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勇超:不能任由优秀民俗文化流散损毁
游客们走进位于西安南郊长安区的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常常在典雅精致的明清古民居前驻足凝眸,在敦厚古朴的秦砖汉瓦前流连忘返,在拴马桩的凛凛军阵旁叹为观止,在华阴老腔的激昂澎湃中如醉如痴。近日,带着抢救和传承优秀民俗文化方面的热门话题,记者专程走访了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院长王勇超。
20余载抢救民间瑰宝
王勇超的收藏故事始于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王勇超在陕西渭北一带考察明清古民居时,发现有大量石雕及其他艺术品散落于农户、田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及文物贩子的收购,正日益流散、遭受损毁。看到这些,王勇超很痛心。
王勇超决心要“将关中一带民间遗存全部收集回来,为中华子孙抢救不可再生的精神财富。”为此,他先后组织30多人,分6支队伍,走村串户,“地毯式”普查、征集、收购,抢救民间文化遗产。累计出动3000余人次,行程数十万公里,足迹遍布关中各地。前后20余载,王勇超花费了大量人力财力,终于创办了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国内最大的民俗艺术博物院。
王勇超创办的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位于西安市南郊,秦岭南五台山脚下,东接翠华山,南拥五台山,西邻草堂寺,北瞰长安城,建设规模493.88亩,建筑面积10.8万平方米,规划总投资5.7亿元,是陕西省和西安市“十一五”和“十二五”重点建设项目,陕西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4A级旅游景区,也是一座以民俗文化遗产抢救、保护、研究、展示、传承为主的,集公益性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于一体的大型民办博物院。
许多业内人士表示,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的建立,不仅为关中民俗文化传承树立了一座里程碑,也为全国优秀民俗文化的继承和弘扬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痴心不改文化事业
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突出明、清园林建筑风格,规划建设各具特色的不同功能区,具体分为:民俗文化展览区、古镇游览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演示区、民俗文化研究中心等。
民俗文化展览区规划建设大型展馆和展示长廊,主要陈列周秦汉唐以来的历代石雕艺术品、民间工艺品、民俗遗物、名人字画等,旨在展示关中民俗文化的艺术魅力。
古镇游览区主要选择现存于关中各地最具代表性的明、清古民居,以及县衙、店铺、戏楼、画坊等古建筑,进行移迁复建,形成古民居街道。
非物质文化遗产演示区主要集中演示老腔、皮影、线戏、剪纸等地方戏曲和特色艺术,展示油坊、
醋房、造纸、陶器制作等民间作坊和民间技艺,可供游客参与互动。
民俗文化研究中心主要是为抢救、保护、开发、研究民俗文化和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搭建平台。
博物院共收集了各个历史时期特别是宋、元、明、清时期的各类民俗物品以及名人字画33600多件,抢救保护了40个院落、数千件明清时期的古民居,整理了大量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成了包括各种地方戏曲、工艺作坊、礼仪、俗规,构成了民间艺术、关中民居、民俗风情、名人字画4大系列共9个类别的藏品规模。其中尤以关中雄浑精美的明清古民居群和历代拴马桩最具代表性。如拴马桩,起源于秦汉,艺术创作发展至唐、宋、元、明、清,每个高约2~3米,数百斤重,多为青石雕刻。院中藏有8600多根拴马桩,形态各异,栩栩如生。有人物造型的、猴子造型的,还有各种走兽造型等。专家学者誉之为“世界性的奇观瑰宝”。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文化部特聘顾问靳之林在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参观时说,拴马桩是陕西代表性的民间文化,在民俗方面的价值是很高的,几千年传承下来,非常丰富,艺术品味也很高,艺术手法非常丰富,确实是国宝,这是代表国家水平的博物馆。
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依实物藏品构筑历史氛围,用明、清民居再现关中民风民情,还用大量的民间风情、民间艺术活动来渲染传统风俗。不仅陈列着数以万计的民俗遗物,还演绎着活生生的民间民俗艺术,如陕西地方戏曲、历代婚礼习俗、庙会社火、地方小吃等。目前收集了包括老腔、皮影、眉户等20多种陕西地方戏剧曲艺,汇聚了一批民间文化艺术传承人。这些古老文化的传承人,在这里有了相对稳定的生存和发展空间。比如老腔戏种,诞生于黄河与渭河交汇处,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是中国最古老的剧种之一,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老腔的唱腔豪放激昂、铿锵有力,具有阳刚雄浑的韵致。当地人们形象地说“拉坡号子冲破天,枣木一击鬼神惊”。为了保护这一传统剧种,王勇超在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专门创办了老腔剧团,把具有传承能力的老艺人请到博物院进行表演展示,打破文博系统传统展示格局,直接演绎历史,演绎生活,使之成为参与性较强的民风民情民俗大观园。
王勇超说:“老祖先留下的东西,如果我们这代人不及时收集,很可能就再也见不到了。一个时代或一代人离去,都把自己最伟大的创造――建筑留在世上。传统民居是一种凝固的艺术,更是一部历史的教课书,一种深厚的历史韵符,一种悠远的美,一种历尽沧桑而依然存在的文化精神”。
据有关文化专家介绍,关中自古帝王都,这里是中华灿烂文明的发祥地,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这里孕育了中华民族的魂,这里的民间文化更是精彩纷呈。然而,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们生活观念的转变,民间文化常常被人们忽视甚至抛弃。在民间文化频临灭绝,保护已经刻不容缓的关键时刻。对此,王勇超大声疾呼,奋力抢救。
王勇超说:“关中地区的每一个村子我都跑过了,能保存的全部保留了,但仍有大量的工作要做”。
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
王勇超在创办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过程中,也遇到过许多困难。可他始终没有动摇,20余载矢志不渝,无怨无悔。
“他当时做这件事情无人理解,孤军奋战,在城市化、现代化巨大的冲击下,一个人承担着一个地域的文化抢救,把抢救一个地域的文化损失这个责任扛在自己的肩上。他是中华文化遗产保护的践行者。”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这样评价王勇超。
有专家表示,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的建成,填补了我国大型优秀民俗文化展览、教育、研究基地的空白,成为民俗文化遗产保护、展示和研究基地、影视拍摄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对于进一步发挥华夏文化资源优势、延伸文化产业链、加快旅游经济发展,将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作为全国人大代表,王勇超认为,发展文化产业,仅靠政府的投入还是不够的,应该努力吸引社会资本参与,通过文化体制改革,努力将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结合起来,提高公众文化消费力和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
王勇超表示,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经济社会急剧变迁,作为主要以“口传心授”方式传承下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依存的社会环境日益变化,许多珍贵项目濒临消亡和流失,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依然面临着严峻挑战和紧迫任务。
为了更好地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王勇超建议由国家有关部门牵头,组织力量分层次制定“十二五”时期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总体规划及重点地区、重点项目规划,明确工作要求和目标任务,出台针对性强的支持政策和保障措施,使这项工作及时纳入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同时,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重点地区开展生产性保护工作的支持力度,在资金投入、业务指导等方面给予更多帮助。国家有关部门应从项目安排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重点基础设施给予倾斜,加快建设一批有重要影响的区域性博物馆、传习馆等设施。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杨广虎获得“第二届中华宝石文学奖新人奖”
- 下一篇:长安作家协会召开第四届换届选举会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