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灵台底下阿底村
阿底村,位于西安市长安区灵沼乡(政府)南2公里,西周文王灵台北400米,沣河西岸。现居住600余户、3787人,东西长800米,南北长500米,耕地2580亩。地势平坦,土地肥沃,主产小麦、玉米。相传,村内居民祖先在唐代即居于此。因村居于西周文王所筑灵台底下和沣河的拐弯处而得名。“阿”在古代读“wo”,方言意为“那儿”,即“灵台底下”之意。又因在古代南为上,北为下,阿底村即在灵台北400米而称底下;“阿”在字典中的释义其中有水的拐弯处,“底”为低洼之处。
阿底村名称的由来,与灵台有着不解之缘,是以灵台为参照命名的。阿底村作为一个古老村庄,因其历史地位和知名度没有文王灵台高,故历代史籍记载该村时常写作“兵住灵台”,而不写阿底村名。如秦晋梁山之战,《左传》载;“秦获晋侯以归,舍之于灵台。”即该村或该村附近。清嘉庆《长安县志》记为阿底村二堡,即是当地人称之为大堡子和小堡子。
据村中的“三老”讲:在解放前大堡子居住有165户人家,分三条街。后街35户,前街北49户,前街南79户,南街2户。大堡子与小堡子的划分是以小堡子的北城壕为界,当时的小堡子仅有一条街15户人居住。关于村的景观是这样描述的:古老城墙三条街,紫庙神圣四周歇。西庵庙东有族人,同衍阿底一圆月。千年古槐常溢萜,万笔疾书拳术躐。匾碑记刻辉煌史,东西戏台演英烈。
阿底村的居民都以童姓,严格地说没有他姓。今滦镇街办新村的童姓也是阿底村的后辈迁移之果。据村中祖辈讲,阿底村的童姓居民是从山西洪洞县广仁寺移民此地。老祖先童鼎,携妻带家眷移居到沣河西岸。现村中仍保存有童氏老“家谱”7一17辈,近两千位先祖亡人的姓名和孺人姓氏(1至6辈毁于文革中)。
阿底村地处“咸秦古道”中段,村北l公里处建有普济桥(梁家桥);村东南两公里处建有“永济桥”,二桥环村,东西交通便捷,自古是连接西安、咸阳、长安、户县的交通要道。村西门口的“六条路”、“过街楼”为明万历年所建,村南有“碑楼”记载了修“大义路”舍地和捐建百姓的功德名氏。“六条路”远名咸阳渭河以北诸县。今日时逢盛世,京昆(北京—昆明)西汉段跨村西而过;西安至成都铁路也即将建设,不久在阿底村这座有着厚重历史的村西还将飞架起一道亮丽的彩虹。
远古的阿底村,遥接西岐,沣水东注,南依灵台,北临灵沼。咸秦(咸阳至泰岭)古道村西而过,历史悠久,人杰地灵。
在我国最早的诗集《诗经》,《大雅•灵台》篇中这样记载:“经始灵台,经之营之。庶民攻之,不日成之。经始勿亟,庶民子来(其大意为:文王开始建筑那灵台,筹划与营谋。老百姓都来建造它,不几天很快地建成了。始建本不需急成,百姓们都急忙的到来修建。)”。周文王建丰邑,在《诗经》中也有这样的记载;“文王受命,有此武功。即伐于崇,作邑于丰”。西周灵台就在营建丰邑时所修建,距今约3000多年。在修建灵台的同时,并引注沣水以建灵沼(养鱼、龟等水产之处)、灵囿(养鹿、等秘物之处),加上灵台合称为“三灵”(灵台、灵沼、灵囿)。
文王灵台文王阁
灵台的建造表示一个国家机制完善。灵台的功能据各种史料记载是一个集观察天候、制定律历、于民施教、动员战争(原村西南300米处有一烽火台)、占卜大事、庆祝大典、会盟诸侯等的一个多功能场所。当时的天下诸侯,臣服周国的三分天下有其二,足见天下诸侯和百姓对周国的信任,对商朝的失望。
