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小软件”激活乡村图书馆
长安区大兆街道小井村村民罗彩凤,今年50多岁,每天除了日常的家庭杂务,还有一项工作——村图书管理员。不过她与普通的图书管理员有些不同,并不是坐在图书室里等着村民来看书,而是给村民“送书上门”。
原来为解决农村党员群众“买书难、借书难、看书难”的问题,近年来,长安区委、区政府不断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和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整合中央及省、市、区共同筹集的资金,从去年开始,在全区农村按照国家及省级农家书屋的建设标准,建设了300余个“农家书屋”。长安区大兆街道小井村的“农家书屋”就是这样建设起来的。
“农家书屋建设好后,区上给我们村配备了大量图书,村民都高兴得很。刚开始几天,都到图书室来看书阅读,图书室里很热闹。但是新鲜劲过去后,来看书的人就少了,没过多久图书室竟然落满灰尘。看着这么好的‘精神食粮’竟然睡起了觉,我们觉得不应该,就想办法要激活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日前,在小井村的农家书屋,村支书杨建忠告诉记者。
“我们首先把村民为啥不去图书室看书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一是在农村本来有看书习惯的村民不多,二是大多数村民白天比较忙,没时间看书。于是我们决定主动出击——‘送书上门’,让群众阅读。从今年4月我们就开始实施,效果还真不错。”杨建忠向记者介绍。
于是,图书管理员罗彩凤和村里的大学生村官就成了送书员。“先要看他们需要看啥书,按需求给他们送。例如村民李雪茹在家管孙子,我们就给她送如何教育孩子的书;村民毋小珍家里种植草莓,我们就给她送有关草莓种植的书。通过看书,他们的确学到了知识,帮助了生产生活。许多人碰到我就会主动说他想看什么书,我就会给他送去。”罗彩凤介绍。
“我们村还准备举办‘图书阅读交流会’,‘读书笔记比赛’等活动,发挥‘农家书屋’的作用,在全村培养‘知书达理’,‘热爱知识’的良好氛围。”杨建忠说。据悉,下一步长安区还将在全区推广小井村的“送书上门”活动。采访中,记者也了解到,目前西安市大部分农村已经建立了“农家书屋”,但是要真正让读书成为村民的习惯,除了“硬件”设施到位,恐怕还需要像小井村这样管理“小软件”,方能激活一个个乡村图书馆。(记者张英高利 通讯员马斌雨)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