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秦岭野果“八月炸”
在秦岭一带的密林深处有一种野果名曰, “八月炸(四声)”。
“八月炸”,有“裂开、张开缝隙”之意。八月炸,意为这种野山果到了农历八月就会裂开来,这恰是果实成熟的标志。的确,到了这时节,八月炸的果皮就沿着腹线慢慢裂开,口子越开越大,像河蚌张开了外壳似的,里面雪白的果肉便露出来。
正在成长的“八月炸”
秦岭密林,随处可见“八月炸”
“八月炸”很像“芒果”
“八月炸”外形较大
成熟可食的“八月炸”
野果珍品-八月炸“
“八月炸”
上百度搜索“八月炸”,它的学名叫三叶木通,又称八月札、山茄子、木通、木通子、山瓜、腊瓜、通草、预知子等,为木通科(Lavdizabalaceae)木通属的多年生野生落叶藤本植物。陕南秦岭、巴山海拔400~2000米的山坡、灌丛或溪流岸边,我国山东、河北、浙江、山西、安徽、湖南、河南、湖北、四川、云南、贵州等地的中高山亦有分布。
据宋代苏颂《本草图经》记载:“通草……结实如小木瓜,核果瓤白,食之甘美……今人谓之木通……南人或以蜜煎作果,食之甚美,兼解诸药毒”。其嫩叶用开水烫过,可凉拌,或与金银花嫩枝腌渍作菜食用,还可当茶饮用。种子飞禽走兽喜食,含油率36.84%,其油可以食用。
辛卯年一个盛夏,笔者回老家秦岭深处途中,看见一个小孩放牛归来,手中拿着两个金灿灿的“八月炸”,那鲜艳的颜色,清新的气味,诱人的果肉,让人垂诞三尺。我花了十块钱买了下来,久久地拿在手中仔细端详,儿时的记忆顿时涌上心头。
20多年前,笔者在秦岭深处的老家,每逢暑假,三五成群的玩伴相约爬到密林深处采摘“八月炸”, 我们踉踉跄跄跑到山脚下,哗哗啦啦的流水声把我们引到一条山溪边,溪水被遮天盖地的灌木丛时露时掩,清澈透底。突然,同伴连声唤我。慌忙跑进绿树丛中,只见同伴一手提着裤子,一手指着头上遮天蔽日的树冠。
“啊!芒果!”我惊呼。
“什么芒果,胡说。这是八月炸。”同伴纠正我。
眼前的“八月炸”就象长在泥土外面的红薯,一串地提起来,从下往上看,它厚厚的果皮炸开,露出白色、外形象香蕉瓤一样的果实内瓤。
秦岭山里娃把“八月炸”称为“香蕉他爸”。成熟的八月炸,果皮多为棕黄色,果肉近乎圆柱形,有点香蕉的样子,乳膏状,洁白,半透明,因此密布在里面的黑籽,隐约可见。随着成熟加深,果肉慢慢软化。及至外壳完全张开,剥开来,一股浓郁的香甜气息,扑鼻而来。吃上一口,你不消咀嚼,只轻轻一抿嘴,果肉即刻化做满口的蜜汁,是那种特别纯正的甜,能一直渗到心里去,油然使人想起杨朔《荔枝蜜》中的句子:你会感到生活也是甜的呢!其实,八月炸肉少籽多,在嘴里打个滚,就剩下满口的籽粒了。吃过之后,只觉清香缭绕,满口生津,不禁让人舔嘴咂舌,意犹未尽。
八月炸一般生长在林木茂密的深山野沟间。八月炸的藤和葛藤相互绞缠,扯着攀着附着周边的树,一路向上,边攀爬边分杈,在树枝间肆无忌惮地游走编织,形成一蓬蓬、一架架高大蓬勃的绿伞。生长过程中,不经意间垂下三三两两猪腰子样的果实。
民谣有“八月瓜九月炸,九月不炸烂冬瓜”之说。而在秦岭山区还有一句顺口溜:“七月毛桃八月炸,九月毛栗笑哈哈。”
现如今,每当酒酣饭后,都会上些水果拼盘。看着盘中那些红红绿绿,我会油然想起山里的野果。借着酒劲儿讲讲八月炸的故事,忽悠那些没见过这种野果珍品的人。我在想,八月炸何时能结束野生自生自灭状态,也来个人工驯化,让这个野生金果走上平民百姓的水果拼盘,岂不更好?但愿能早日实现。
(传媒新锐卢剑利)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散文)大寺:北方的“香格里拉”
- 下一篇:(杂记)王锁崖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