在《孟子·梁惠王》中有这样的记载:“文王以民力为台为沼,而民欢乐之。其谓台日灵台,其为沼曰灵沼”。在《诗序》中有:“灵台,民始附也。文主受命,而人乐其有灵德,以及鸟兽昆虫焉”。汉代学家郑玄注释为:“天子有灵台者,所以观禄象,察氛祥也。文王受命,而作邑于丰,立灵台”。《陕西省志—大事记》中有:周灭崇,作邑。筑灵台,民多往助之。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和唐时李泰的《括地志》中记载:沣水北经灵台东,文王又引水为辟雍、灵沼。而在《括地志》中又有以下文字:今悉无复处所,惟灵台孤立。按灵台高二丈,周围百二十步。这是周文王灵台在唐时的记载,可见灵囿、灵沼故迹。到此时堙没已尽,故址难寻了。古灵台面积,至汉时的记载,明显的缩小了许多。另外在唐代,徐元弼《灵囿赋》一文其中有:“仰皇都之近域,有文王之古囿。当昔周德资始,灵台是新”。徐元弼通过对古灵囿,灵台的记述,忆古念今,从而扬起对周文王盛德的赞誉。
宋时,宋敏求的《长安志》及元时骆天让《类编长安志》中,对灵台故迹,均有记载。
明时,秦藩王在灵台故址上修建平等寺,由僧人维护。而关于平等寺修建时间,在《陕西省长安县地名志》(2000年)中记载,在明朝。而在《长安县志》(1999年)中记载,在唐朝。还有《终南山佛寺游访记》一书提到平等寺修建年代,是在唐代。该寺中文物保护碑也记为唐代。周灵台历经约3000多年的岁月沧桑,其故迹至今犹存,在今西安市长安区灵沼乡阿底村南400米沣河西岸畔。
阿底村——中国一词产生、形成的地源。《诗经•大雅》中的《民劳》篇中“惠此中国,以绥四方”;“惠此京师,以绥四国”的诗句。但最初的“中国”只指周王所在的丰(在今长安区西南沣河以西)和镐(在今长安区西北丰镐村一带)及其周围地区。而今的中国又赋予了它新的内涵,内容更加广泛。
阿底村——我国最早的学校所在地。灵台位于西安城西25公里沣河西岸的阿底村。为三千年前西周初期文王姬昌所建。现台高27米,南北长12米,东西长12.1米。是我国最早的国立学校所在地。《大载记·保傅》有“帝入太学,承师问道”的记载。孔安国释云:“灵台与民教化流行”之地。灵台作为西周的学府所在地,周围的灵囿有国家动物饲养场,灵沼是鱼类饲养场,滤池是试种稻谷的种植场,并与辟雍、明堂紧靠一起,形成西周的文化区。反映了周人定居沣河流域后,在统一全国前,已出现了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阿底村——中国最早的英雄纪念碑和天文观象台所在地。在中国古典小说《封神演义》里有这样一个片断,是说周文王姬昌在长子伯邑考为救父命葬身商都朝歌(今河南淇县朝歌镇),而他历经千辛万苦从羑里逃回西岐后为纪念在朝歌蒙冤的伯邑考、商容、梅伯等忠烈之臣,特意建造了灵台来祭祀这些忠魂并为西岐祈福。其实,这座凝结着文王德政理念的灵台并不是小说作者的虚构,而是真实存在的。只不过书中的灵台在西岐,现实的灵台就位于西安市西周丰镐附近,今沣河西畔的长安区灵沼乡阿底村南400米处。
公元前11世纪,活动于今宝鸡岐山县周原遗址附近(古称岐下)的周部落日益强大,其首领姬昌“遵后稷、公刘之业,则古公、公季之法,笃仁、敬老、慈少、礼贤下者,日中不暇时以待士”(《史记·周本纪》)奠定起西周建国的基础,在伐邗(今河南省沁阳县西北20里)的第二年,文王平定崇侯虎后,开始建造丰邑,并正式由岐下迁都于丰。在丰邑除了修造城垣宫殿外,又建造了灵台、灵囿、灵沼等一系列集祭祀狩猎游赏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礼制建筑。关于灵台等处的得名,《说文解字》释“灵”字为“巫以玉事神”,言其与祭祀活动的紧密联系。而500年后的孟子则以不无赞叹的口吻追忆道:“文王以民力为台为沼,而民欢乐之,谓其台日灵台。”《孟子·梁惠王上》文王以仁德治国,建造灵台“观祲象,察氛祥”,观测天文现象,预示祸福吉凶。因此,灵台可视为中国最早的英雄纪念碑和天文观象台。
