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张灵甫鲜为人知的故事
在人们的记忆中,国民党将领张灵甫的印象仅止于电影《红日》中那个自负狂妄的反动将领。然而,这个土生土长的关中汉子,还有着异乎寻常的血性与真诚———在惨烈的八年抗战中,他打击日寇,功勋卓著。
■核心提示
翻开尘封的历史,总有一段难以忘却的记忆。
八年抗战,有多少英雄儿女化作了飞烟,又有多少可歌可泣的故事留给了岁月。抚今追昔,令人感怀思奋。
张灵甫,一个从关中道走出的青年,一个抗日战场上的常胜将军,内战中的败将,在走过了一段模糊的历史浓雾之后,再次来到了人们眼前……
在人们的记忆中,国民党将领张灵甫的印象仅止于电影《红日》中那个自负狂妄的反动将领。然而,半个世纪后,重温历史,人们会发现,这个土生土长的关中汉子,还有着异乎寻常的血性与真情——在惨烈的八年抗战中,他打击日寇,功勋卓著。
2005年,抗战胜利六十周年之际,张灵甫的后人、长子张居礼光荣地得到了由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和国务院颁发的一枚纪念章。
当张居礼回忆往事的时候,依然不能从父亲被长期脸谱化的历史情绪中走出来。对他来说,父亲就是父亲,他更愿意回忆那个曾名列“国军十大抗日名将”的父亲。
长安才子入黄埔
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东大村是张灵甫的老家,距西安城南
张灵甫生于1903年8月,原名钟麟,又名宗灵,字灵甫。其父张鸿恩,个子超过
少年张灵甫痴迷书法,在长安中学念书时常步行十余里到西安文庙研习。那时的张灵甫最喜欢书写《正气歌》、《满江红》,常常贴得一屋子都是。有一次他在碑林习字,不想巧遇正在关中书院授课的于右任,于右任看过张灵甫的字,深为喜爱,连称人才难得。而这次相识,也为张灵甫日后入黄埔,进而成为蒋介石嫡系将领,埋下了伏笔。
村里的老人讲,东大村原有一个孤魂庙,庙前有一个孤魂潭,两处之间有一道龙脉,原本是要出皇帝的,后来当朝皇上派人来挖断了龙脉,才好几百年不出人。不过有一年一位算命先生来到此地,看了孤魂潭后预言,村里将要出三个人,结果就出了个张灵甫。
传说权当笑谈。但青年时期的张灵甫的确算是村中难得的隽才。毕业后,年仅20岁的张灵甫回乡当了几个月小学老师。由于关心国事,又酷爱历史,他很快顺利考取北京大学历史系。
要入学的时候,不想却被昂贵的学费挡住了。据张居礼回忆,那时父亲不断写信向家里要钱,但张鸿恩却始终没有把钱寄给他。因为在那个年代,一年的大学费用相当于二十多亩良田的价格,张家权衡再三,没有舍得。
眼看钱寄不来,张灵甫也没办法。在京滞留期间,衣食无着的他依然热心国家大事,积极参加学生运动。看到学生手无寸铁,难有起色,他便有了“大丈夫当拨乱反正,旋乾转坤,措国家于磐石之安,登斯民于衽席之上,而纡衡大局,非武力不足以除强暴,非破坏不足以言建设”的念头,于是离开北京,决心投笔从戎。
在河南,张灵甫找到了乡党胡景翼统帅的西北军国民二军,加入军官训练团,直到再一次遇到了于右任。
于右任是同盟会会员,国民党元老,他不仅在国民政府内部有很高的威望,而且在靖国军、西北军里也有广泛影响。于右任再次见到了张灵甫,看到张在这里当兵很是感慨,他认为像张灵甫这样的人才在胡景翼这里有点可惜,就推荐他赴广州黄埔军校投军。
