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山涧“小精灵”—细鳞鲑
秦岭,始称昆仑,后作南山,司马迁《史记》中写下:秦岭,天下之大阻。是文献可考的最早秦岭名称。南北界碑,龙脉福地,引无数枭雄人杰:始皇统一六国,刘邦称雄建汉,商鞅变法,蔡侯造纸,玄宗匿迹,王维归隐…… 八百里秦川浩荡,看多少风云变幻、英雄折腰。周秦汉唐皆成了瓦砾;倜傥风流都作了尘土。那城头的烽烟,那满腹的经纶,那豪迈的气概,那旷世的情怀,那悱恻的故事,那闲愁的句子……都只留在秦腔里铿锵绕梁,都只存待书中画中去给人瞧个端倪。
城墙古树依旧,却已物是人非。只有这滋养着秦岭世代的渭水自西向东脉脉流去。纷扰世界,璀璨繁杂,在那千里之外,远离尘嚣之中,竟有一处桃源:灰黑的石壁,苍白的卵石,两岸青翠的松柏竹枝静守着水岸,那一湾与世无争的鱼儿在水中悠游翔泳。清澈的溪水在山间或舒缓或激越,时光,在潺潺流水中划过,悄然无声。
频临灭绝的秦岭细鳞鲑
百年千年,就在那深幽的山涧中,遇见这远古的精灵:细鳞鲑,因其身上有梅花状的黑圆斑点,在当地被人们称为“花鱼”、“梅花鱼”、“五色鱼”,为冰期自北方南移的残留物种,是典型稀少的冷水性鱼类。
250万年前的某一天,一群从北半球寒带海洋的鲑科鱼类溯河而上沿着父辈的足迹,进入淡区产卵孵化。突然冰雪融化,水落石出,突兀而出的莽莽山岭阻断了这些鲑科鱼类的归程。伴随而来的是气候渐暖,生境突变,绝大多数的鲑鱼死亡在远离海洋的河流溪谷。现如今,皑皑冰雪已经消退,但第四纪冰川却在这里留下了无法抹去的“杰作”——海拔提升到2000米之上,高山深谷之中,山谷河岸被冰刀凌剑切割得幽深而险峻。山谷中溪流清澈,水质清冽,两岸森林茂密。250万年前喜欢在淡水江河产卵孵化的鲑鱼怎么能想到,这次出海洄游,竟是与大海永诀。从此,支离破碎的秦岭幽谷深山,冰冷溪水成了它们的“新家”,一代代繁衍生息。
频临灭绝的秦岭细鳞鲑
二百多万年了,这群被秦岭阻断归途的海洋鱼类是否找到了新的乐园?秦岭海拔900米至2200米的河流生态系统的自然生境,是我国乃至世界上极重要的、极罕见的处于自然状态的山涧溪流生态系统!好山有好水,好水养好鱼,这群大海遗子顽强生存下来,极小一部分海洋鲑鱼经过漫长的生物演化,成为一种新的物种,被人们命名为——秦岭细鳞鲑。
据史料记载,早在北宋时期,陇州幽谷盛产的“梅花鱼”就被当做贡品进献朝廷。清康熙《陇州志》,详细描写了细鳞鲑的形态和生活习性。“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一个海洋鱼类遭遇生境突变后,以一种异乎寻常的生命力,战胜了恶劣的生存环境,顽强生存了下来。这是怎样一种令人心灵震颤的强大生命力啊!
每每进入秦岭,走进那片山,那片千万年亘古不变的褶皱;走出那片水,那片风雨中奔流不息的波澜,山光水色让人流连,那涧中的美丽“精灵”更是叫人难以释怀。
岁月长河悠悠,人生如蜉蝣之翼短暂绚丽。或许遇见就是为了离别,就算注定离别,也该感谢相遇……秦岭细鳞鲑远离大海,躲在深山溪谷享受彼此珍重的淡泊和宁静,是一种幸福和快乐。
记得小的时候,每逢暑假,家乡秦岭深处的沣峪山涧,沿着河岸向下走,攀过乱石堆,扒开苇草,经过一段平缓的沙石河道,水面忽地缩窄,陡然一个落差,喷薄的水流击在巨大的砾石上,翻跃起朵朵浪花。在水中成群结队的白色,红眼,身上是黑色花纹“花鱼”浅底漫游,好一幅人鱼和谐相处的美丽图景,大人们给我讲,上世纪50年代,顺着沣峪河沿线修建西万公路的筑路工人,对于秦岭细鳞鲑是“人见人爱”,他们在河里用大水桶捕捞花鱼,满载而归,场面罕见。
在我的记忆里,细鳞鲑从4月底到8月为它的摄食旺季,早晚摄食活动非常频繁,阴天则全天摄食。食物主要有小鱼、鱼卵、虾类,以及蜉游、飞蚁、莹火虫、瓢虫、牛虻和其他昆虫等,饱食后胃内食物可以达到自身体重的10%。采食的时候,它还能经常跳出水面捕捉飞在水上的昆虫,一天可食100多个虻、蝇等。它在吞食鱼卵时,往往也把水底的树叶或枝条的碎片一并吞入。
频临灭绝的秦岭细鳞鲑
秦岭细鳞鲑是个很有灵性的鱼类,成年鱼基本上都是一雌一雄出游觅食,形影不离,如果一条被捕杀,另一条会为之殉情,简直算得上‘爱情鱼’呢!
