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人说的“要魌头”怎么解
长安人常常会对找自己麻烦的人说:“不要在我这儿要魌头!” 首先说“魌头”这个词,魌:音qī,长安方言读qǐ,术士、法事打鬼驱疫时戴的面具,叫魌头。非常古老。《周礼·夏官·方相氏》:“方相氏掌蒙熊皮”汉·郑玄注:“冒熊皮者,以惊敺疫疠之鬼,如今魌头也。”《说文》:“醜也,今逐疫有魌头。”古时与“其”旁“页”组成的“其页”同。《康熙字典》和1915年《辞源》:都解释为:“魌头:徐锴曰:魌头,方相四目也。鬼面具也,以警敺疫癘之鬼,如今魌头也。” 就是术士驱鬼时所戴的狰狞可怕的假面具。宋·高承 《事物纪原·吉凶典制·魌头》:“宋朝《丧葬令》有方相、魌头之别,皆是其品所当用,而世以四目为方相,两目为魌头。按汉世逐疫用魌头,亦《周礼》方相之比也。”章炳麟《訄书·原教下》:“则上天之祭,神怪魌头之禓祓,自此始矣。”
也有人用“倛头”:也指古代驱鬼驱疫用的面具,形为“仲尼之状,面如蒙倛”。 蒙倛,就是打鬼的神。因为“倛”有“欺”之意,后来有人就写作“欺头”。
李劼人《死水微澜》第五部分十三:“蔡大嫂 是罗哥的人,不比别的卖货,可以让他捡魌头。”原注:“捡魌头,即捡便宜的意思。”
在陕西和四川,魌头(欺头)除了用以驱鬼逐疫用的假面具外,还有一种用以“打鬼”的小面蛋,做葬礼法事的时候,颂经大和尚会大把大把的抓起来扔到看客人群中,让大家捡拾起来吃掉。《成都话方言词典》解释是:“欺头(魌头)。旧时做法事抛在地上辟邪的鬼头模样的食物(名叫魌头),旁人可以拣食,因其形容得之容易,故引申为便宜。”笔者儿时曾在西安北郊一位老太太法事场合捡拾吃过。所以“魌头”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
“魌头”既是驱魔、驱鬼、逐疫的面具和工具,轻易得到者视其为“便宜”,故后来就有了把捡便宜叫捡魌头、拾便宜叫拾魌头、吃便宜叫吃魌头、占便宜叫占魌头,要便宜叫要魌头。所以关中人说的“要魌头”就是要沾别人的便宜。比如:甲乙二人激烈争辩,甲认为乙是故意挑衅,就斥责说:“不知道你在哪儿吃咧亏,跑到我这儿要魌头来咧!”就是想占便宜的意思。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关中农村结婚风俗面面观
- 下一篇:“迭合”在长安方言里的读与用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