阿底村——黄河文化发源所在地。陕西关中有七大灵水名池,乃大自然造就的一串明珠,它们是华山仰天池、太白三池、翠华湫池、镐京镐池、长安曲江池、长安昆明池、沣京灵沼。灵沼是中国有文字记载的第一个大型池沼,遗址在今长安区灵沼乡海子村和正庄之间。即阿底村附近。《诗经·大雅·灵台》中的“王在灵囿,麀鹿攸伏 ”,“王在灵沼,於牣鱼跃”等句,记述了灵台大型花园中的主体建筑物及“灵囿”、“灵沼”,“ 麀鹿濯濯,白鸟鹤鹤。”可见园林之大。
阿底村——《周易》的形成所在地。千百年来,在中华民族的历史进程中,周文王的胜德和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被孔夫子、史圣司马迁等历代以来的仁人志士,大为推崇和身体力行。鲁迅语:文王拘,演《周易》。伸尼厄,著《春秋》。司马辱,有《史记》。 “文王拘在西岐”,并在此潜心研究8卦和64卦,但《周易》的真正形成或公布于天下是在西周时期。
阿底村地理条件优越,沣河从南至北绕村流过,灵台周围便是有名的沣河湾。沣河弯占地1300余亩,地势低洼,土质肥沃,旱涝保收。昔日是周文王教民“稼穑”之圣地,今天是长安区西部沿沣河岸的粮仓。上世纪70年代,村党支部一班人,为解决村民的口粮问题,自创“三六播带”耕地种法,名扬三秦。
阿底村人——灵台圣地承传周礼,民风纯朴。阿底村的四周历史遗址随处可见,古石斧,古兵器,古钱币,古动物遗骸等,大部分已交予国家文物管理部门。“稼穑台”,教民传播农耕,推周易,演八卦,为民祝福。“枯骨塚”,为文王自岐迁沣,庶民筑灵台发现周围枯骨遍野,无人管理,王日:“天有主,枯骨有主”,将其骨堆塚厚埋之。“运渡台”,在村南一公里处,筑一高台,文王用周船只无偿反复运渡斯民过河并在高台上观赏荷花与民同乐。
目前,村中仍有保存完好的童氏老坟《墓志之碣》御施龙帽碑一通,立石於明正德元年八月二十五日,距今503年,碑文详实记述了大明进士顺天府通州宝坻县知县,童铖,秉虔先辈共5代之生平轶事,从碑文记事可追至宋朝末年之历史。
村西南200米处建有明弘治年间道教寺庙一座—“西庵庙”,庙前碑石保存完整,立石於明弘治丁酉年蒴二十二日,距今约507年。碑文记有建寺庙的原由,资助建寺庙的临潼、泾阳、周至、户县,20多个道教道观和门人及童氏族人等。
阿底村现存《遥接西岐》城楼门额,为康熙二年仿康熙字体题刻。全村保存有清光绪年之牌匾6个,其记事清楚,书题非凡,均为童氏族人:童自钧、童遵道书题。有铭记清同治(1862年)筑城堡,建宗祠,修庙宇的名人功德。有自明清两代,童氏先辈教书育人,筑城墙,重修城楼的记载。
第14代传人“童巨海,号百川先生,少承家训,潜心于修真养性之学,居恒以是持躬,即以是设教诸门人。”他熟读“四书五经”,施教於沣河两岸数十里,学生承授其益,所教生员中,贡生、廪生不知其几,官爵六品有赵昌明,袁有成等,七品有张明芳、唐昌尧、韩毓典、翟万福等,他们不忘恩泽,为先生悬匾:“仰崇北斗”。
在明清两代,廪生、举人、贡生、进士、武学生员多名。民国时期在西安一中,省国立中学,西南航校读书者数人。童怀政在1946年以农会代表身份当选为国民大会代表,曾到南京、庐山参加国大代表会议。他生活简朴,为人厚道,后来一直在乡间执教。他多方倡议阿底村兴资办学,深得全村百姓厚爱,村中大小事宜他皆看为份内。1946年秋,驻扎在户县牛东村的“中美训练班”一批美国士兵,经常到阿底村沣河湾狩猎,因糟蹋庄稼与村民发生矛盾。一日,美军士兵数人持枪闯人村中,指手划脚要抓一名村民“常常”,这件事被童怀政得知,他用英语劝导,出示其身份证件,并将几名美藉士兵带进自己家里,才使全村百姓得以安宁。
