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天安门上挥挥手
谨以此文提前庆祝建国63周年,迎接党的18大召开!
一阵叮呤呤的电话铃声响起,下榻在京城郊外的我们陕西赴京国庆观礼团的成员们,几乎同时被宾馆的电话叫醒服务从美梦中惊醒。我一看表,正是9月29日凌晨6点。起床洗漱,吃完早餐后,7点乘坐礼宾车队的豪华大巴出发,要赶在8点半前去登天安门城楼。
大巴车平稳地行进在去天安门的路上,带队的袁率开始进行幽默的就职演说。他说,我们这个团,不是一般的团,是政治团,是光荣团,不是还乡团。他特别强调进入天安门广场后,让我们注意的几点事项:假如有XX功出现不要围观,不要走累了就盘坐在地上,不要因为天热就用矿泉水当头浇下,免得被误会而造成不必要的麻烦;上天安门城楼不要带矿泉水、打火机和挎包;也不要让外人、生面孔人混入我们排队上天安门的革命队伍里等等。袁率神秘地告诉我们一个鲜为人知的“秘密”,那就是天安门广场的国旗杆与天安门城楼高度相等,寓意“与天同齐”。
十分健谈的袁率接着说,天安门城楼上的毛主席像是昨天才换上的,而且每年换一次。而我们第二天就瞻仰到了玻璃钢的毛主席新油画像。袁率说,这幅像还有个秘密,那就是你无论走到天安门前的哪个角落,画像上的毛主席的双眼都是在注视着你。我马上左观右察,进行实地验证。确实如此,觉得很是神奇!上个世纪70年代尼克松的女儿朱莉、女婿戴维访华回国后,对毛泽东这样写道:“十里之外,就可以呼吸到他的个性。”
可以看出,年近半百的袁率对一代伟人毛主席很是崇敬。他一再对我们说,毛主席不是一般人,不是凡人,是一位很神奇的人,他一生中数次化险为夷,大难不死,必有后福。你看,后来毛主席果然就当上了一
能在天安门城楼上挥挥手,是我打小就有的最大的愿望。几十年的夙愿,终于成为现实,在国庆61周年的前夕,我第一次登上了雄伟的天安门城楼。在此之前,我无数次在电影电视报纸杂志上看到过雄伟壮观的天安门,当自己脚踏实地真正置身于天安门城楼之上时,我还是被深深地震撼了。在这神圣的时刻,踩着毛主席的脚印,站在毛主席曾经站过的地方,在心里替毛主席他老人家再次庄严宣布了一回:“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从心底让我真正感受到了那种中国人民当家做主的豪迈气概!已身临其境的我,必须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我赶紧在毛主席曾经招手的地方站好,不由自主地挥起了我那双比毛主席的手小不了多少的右手,面对天安门广场的游人,从心底喊出了一句:“人民万岁!”紧跟着又喊了一句“网民万岁!”接着我和同伴在毛主席曾经站立的地方争相留影之后,过了一把皇帝瘾的我,才一步一回头地走下了天安门。
天安门始建于明永乐十五年(1417年),原名“承天门”,取“承天启运”、“受命于天”之意。清顺治八年(1651年),改建为“天安门”,取“受命于天”、“安邦治民”之意。天安门在中国的明朝、清朝两代是两代皇城的正门。天安门城楼面前是封闭状态的宫廷广场,文武百官到此下马,庶民百姓不得入内,探头一看,即犯“私窥宫门”的重罪,格杀无赦。明、清五百年间,国家有大庆典时在天安门举行“颁诏”仪式。是新帝登基、皇后册封而颁诏天下的地方,是皇帝金殿传胪、招贤取士的场所,也是皇帝出征,赴太庙祭祖的必经之路,对老百姓来说,是拒人千里之外的禁区,是封建等级制的形象体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天安门城楼前新扩建的天安门广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人民广场,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举行重大庆典和集会的场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历次国庆阅兵式,国家领导人检阅仪仗队及游行队伍的场所。自1987年11月开始,天安门正式对中外游客开放至今已经24年了。在此之前,极少有普通的老百姓像今天这样,可以登上天安门这座梦寐以求的神圣城楼,尽情瞻仰她的丰美雄姿;还可以像当年国家领导人一样,自由自在地扶栏远眺广场壮阔的全景,扫视广场上如蚁的游人。那冉冉升起飘扬在蓝天下的五星红旗,傲然矗立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庄严肃穆的毛主席纪念堂,神圣又神秘的人民大会堂,不远处的国家大剧院尽收眼底,内心别有一番情趣,吸引着成千上万的中外游客竞相登楼畅游。过去我们只能做梦想一想的事情,今天已成为现实。天安门城楼对老百姓开放的意义非凡而重大,标志着中国的政治文明和社会文明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记得几年前,媒体披露过山西临汾一个小小的县处级七品官——尧都区区长宿青平,竟然花7000万元在其辖区内仿造了一个“小天安门”;还有重庆市忠县黄金镇依山建起了酷似天安门的办公楼。这要是在古代,那就是“大逆不道”,是典型的“犯上作乱”,是“谋反罪”,皇上定要“龙颜大怒”。如果按照大清律执法,这种行为该当“斩立决”,因为这是对皇权的公然蔑视与践踏,是对皇威的冒犯与挑战,是典型的犯上作乱。当然,这种行为在当今社会制度下并不构成犯罪,更不会有“人头落地”之忧。被网民戏称为“山寨版天安门”的闹剧,以及安徽省亳州市(县级市)原市委书记李兴民,江苏省邳州市(国家贫困县)县委书记李连玉(兼任徐州市副市长)和山东科技大学王春秋校长“阅兵”的丑闻,虽已偃旗息鼓,但这些登峰造极的权令智昏、唯我独尊的产生负面影响的事件,留给人们的是对权力意识、权力分配、权力制约等问题的深层次思考。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散文)文侠小温—妙笔生花温进国
- 下一篇:(散文)终南山下葡萄熟了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