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麦田体验割麦后感叹--方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体验者们在收割麦子。(记者李明 摄)
昨天下午,来自各行各业的10名市民前往长安区细柳街道办事处义井村,头顶着烈日,挥舞着镰刀,体验传统“三夏”割麦技巧,感受农业科技飞速发展带来的巨大变化。回城的时候,大伙除了喊腰疼、腿困、臂酸以外,最大的收获就是“一羹一粟的确来之不易”。
昨日下午,记者和10名市民一起前往长安区细柳镇义井村。沿途透过车窗向外望去,夏日的麦田如同海浪一般高低起伏,颇为壮观。当车行驶到义井村一块麦田边时,一位头戴着草帽的老大爷正在忙着检查供体验者割麦子的镰刀。汽车刚刚停稳,老人直起腰来乐呵呵地喊道,“你们来了,热得很吧。我把镰刀给你们收拾一下,小心一会把谁弄伤了。”老人名叫王继周,今年63岁,家里种有将近6亩的小麦,眼前这块近一亩地的小麦是供市民们体验的。
几名体验者看见镰刀后,迫不及待地拿起来就往麦地里跑,王大爷连忙喊道:“镰刀可不是好玩的,小心伤着自己。”接着,王大爷蹲下马步示范起来,弯腰90度,左臂揽麦,右手挥镰,马步跟进,手脚并用,搂成一捆,码在地上。接着向前挪了两步,“哗啦啦”,又是一大把麦子随着清脆的“嚓嚓嚓”声倒在了地上。
看着王大爷熟练的割麦技巧,大伙拿着镰刀迅速“一”字排开,嚓、嚓、嚓,镰刀割断麦秆的欢快声在四周响起,人们也随之快速向前移动。记者拿起镰刀割麦子的时候,尖利的麦芒刺着汗湿的臂膊,痒疼钻心,沿着麦田向前割了不到10米远,便已经汗流浃背,气喘吁吁了。
看着大家割起麦子来的那种认真劲,王大爷乐呵呵地说:“农活中,割麦子算是最辛苦的。娃们都还割得不错,既干净、麦茬又低,干得挺好的。就是这活干起来又热又累,可不敢把娃们累得直接睡在地里了。”大伙听到后,都哈哈笑了起来,一个个都一手扶着腰,一手擦着满脸的汗水说“不累不累。”
王大爷接着介绍说,如今收割小麦基本全是机械化作业,收割机一会儿功夫就把原先几天也割不完的麦子收割完毕并且直接脱粒。现在只需几十分钟的工夫,几亩地的麦子就能收回家。不用割,不用捆,更不用拖回去再脱粒了,多好的事啊,现在往地头一站,看着收割机“欢唱”,只等着装麦子。麦收不用镰刀了,好的很!
体验者小慧说:“第一次下到地里割麦子,天气很热,一会儿就汗流浃背的。知道农民伯伯种地不容易,但亲临感受后才知道到底有多么不容易,以后一定会更加珍惜粮食的,也要劝身边的人珍惜粮食,对农民伯伯更多了几份尊敬。”
另一位体验者小黄说:“长这么大从来没有割过麦子,这是我第一次用镰刀割麦子,每当割下一茬麦子的时候,都让我感到很有成就感,也希望能够多参加这样的活动,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丰富社会知识,收获丰收的快乐。”
西安翻译学院大三学生马瑞感言,亲自感受了麦收的过程,这才体会到了农民的辛苦。在前往麦田的路上,她还曾想可不可以下午凉快了再收割。走进麦田手持镰刀的割了一行麦子后,才感觉到这古老农具蕴藏着沉甸甸的分量,才真正体会到“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的含义,亲自动起手来还别有一翻感觉。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持《西安晚报》来建秦园林免费吃杏
- 下一篇:“环保秦岭 护绿行动”第二站 围剿抱龙峪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