两个人还是一个人?老僧烦答:连“尧舜”是一个人这样简单的事情都不懂还有脸来问?小僧听罢只说了一句:如此说来,且待贫僧伸伸腿吧!现代版本的“扎势”最典型的就是“充大款”、“贴标签”。我见过一个没有名气的名人递来的名片,出于礼貌我认真地看了一遍,小小的名片正反两面居然印了35个头衔,看完之后我不禁有些眩晕。这个名片我没有收藏,我给了它和我在街头被强塞的宣传单子一样的命运。如今,“扎势”还催生出形形色色的造假。多个地方官员和高校学者主要围绕‘三龄两历一身份’(年龄、工龄、党龄;学历、工作经历;干部身份)欺骗公众。甚至一些大学教授也加入了以造假来“扎势”的行列。从厦门大学医学院教授傅瑾到北京化工大学教授陆骏,都因为学历、论文造假问题,被学校“零容忍”地开除;从一身是假的某省会城市团委书记王亚丽到一路造假的“百变科长”薛新民、因年龄造假而免职的某市纪委书记沈庆华、学历造假被免职的某县司法局副局长刘利荣……都充分地证明了造假为了“扎势”,“扎势”来自造假。相比于学者造假,掌握公权力的官员造假更不能被容忍。官员履历敢造假,难免会政绩造假。造小假没事,下次就可能造更大的假。比如,积弊丛生,却视而不见一味“报喜不报忧”;工作失误,却文过饰非,拒绝批评;成绩有限,却大吹大擂进行“数字注水”,制造出“干部出数字、数字出干部”的怪圈。他们不用付出、没有责任心,用虚拟的光环把自己包裹得严严实实,不停的通过角色不断转换来获得更大的生存的空间。这样的造假、“扎势”与风气不正、导向有误的政治生态不无关系。在一些地方,讲真话者被“收拾”受排挤,干实事者被忽视受冷落,少数领导干部听不得逆耳之言。官员说假话、办假事、造假数字、搞假政绩,折射出来是人们的思想作伪,进而使社会失真,影响的不仅是当地发展,更恶劣的是误导社会,损害群众利益,造成党和政府公信力和流失和透支,这样的以假造势、用假“扎势”、让假成势,真得煞煞了。
势是什么?势是一个人的资历、能力、素质的综合体现,某种程度就是一个人的气场或人气指数。有的人一生平淡无意“扎势”却无声自威,名垂青史,他们把“势”深深地扎在了人们的心里,扎在了历史,扎成了文化;有的人一心只想造势、“扎势”,甚至通过金钱给自己打造牛A牛C之间的耀眼光环,往往是轰轰烈烈开局,冷冷清清收场,到头来还背上了腐败的名声。纵观这些林林总总的“扎势”表演,说到底是知识储备不够、底气能力不足、素质本事不强,真正存在“本领恐慌”,真是死要面子活受罪。
告别“扎势”,需要提倡讲真话、做实事,也需要创造真话真言的发声环境,提供真抓实干的动力保障,真正把“扎势”变成扎实。远离“扎势”,还需要告别空虚,最好地办法是“加钢”、“充电”、“扩大内存”。毛泽东同志强调共产党“靠实事求是吃饭”,邓小平同志提倡共产党人做“实事求是派”。实践告诉我们:有底蕴才能有发展,底子厚才能出精彩。一事当前,建议先整理一下自己“库存”,鼓足自己的“底气”、夯实“底蕴”、守好“底线”。多趴书桌,少上酒桌,多给自己的精神补些钙,努力缩短从口到手的距离,尽量避免“台上你说,台下说你”的尴尬发生。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散文)茶味人生
- 下一篇:(诗歌)儿时的岁月像首歌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