拿着于右任写的便条,1926年秋,张灵甫进入黄埔军校第四期入伍生总队,修步科。次年3月8日,军校第四期学生开学典礼上,有张灵甫、胡琏、林彪、刘志丹、袁国平、李弥、文强、唐生明等,这些日后在中国大地上风云一时的人物站在一起,聆听校长蒋介石的训话。以这一刻为起点,张灵甫开始了他二十年的戎马生涯。
在黄埔,张灵甫常以法国拿破仑自励,从后来每每打仗其都身先士卒的情形看,很有拿破仑在土伦战役中披坚执锐的影子。
一怒杀妻 入狱10年
在胡宗南的国民革命军第一师里,张灵甫最初只是见习官,后从排长干起,继而连长、营长,由于作战勇敢,善于谋略,短短数年之间,“而立”之年的张灵甫已是一名团长。1932年,张灵甫率部于六安、苏家埠突破红军防线。随后又在麻城、黄陂战斗中,充当先锋进攻红7师和红20师,突破后又一路追击。这年冬天,他又在漫川关之战中,率部攻击红34团、219团,接着又入川追击红4方面军……
踏着红军将士的一条血路,张灵甫成为蒋介石军事集团里一颗冉冉升起的将星。
1933年,经部队朋友介绍,张灵甫与四川广元女子吴海兰相识,于同年冬在广元拜堂成亲。—年后,女儿张清芳出世。1936年,身为国民党74师113团团长的张灵甫(时名张宗灵),率团随胡宗南进攻陕北苏区,家眷留在西安。一天,张灵甫向胡宗南请假回家,却突酿杀妻惨剧。当时许多人都传说,张常年作战在外,因他人传言疑妻不轨,愤而杀妻。
关于这次事件,还有其他版本。据张家后人讲,吴海兰学生气较重,张灵甫也常让着她。事发那天,张灵甫和其刚从坟上祭祖回来,对妻子说,你到后院来一下,我跟你有话说,结果妻子一到后院,就被张灵甫拿枪从后面打死了。事后张灵甫对尸首没做任何处理,丢下刚几个月大的女儿,返回了部队。
张居礼说,张灵甫杀妻一事,后来有人说是因为张为人讲礼数,孝顺父母,而这位妻子祭祖时不跪张家的祖辈,且言语上也时常有冒犯,故张灵甫才动了杀机。但他分析,可能是因为吴海兰拿了父亲的机密文件,而父亲又要不回,鉴于妻子以前就曾翻看自己的重要文件,虽警告过也未收效,一怒之下才痛下杀手。
团长杀妻轰动古城,尤其令西安各界妇女感到义愤,许多人联名上书国民政府妇女部长宋美龄,要求严惩凶手。张学良的夫人于凤至得知此事后,也打长途电话给宋美龄称,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要求政府对凶手予以严惩!
张灵甫被押到在西安的胡宗南司令部,面对学长和老长官,他直承杀妻,毫不辩解。
鉴于舆论压力,胡宗南要求张灵甫自解南京。尽管蒋介石曾要求胡宗南派人押解张到南京受审,但出于怜才,胡没有执行蒋的命令。
张灵甫带了少许盘缠和乡人的不解和叹息上路了。在路上,他用完了盘缠就卖字糊口,一路走走停停,两个多月才到南京。在南京,张灵甫被判入狱10年。在南京“模范监狱”,张灵甫依然可以看书读报,研习文墨。他当时还有一个狱友——陈独秀。据说他和陈是监狱里不多可以享受单间的犯人。
当时的南京城,据说很多店铺里悬挂着张灵甫的书法作品,而这些作品,都是张灵甫在狱中写的。
抗战杀敌 堪称悍将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国民政府下令所有服刑官兵除政治犯外一律调服军役,戴罪立功,并保留原军衔。在胡宗南、王耀武所谓爱将惜才的恳请下,蒋介石下令放人。为表悔过之心,张将自己的原名张宗灵改为张灵甫。
1937年,张灵甫随王耀武的五十一师开赴上海,参加淞沪保卫战。作为三O五团团长,张灵甫很快以他的果敢、勇猛赢得士兵的尊敬。嘉定作战中,面对日寇的疯狂冲锋,张灵甫光着膀子一跃而起,抱着机枪冲向敌阵。在他的感召下,部下奋勇杀敌,日寇死伤大半,一时间,张灵甫名声鹊起。