然而,就是这么一种具有神奇繁衍生息能力的生物物种,进入21世纪的今天却陷入了生存危机,面临灭绝的境地,我们不禁要问:为何?
其一,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生存温度最高不能超过20℃度的秦岭细鳞鲑只能被迫缩小生存环境。据调查自2001年以来,秦岭细鳞鲑的生存海拔已经提升了300米,生活空间狭小,分布区域则向河流源头后退了20- 30公里,“细鳞鲑的生存环境日益缩小,这对水生物种的生存,可以说是灭顶之灾。”
其二相比于天灾,人祸更甚。偷、炸、电、毒细鳞鲑的现象,一个电捕鱼器安在河里面,一通电,半面河的细鳞鲑都翻了白肚,小半瓶毒物,可以让一条小溪所有水生物全部灭绝,那种惨相想起来,至今都让人心痛!这样的行为,是否想到你正在扼杀一种物种;在你欢心喜悦品尝美味之时你正在灭绝一种生物。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侩子手!有一些县城、市区的一些“美食家”,平日里道貌岸然,却利用节假日,三五成群来到细鳞鲑栖息地,肆无忌惮地捕猎。更有人财迷心窍利用人们好奇心理,捕获野生秦岭细鳞鲑为所谓的“美食家”提供方便金钱交易。
20世纪80--90年代,中国地质队和来自四川养蜂者使用“鱼藤精”对秦岭细鳞鲑造成毁灭性打击。“鱼藤精”为一种植物性杀虫剂,有效成份为鱼藤酮。其对人、畜毒性中等,对鱼、猪为剧毒。对其秦岭细鳞鲑毒性大,范围也极大,在上游放“鱼藤精",整条河流 20km——50km范围内,水生动物全部死亡。据调查,当年地质队整车整车的在下游的拉秦岭细鳞鲑及水生资源。“鱼藤精”的使用使得秦岭细鳞鲑的数量大面积的减少,几乎灭绝
秦岭细鳞鲑是典型的冷水鱼,生长周期长,鱼肉不但营养价值高,而且鲜美异常。“美味细鳞鲑”的美名不胫而走,捕猎者的队伍日渐壮大,秦岭细鳞鲑遭遇到了比250万年前更残酷的生存危机。1988年,秦岭细鳞鲑被列为国家二级野生保护动物后,这一势头也未得到有效遏制。
目前,秦岭细鳞鲑已被列入《中国濒危物种红皮书》和中国物种红色名录濒危级,由于目前秦岭细鳞鲑分布区狭窄,生境特殊,生态环境脆弱,因此加强保护,刻不容缓。天灾人祸让细鳞鲑再遇大危机,秦岭细鳞鲑对地理演化、物种进化、古地理环境变迁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但保护一个物种,单靠一个部门、一个单位是没有力度的,应该唤起全社会共同心声,扩大宣传,加强政府以及法律法规的完善和保护执法力度,才能真真正正达到保护目的。
时光飞转,白驹过隙,相对于亘古漫长的地质时间,数百万年转瞬而过。大海或许忘记了她的遗子——秦岭细鳞鲑。目前,在秦岭细鳞鲑生存地成立了多个保护区,一场保护和拯救秦岭细鳞鲑的战役,在近十年内,被三次提升“战略等级”。这些举措,不仅仅在学术领域折射出秦岭细鳞鲑对于研究古生物、古气候和物种变迁的重要意义,而且在政治层面彰显了各级有识人士坚守信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坚定意志。
(传媒新锐卢剑利)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