砖上直接绘壁画 唐代作品汉风尚
这是其中一幅唐壁画。
|
壁画直接绘制在砖上,中间没有白灰层和地仗层,这一汉代墓葬壁画风尚却在唐代壁画上展现出来。昨日,记者从陕西历史博物馆了解到,新征集到11幅砖上直接绘制的唐壁画,是在关中地区首次发现。
年代推断
从人物着装判断 壁画为初唐时期
记者获悉,这批特殊的壁画是去年年底收集到的。据送交者说,这是在长安区子午镇一个建筑工地施工中发现的,因为墓室已被挖掘机破坏,所以就将剩余绘有壁画的砖揭取下来,送交到陕西历史博物馆。这些砖总共有100多块,而且大多数已经不完整,每幅画约60—90公分高,40-60公分宽,大约由十余块砖组成。
11幅壁画绘有12个人物,包括按剑仪卫、宦官、着男装的女子、还有持物的女子。从绘画风格及人物着装来看,这批壁画线条流畅,人物形象飘逸,侍女多着条裙,发髻样式少见高髻,与李寿墓(唐太宗贞观五年)石椁内壁一墓室壁画风格颇为接近,因此推断这是初唐时期的壁画。
壁画价值
“砖上作画”关中首现
据悉,目前这批壁画没有展出,收藏在库。这批壁画不同于以前的考古发现,所处墓葬已消失不见,墓葬形制无法判断,更没有同墓葬出土文物与墓志作为资料。所以无法判断这些壁画的墓主人是谁?具体年代?它们是来自甬道还是墓室?
因为此类壁画是关中地区首次发现,陕西历史博物馆馆藏中也没有此类壁画,所以对这批壁画的保护也提出了高要求。记者获悉,这批壁画具有很高的价值,因为这是关中地区首次发现没有白灰层、地仗层直接在砖上绘制的隋唐壁画。这种直接作画的技法源于汉墓壁画,因此为关中地区墓葬壁画技法的发展传承提供了新的资料。
注:壁画一般由三个基本部分组成:壁画的支撑结构(墙壁或岩壁)、地仗层(又叫基础层、灰泥层、泥层)和颜料层(或称画面层)。
相关新闻
如何恢复国宝壁画真面目
计算机模拟修复唐壁画《仪卫图》
|
章怀太子墓《仪卫图》是一副艺术价值、文物价值都为国宝级别的唐壁画。但是这幅上世纪70年代揭取的壁画,上面有5个人物的头部被不同程度的“缩短挤扁”。如何恢复它的本来面目?增添它的艺术价值?现在计算机的模拟修复,为唐墓壁画的修复和保护提供一种尝试的可能。
壁画修复不可逆
计算机模拟原位
陕西历史博物馆唐墓壁画珍品馆展出的《仪卫图》高222厘米,宽277.5厘米,是1971年在乾县发掘章怀太子墓时在墓道东壁揭取的。画面共有9名仪卫,分为三组,每组三人,呈三角形排列。画面构成、人物造型、线条用笔都代表了唐代绘画艺术的皇家水平,业内一直猜测这幅画很可能出自唐代画圣吴道子之手。
但是由于此画在墓道墙壁上曾出现过部分坍塌移位,以至于在揭取后,9个人中有5个人物的头部被挤扁。远远看去,有的脸部变形,有的眼睛残缺……影响了整幅画的观赏性。为此,陕西历史博物馆研究员蔡昌林提出了通过计算机模拟修复的方案。因为壁画文物修复是不可逆的,他认为计算机模拟修复就显得尤为重要。
从美学角度对这幅壁画进行解读和模拟修复,蔡昌林用计算机和实测结合的方法,对画中各人物的身高和头部高度进行了统计,对比出了高度,并对其中四人头部用绘图软件进行了初步的模拟修复。
多学科合作把关
提出保护四种方案
记者看到,用计算机模拟原位恢复后,对照原来壁画上的人物形象,明显完整、逼真了很多。蔡昌林认为,壁画这种材质决定了修复是不可逆的,每一步都至关重要,因此计算机模拟修复是必不可少的一步。
他根据初步的计算机模拟修复结果,提出了四种保护方案。
方案一是用计算机模拟原状部位,计算出详细数据,拉开错位部分。再用近似色调填补壁画上空出部分。这种方案的好处是比较稳妥,不做大的改变,只是起到视角较为舒服的效果。
方案二是根据详细数据修复原壁画。
方案三是在利用计算机技术对缺损部分进行复原修复后,不在原壁画上“动笔”,而是根据计算机修复好的效果图复制一张同等材质或纸质壁画。
方案四是在利用计算机技术对缺损部分进行复原修复后,将数字影像作为辅助陈列在原壁画旁边,以供游客观赏。
目前该项目还在等待立项中。蔡昌林告诉记者,唐壁画文物的修复就应该使之尽量接近和保持唐代美术成就的本来面目。因此,他建议建立相应的保护评审机制,普及和提高审美意识,让壁画的保护、修复以及展示陈列更加科学、准确。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老陕”杜甫红遍网络 长安区故居“杜公…
- 下一篇:骆浩书法作品获得“书法报”优秀奖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