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公共财政在基层:免交学费尽欢颜
2007年9月,西安市长安区五台乡留村的惠建利一共花了100多元,就让两个女儿分别进入五台中学和五台中心小学读书,这在以前他连想都不敢想。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免课本费、免杂费和补助贫困寄宿生生活费(即“两免一补”)的新政,惠及了成千上万个像惠建利这样的农民家庭。
惠建利家是双女户,大女儿今年上初二,小女儿上小学三年级,家里还有年迈的母亲。他和妻子辛辛苦苦挣来的钱,也就勉强够家里的日常花销。
“以前每逢女儿开学,我总要为学费发愁。两个娃每年各种费用要600多元,一到开学,我就得四处跟亲戚朋友借,借的次数多了,连自己都不好意思再借了。”说起以前借钱给女儿交学费,惠建利总觉得脸上挂不住。“现在可好咧!娃们家上学不用再交杂费,两个女子每年交书费就能上学了,一下子减轻了我很多负担,这政策确实给咱办了实事哩!”
他还高兴地对记者说,“报上都登了,从明年开始,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生免书费了,到时候我负担就更轻了,两个娃上学每年掏几十块钱就够了,太好了!”
对于“两免一补”政策的实施,五台中心小学王校长也感触颇深,“以前我们不但要在提高教学质量上下工夫,还要牵挂不少学生因为家庭贫困而辍学的问题。现在政策好了,学生们就可以安心在学校念书了,减轻学校和教师的负担,教师可以一心一意在教学上花心思。”
关庙村刘步学老汉孙子现在五台乡中心小学,是寄宿生。时隔两年,刘老汉还清楚地记得第一次听说国家给农村娃免课本费、免杂费和补助贫困寄宿生生活费政策时的情形——
2006年春季给孙子报名的时候,刘老汉却发现儿子一个人耷拉着脑袋呆坐在家里。“问他咋咧,他说没钱给娃报名。我只好东凑西借,才给孙子把名报了。”没想到开学一个多月后,孙子回来说让他去学校领退还的书本费。
后来他才知道,是国家对咱农村娃娃实行了“两免一补”的好政策。“从那以后,到了开学我们再没犯过愁。因为我家是特困户,又免了课本费,两个孙子才交20多块钱练习本费!”刘老汉高兴得合不拢嘴。
为这项新政策欢欣鼓舞的不只是惠建利和刘老汉。2006年西安市全面启动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当年中、省、市共补助资金16776万元,2007年增加到16891.39万元,全市享受新机制政策的农村义务教育段学生达到了64.4万人,占到全市义务教育段学生总数的66%,享受免费教科书学生的人数上升为19.59万人,享受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学生达到了4.11万人。
在实行新机制过程中,西安市按照“应免尽免”的原则,增加了免除杂费和补助公用经费的覆盖范围,将免除杂费的实施范围覆盖到所有农业户籍的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明确城市低保学生与当地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同步享受“两免一补”政策。与此同时,西安市多措并举,补助农教公用经费2228万元,用于改善农村中小学的办学条件和育人环境;投入1亿余元,对137所规划定点学校实施危房改造工程,投入1335.9万元,用于12所学校实施农村山区及平原定点学校建设工程;安排资金1480万元,对蓝田县4所农村初中的校舍和生活设施进行改造,等等。农民群众发自内心地说“上学交费几百年,今朝免费尽欢颜”,“种田不缴税,上学不交费,这真是和谐社会!”。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热心村民捐资助学
- 下一篇:西北工业技术研究院产业化基地奠基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