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古刹】兴教寺
兴教寺位于长安区杜区镇少陵原畔,山门题有“护国兴教寺”门额,为民国维修时程潜所书。这里是我国著名高僧玄奘法师的长眠之地。公元664年玄奘法师圆寂后初葬于白鹿原,唐高宗二年(公元669年)又迁葬至樊川少陵原畔现在的位置,并修建了五层灵塔,次年因塔建寺,因唐肃宗题“兴教”二字而得名。
兴教寺由殿堂、藏经楼和塔院三部分组成,整座寺院坐北朝南,山门内钟鼓两楼夹道对峙,大雄宝殿正对山门,气象庄严,远眺终南山,峰峦叠嶂,景色秀丽,殿内供释迦摩尼圣相,高大肃穆,左右奉迦叶、阿难,两侧分别奉十八罗汉。殿后为法堂,两侧配殿,分别是接待室与客堂。法堂后有九五年日本药师寺捐建的卧佛殿五间,内奉十三米长檀木卧佛,造相安详大气。藏经楼在东跨院,为二层楼,藏有明代铜佛像、缅甸玉佛像各一尊,一层陈列有日本信徒捐赠的手书六百卷《大般若经》;楼上珍藏《大藏经》等数千册经书及用巴利文写的贝叶经
西跨院又称慈恩塔院,是为玄奘及其弟子园测和窥基遗骨安葬之地。建有并列的三座舍利塔, 三塔呈品字形参差排列。中间最高的一座是玄奘灵塔。塔平面方形,作楼阁式,共5层,高23米,底边长5米。塔身壁面仿木结构,用砖砌出八角形倚柱、额枋和斗栱。斗栱之上砌两层菱角牙子再叠涩出檐。挑檐大砖层多,在其他唐塔中少见。每层分作 3间,次层以上塔心实砌。塔的正面有券门,龛内置玄奘塑像 1座。塔背嵌唐文宗开成四年(839) 所立“大唐三藏大遍觉法师塔铭”刻石,记述玄奘生平。塔为早期仿木结构楼阁式砖塔的典型代表作。玄奘塔的左右各有形式略同但规模较小的砖塔一座,均为 3层,高约 7米,底层边长 2米,系玄奘两大弟子窥基和圆测的灵塔。窥基塔创建于唐高宗永淳元年 (682),大和三年(829)重建,背面嵌有唐文宗开成四年(839)所立“大慈恩寺法师基公塔铭”刻石。圆测塔则是宋政和五年(1115)自终南山丰德寺迁葬圆测至此时修建的,塔背面嵌有民国(约1930)重摹宋政和五年“大周西明寺故大德圆测法师佛舍利塔铭”刻石。兴教寺塔,1961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三座塔之北如今已建成纪念玄奘法师的“三藏院”,四合院形式,雕梁画栋,回廊围绕,中间五间“大遍觉堂”内奉脱沙玄奘坐像,安详圆满。院子左右龛内奉窥基和圆测像,通院回廊,及其庄严幽静。
兴教寺自建成至今千余年间,几度枯荣,历尽沧桑。建寺约百年之后,即“塔无主,寺无僧”。唐文宗太和二年(828),重修塔身。清同治年间(1862年-1874年)遭兵燹,除三座舍利塔外,全寺付之一炬,几成废墟。1922年寺僧募修大殿、僧房十余间,又先后由朱子桥、程潜增建及修葺塔亭、大殿、藏经楼、山门等,并补修了三塔。新中国成立后,政府两次拨款整修。1982年以来,常明老和尚又进行了全面修缮、增建,先后加固了塔院护坡,修筑围墙,兴建纪念堂等设施。1983年,兴教寺被定为汉传地区全国重点佛教寺院。周总理曾陪同印度总理尼赫鲁来此瞻仰玄奘灵塔,是一处凝聚着中印友谊的佛教寺院。
兴教寺已故方丈常明老和尚,年逾九旬,现住持宽池法师。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