淞沪战后,张灵甫率领305团参加南京保卫战。日军集中主力猛攻南京紫金山和雨花台,雨花台左侧的水西门、华严村、毛官渡更是敌必夺之地。守在华严村的张灵甫部誓死不退,与日18师团血战竟日。后雨花台阵地失守,日军居高临下向张灵甫部猛扑过来,情势万分危急,但张灵甫部仍坚守阵地,直到接王耀武命令,才率部突围,乘木排渡长江。因作战有功,张灵甫被提升为153旅副旅长兼305团团长。
1939年3月南昌会战,张灵甫右腿中炮弹受重伤。军医检查后认为腿要锯掉才能救命,张灵甫听后告诉副官,如果他昏迷了,定要阻止医生锯腿,因为腿锯了就没法再上战场了。后他再度投入战斗,在上高会战中,腿部再度被炸断,蒋介石派飞机将他送往香港,请英国外科专家为他诊治。术后不久,他又提前归队参战,从此腿留残疾,人称“跛腿将军”。
有别于当时国军内一些军官保存实力、拥兵自固的做法,张灵甫对军内的妒忌、倾轧极为痛心,说“以恨心仇胜己之友,以仁心媚杀己之敌,天下柠愚,莫为此甚”,因此,自从军起,他便与军中将佐相处融洽,在配合作战中,也能为友军倾力付出。1937年在徐州会战中,他与三零二团共同在三义砦阻击土肥原师团,该团团长纪鸿儒阵亡,张灵甫抚尸大恸,誓死为之报仇,令全团同仇敌忾,士气大振,最终重挫土肥原部。
让他名扬四海的战役是1938年10月的德安大捷(又名万家岭大捷)。当时,日军106师团突入国军留出的一个口子。为了全歼顽敌,就必须拿下已被敌军先行占领的高地——张古山。讨论作战方案的时候,众将领认为张古山险峻非常,易守难攻。只有张灵甫认为可以借取魏国大将邓艾出其不意,暗渡阴平的办法,以奇兵制胜。张灵甫自告奋勇,带领一支突击队前往攻山,他效法邓艾,只走偏僻的小路,通过正面部队的佯攻,结果全歼山上日寇,一举拿下张古山。
其后,日军为夺回阵地,在飞机配合下,不惜代价又夺回了张古山。张灵甫当夜趁天黑又夺回了阵地。如此反复拉锯,双方鏖战五日五夜,日军遗尸四千多具。由于张古山的胜利,最终使日寇106师团被全歼,一举收复九江以南失地,成为著名的抗战三大捷之一。该战张灵甫身中7块弹片不下火线,人称悍将。
当时,田汉受时任国民党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厅长郭沫若的委派,专门采访张灵甫等人,还编写了话剧《德安大捷》,以真名真姓在剧中出现,张灵甫从此名震天下。
唱秦腔吟《满江红》的将军
张灵甫为人豪侠好义,在战场上骁勇善战,在乡里恭谨有礼。抗战时期,一个叫刘狮的画家流落重庆,身无分文,一次在街上偶遇张灵甫,他与张只在云南见过一面,并无深交。看到刘如此狼狈,张灵甫设法帮他开了一个画展,以解燃眉。此后,两人成莫逆之交,数十年来,刘狮无论去哪里,都珍藏着张灵甫的两封信。1942年张灵甫率部前往公安,途中忽接一朋友来信,称生计窘迫,张灵甫赶忙凑钱,并派左右急速送往这位故旧家中。
作为一名将领,张灵甫深知“师克在和不在众”,平时爱兵如子,每每自己得到奖赏,也都全部分给属下。他的老部下胡立文曾这样写道:“旅长在打仗军训时,是令官兵敬畏的将军,平时则是一位崇尚文化,慈爱有加的父母官,旅司令部驻长沙小晏门外,练兵之余,旅长有时也去各办公室看看,我当时任旅部办公室的文书,虽已17岁,但个子矮小,还像个孩子,一次,张旅长(来办公室)用手摸摸我的头,鼓励我好好工作,使我倍感亲切……”
