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作秀愚弄了真实
“秦声飞扬,大家一起唱”,这句口号,戏迷足足被动地喊了半个多小时,都爷爷奶奶级别了,还举起右手作V字状,嗲声嗲气的“耶”个没完没了,手掌都拍疼了,“耶”出了咳嗽声,还满足不了电视台导演的要求。为了自己编辑节目的需要,不惜多次的折腾前来看秦腔比赛的戏迷观众,这种作秀实在不是中老年人的特长,硬要来这一套,也只能是事倍功半的效果。这一幕在昨天的西安解放路民乐园万达广场反复排练着,也可以说是反复作秀着,把个好端端的2012电视秦腔大赛业余组海选会场折腾得煞是浮躁虚伪,加之著名评委喧宾夺主的评论,甚至有些拿参赛选手取乐之嫌,评委说到得意处,简直控制不住自己,调侃卖弄,一唱一和,甚至揭短调笑参赛选手之能事,本来因人多时间短,参赛选手只能唱几句,就被铜锣“硄当”一声截断,观众刚一入戏,选手刚入状态就戛然而止,把个唱腔的意境破坏得荡然无存,影响戏迷不得过瘾,加之评委的抢镜头,夺眼球,秀幽默,把一台海选折腾得支离破碎,把选手“整”得越来越胆怯,发挥越来越大打折扣。令人直觉不爽。
陕西秦腔振兴办和电视台等有关文化部门组织的这次电视秦腔大赛,是首创,是首届,听说是为了振兴陕西秦腔,为了挽救愈来愈颓势的“秦之声”栏目而为,欲把秦腔推向一个高的平台再火一把而举办。结果才进入海选阶段,味道就有些不正的趋势,怎么成了电视台9月5日下午6点将要播出那档节目的排练场了?据说从海选到晋级再到总决赛的内容要在电视台播40天,难道每一次的现场录制都要这样作秀下去?我觉得与其这样折腾戏迷搞作秀,还不如多来几名优秀的记者即兴现场采访,抓拍一些真材实料来的自然真实的好。眼目下伦敦正开着奥运会,比赛人人都爱看,其原因就是比赛的真实和悬念,体育比赛凭的是现场发挥,凭的是运动员平时的训练水平,是硬功夫的体现,没有作秀的成分,那些胜者喜败者哭得镜头,试问,哪个高手体育记者能作秀制造出来?还不是凭现场的职业敏感来抢抓镜头?并不是凭体育记者现场排练作秀,弄出来破世界纪录或破奥运会纪录的成绩。电视工作者和记者你是为大赛服务的,不是到前台当主角指挥戏迷观众为你做节目服务的,把参赛选手冷落到一边,把观众指挥来指挥去的做节目,自己也声嘶力竭的喊个不停,实在是无聊透顶,我觉得没有必要。与其这样,还不如把你那不熟练的台词到后台多背诵几遍来的实用,由于自己工作的浮躁和不扎实,把几句精心准备的优美台词多次 “吃栗子”在观众面前,还好意思得意忘性的指挥无辜的观众给你彩排节目?
本来秦腔是千百年来由广大秦人的祖先在艰难生存繁衍的历程中,自然衍生出的一种抒发生活况味,激励秦人生命不息,鞭挞假恶丑,弘扬真善美的剧种,她渗透了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和喜怒哀乐,她诞生的精髓就是以这些况味为基石的一种真实,一种抒发感情的自然流露,所以才生命力顽强,才流传至今,唱秦腔的人以及所表达的戏味,本身就值得人尊敬和敬畏。你要“秦声飞扬”首先得要尊重她,不要把秦腔大赛当成了为自己做出政绩和业绩的工具,糊弄戏迷,折腾观众。若果这样下去,即使勉强决出个冠军季军什么的,又有何用?且不说这些名次是否真实,是否代表着陕西秦腔的最高水平,单就不尊重观众这点上,你一开始就跑偏了,如果这样搞下去,戏迷还不如在自乐班唱秦腔来得自在。
怪不得有人在现场议论说,原来电视节目是这样制造出来的?我就纳闷了,本来这些虚假的东西是偶然不得已而为之,偶然为弥补遗憾而为之,属行内的秘密,怎么现在都公开到大庭广众来了?你也不害怕观众以后看电视节目失去好奇心?降低收视率?还一再强调配合一下我们的工作,利用人们能在电视上闪上几秒钟镜头的虚荣心,为自己工作走捷径服务,无聊!我要忠告这些年轻的电视工作者,希望你们多吃苦,多抓拍现场真实流露的闪光点来组织素材才是上策,只要你们能营造出宽松愉快的现场气氛,让参赛选手少打折扣的发挥平时的水平比什么都强,只要以参赛选手为主角比赛出高水平,还愁没有真实美妙的镜头供你用?还愁你的节目无素材?不出彩?如果你们把心思都用在作秀上,我觉得你们就像赵本山在小品《不差钱》中调侃小沈阳说的“裤腿跑偏了”,虽然裙裤像爱尔兰的装扮,看似表面风光,仔细看看叫人忍俊不禁。
昨天我着实虚伪了一把,我是被虚伪的,不是自愿的,谁叫我贪小便宜领了人家一件印有活动字样的T恤衣衫呢,吃人嘴软,拿人手短,没办法,值得规规矩矩的坐在那里,使劲鼓掌,使劲喊“耶”!还不自然的举起右手,做出V字的胜利状,得意状,迎合着电视导演,欲把节目搞光鲜。希望电视播放时镜头千万别切换到我这里来,我估计我的表情肯定僵硬,因为是装出来的,不是内心世界的自然流露。其实昨天,我也有很真实自然的镜头,那就是几个参赛戏迷的确是有实力,用唱功和戏味打动了我,那时的表情绝对正宗,如果我有幸把那个表情叫那个摄像记者抓拍了特写,估摸着我可能走红荧屏。
昨天,我冒着西安地表温度达40~50摄氏度的高温,穿着统一的服装,作秀了一上午,还是没有坚持到底,我承认我做了逃兵。也巧了,今天居然为秦腔见怪到底了,回家后打开电视看“秦之声”就奇咧怪咧,不知怎的,本来是周末播放专业演员的秦腔录像,却怎么首当其冲的放出了一段相声,而且还是侃的河北梆子戏,不知道是有更深刻含义呢还是放错了光盘,反正是百思不得其解。还好,接下来放了陕西的王木犊石国庆和瓜女子魏清艳的小品,叫人看了觉得很过瘾,一时半会儿忘却了作秀的不爽。但愿借这次电视秦腔大赛的东风,能把“秦之声”这个大船帆鼓圆,力卯足,吹向光明灿烂的彼岸,叫秦腔这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真正发扬光大,成为我们的精神食粮,时刻慰藉我们的身心,分秒和谐我们的社会。
让一切不真实的作秀猥琐吧!最起码也得放在一定的度中适可而止,别习惯成自然,像节目插播广告那样,多得惹人嫌!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散文)爱好是一种神奇的力量
- 下一篇:(杂文)看奥运品悲情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