新中国成立后,村中重教之风空前,文化青年层出不尽,据2000年统计,就读于中国科技大学、中央财经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高等院校63人。
阿底村人——业余文化生活《秦腔》戏为最爱。随着村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高雅文化也不断走近农家,近十年来,村里先后活跃着“沣京秦腔演唱团”和自乐班。时隔数日,不出村,在晚饭之余就能听到悦耳动听的秦腔演唱,村民颂赞:阳春三月好风光,柳絮槐花满村香,陈酿晚照倾夕阳,红男绿女醉秦腔。上世纪60年代曾自排自演了《槐树庄》《沙家浜》两本戏,并出村义演。
该村文化艺术活动深入民心,10年来,由村里部分书画爱好者创建了“灵沣书画社”。参与者十多人,其书法作品多次荣获合国、省、市书法大奖,有兄弟俩被省书法协会誉为 “童氏书法双杰”。
阿底村人——祖辈尚武、强身健体保家园。明清两代童氏祖辈善武风行。第7辈童宗圣为武学生员(家谱有记)。第10辈,童佳良等3人受人所托走南闯北,访名师,切磋武艺,集他人拳术之长,创编了《关中红》拳,授予村民习之。第13辈,习武者频多,其事迹可歌可泣。据《咸宁县志》第十册,《忠节传》记述:清同治元年(1862)12月25日,有48位童氏族人在“保村抵回”中身亡,以童守太、童克信、童居午等25人登城楼以砖、瓦击贼、贼怒。焚其楼、俱焚死。“童温,年27岁,童守分年38岁,同治元年,12月25日,贼猝至,温呼村众曰:‘能随我杀贼者好汉也’,贼闻之,惧不敢近。继闻其父被执,持棍突入贼阵,死之贼,并杀其父焉;童守分持棍仅尺许,与贼酣战半日,贼方围而杀之”。“童运,年58岁,贼围城堡,运以纸钱系发,示必死乎,众守之,贼惧退,无何贼大队至,被执不屈死”。“童生彦、童进登,俱村农乡团杀于贼,生彦等二人,持剑,抱旗冲入贼营,奋力进刺,力竭而死”。
第14辈,15辈习武功夫深者居多。“秦镇打耍虎者”名扬“长户”两地。时任临潼县长兼长安县临时参议长的张锋伯,观其功夫,即聘童振兴、童天道、童应鹤、童玉利、童应瑞等10人组建临潼“保安队”,童振兴任武术教官。后童应瑞成为解放前阿底村参加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人。
今天,一个欣欣向荣,村容整洁,民风淳朴,村民富裕的阿底村,正紧跟时代发展新潮,以全新的村貌展示于长安区西部,沣水之滨。全村街道全部水泥硬化,条条村道宽畅,两傍果树成行,绿化到位,全村沼气户500多家,沼气覆盖率达百分之七十以上。
今天,当阿底村人站在古灵台上,东看沣水无语北往,垂钓者怡然自乐,南仰秦岭诸峰,巍巍然竞相争秀;西览麦苗风光,犹如大海绿波荡漾。村中学堂书声、琴声,隐隐入于耳畔,北望阿底村北梁家新桥,人来车往川流不息。想当年周德初施,营丰邑,建灵台,民皆乐从。300年后,历、幽失德,殃及草木,惹怒万民,最终被迫东迁。昔日的盛地景观,逐渐化为尘烟,唯有灵台,犹在眼前,令我们后人盛赞。
往事越千年,灵台历经劫难,却仍立此间。沣水北去悄然无语,满载着欢乐与苦难,日夜不息的流经台前。当年陈迹已难寻,登临古台访旧音,千秋功过后人议,民心有嘉颂圣人。
今日的阿底村人,将以灵台厚重历史为鉴,共谋发展;乘长安创建“四强”新区的大好契机,以西周文王历史故事和阿底村民风淳朴的内涵精神,激励一代又一代的阿底人走出困境,走向成功,走上阳光大道,走进美好新农村的未来。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