作战间隙,张灵甫“平居好吟咏诗词,岳武穆之《满江红》、文文山之《正气歌》,辛稼轩陆放翁豪放篇什,尤激扬朗诵无虚夕,且恭书《正气歌》全文分赠袍泽。”除了酷爱书法,他还喜欢赏花、骑马。一次一匹马患肺炎,奄奄待毙,张灵甫抚之潸然。“马亦涕泪涔涔下”。
抗战后一年夏天,张灵甫回家探亲,一到家,看见发妻邢氏抱着儿子(张居礼),就走过来,邢氏说,你看咱们儿子长得多好,没想到张灵甫没有接话,而是说了一句:长得好有什么,你要教育他爱国!这句话至今都让张居礼感慨万千。他说父亲没有架子,尽管当上了团长、后来又是师长、中将,但回到东大村,他还是当年的张灵甫。
“父亲喜欢唱秦腔,没事的时候也唱《满江红》等一些古诗词。”张居礼回忆,那时张灵甫一到五星乡就让送他的汽车回去,然后步行十余里回村。因为祖父说了,一定不能因地位变迁而高人一等。
回家后,村上的好友就会来家里搞“自乐班”,唱秦腔、饮烧酒,一热闹就是好几天。至今村中老人说起张灵甫,无不有种亲切的感情。
抗战期间,张灵甫以军功不断擢升,从团长到旅长,从副师长到军长,几乎年年受到国民政府嘉奖。抗战后,74军接受整编,缩编为“整编第74师”,师长一职给了张灵甫。
在抗战后的短暂休整期间,张灵甫又结了第四次婚。之前,发妻邢氏一心在老家抚养子女,杀妻事件之后,张灵甫还曾娶了西安城里一位有名的大家闺秀。不过,由于这位妻子过于粗心,张灵甫与其生的两个孩子,都在行军途中发生了意外。张灵甫伤心已极,最终与之离了婚。第四任妻子王玉龄年仅17岁,据说是程潜介绍。婚后两人恩爱有加,但平稳的生活没过三年,张灵甫便在孟良崮战役中殒命。
“内战先锋”命丧孟良崮
1946年国共合作破裂。整编第74师作为“御林军”成为急先锋。当年7月,张灵甫率部从南京开拔苏北,两次涟水之战后,74师连连获胜进入山东。1947年5月,张灵甫部接令由孟良崮渡汶河,攻取坦埠,受纵队司令李天霞指挥及支援。而驻扎在汤头镇的张淦纵队,向界湖担任右翼策应,驻蒙阴的黄伯韬部北进桃墟担任左翼策应。
有一则轶事流传甚广。据说,张灵甫在黄埔念书时,陈毅当过他的老师。张进攻山东前,陈毅曾派人劝降张灵甫,却被张以政见不同一口回绝。而后张于行军途中忽听谣传称陈毅患病身亡,张灵甫感伤不已,还专门写了一则悼文悼念。由于陈毅将军仅在黄埔军校武汉分校任职,是否与张灵甫有师生之谊尚没有更多史实可以佐证,因而至今还是一个谜。
1947年2月,怀着9个月身孕的王玉龄前往前线探望丈夫,张灵甫并不知道,3个月后自己将要走到生命尽头。王玉龄回忆说:“在打仗的时候他还给我画了一个图样,讲我们家的那个院子里边的花要种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种什么花,他都写给我。他好像没把打仗当一回很了不起的事情”。
孟良崮一战,张灵甫没能继续成为“常胜将军”,而是和整编74师的三万多人一起,走向了死亡。
当时,华野部队在蒙阴东北集结,企图围攻国军右翼的第7军及整编第48师,并没有打算要围攻整编第74师。但是,
从诸多史料看,张灵甫进入孟良崮有多种说法,一是说张灵甫欲以自己一部吸引解放军包围,然后大量援军再从外围包围歼灭;一种说是因国民党内官僚作风,致有问题的作战命令不能及时变更,而将张灵甫推上孟良崮。
据说,张灵甫率部行进在鲁南山路上的时候,由于道路崎岖,不仅步履艰难,甚至宿营、补给均极其困难。随军国民政府官员毛森后来回忆说,张灵甫当时曾发牢骚说:“我是重装备部队,如在平原作战,炮火能发挥威力,陈毅二三十万人都来打我,我也能应付;现在迫我进入山区作战,等于牵大水牛上石头山。有人跟我过不去,一定要我死,我就死给他们看吧!”
果然,在解放军集中9个纵队二十多万的兵力围困固守在孟良崮的74师的时候,张灵甫一切都晚了。理应支援的部队指挥李天霞部,仅以少量部队佯为增援;张淦纵队主力因为太远,也策应不上;黄伯韬部本可以增援,但自蒙阴经北桃墟至垛庄的路,都是高山部队无法展开,致使张灵甫孤军作战,陷入汪洋大海一般的包围之中。
交战的惨烈难以想象。74师配备的大量水冷式重机枪因长时间发射导致枪管烧红,山上无水,就以人尿代替,后人尿也没有了,终于火力衰减。激战四昼夜之后,74师子弹火药、粮食和水全部都用光,弹尽粮绝之际,退守在孟良崮主峰的张灵甫决定“杀身成仁”。
穿着解放军军服下葬
孟良崮战后,被俘的张灵甫部下一个少将旅长、八个上校要求最后看一眼他们的老师长。获准后,九名将校围成半月形,长跪于地放声大哭。
时任华野六纵副司令员的皮定均,下令厚葬张灵甫。由于张灵甫原军服破污不堪,下葬时穿着一身新的解放军军装。六纵政治部主任谢胜坤安排人花了1000万元北海币(根据地货币),购买了一口4寸厚的楸木棺材,用新白布裹尸,就地安葬于一村民的地瓜窖内,并筑起了大坟丘,墓碑上书“国军整编第七十四师师长张灵甫将军之墓”。
埋葬前,华野一些人员和部分张部被俘人员,还举行了简单的安葬仪式。华野六纵一负责同志还讲了话,称:“张灵甫在抗日战争时期打过日本,负过伤,立过战功,但后来跟着蒋介石进攻解放区,与共产党为敌,走错了路……”当时新华社还播发过张灵甫死亡及收尸的相关消息。
一代抗日名将就此沉落,不由使人想起吉鸿昌将军临死前的那句诗: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不同的是吉鸿昌因抗日被蒋介石杀害,而张灵甫却是被他的“校长”送上了内战战场。
岁月流逝,当年的坟丘、墓碑已不复存在,张灵甫埋葬的地点先是人民公社生产队的牛圈,后建起村庄,其墓穴又被村民圈入宅院内。
张灵甫阵亡后,王玉龄没有再嫁,而是带着儿子,先到台湾一度衣食无着,极其艰难,后赴美国,靠着艰难打拼,独立生活。1973年,王玉龄忽然接到时任中国驻加拿大大使黄华的一封信,信中说“如果您没有改变初衷,我们愿意给您签证,邀请您回祖国探亲旅游”。接到信后,对国内情况毫不知情的王玉龄最终还是以签证困难为由,婉言谢绝了邀请。
同年秋天,一个偶然,在航空公司工作的王玉龄辗转来到了广州,接着又来到北京。这次回国,周恩来亲自在人民大会堂接见了王玉龄。周总理对她说:“灵甫是一个很好的人,当时是我没有做好工作,没有把他争取过来”。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已是耄耋之年的张灵甫妻子王玉龄还在深深怀念着自己的丈夫。虽然相守只有三年,但“此情可待成追忆”,她一直没有再嫁。她的爱情生活,就像张灵甫曾寄给她的、在淮阴乡下拍摄的昙花照片一样,永远留在记忆深处。
五十多年后,王玉龄托人辗转寻回张灵甫遗骨,安葬于上海浦东玫瑰墓园。在遗骨装殓后,王玉龄写下了这样的诗句:“当年有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杨合正作品受邀北京奥林匹克文化节
- 下一篇: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公示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