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又到一年清明时
日前和朋友在一起聊天,不由自主谈起了过世六年的公公,回忆起我们兄弟三个十口人在一起生活的那么多年,公公能够记住我们每个人的口味,公公的拿手绝活是做扯面,他会为我们每个人调好佐料,他记得老大爱吃酱油,老二爱吃辣椒,大媳妇口味重,二媳妇是四川人爱吃辣……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吸溜吸溜”无所顾及的大口吃着软乎乎、滑溜溜的面条,笑语萦绕着整个屋子;而今公公已经离开我们多年了,每逢过节弟兄们坐在一起还会不由自主比较现在饭菜的味道,更加怀念老父亲在世时的点点滴滴。所以每到祭奠时就会相约,一起为老人扫墓,完成”子欲养而亲不待“的夙愿。
和大多数的儿孙一样,这天都会放下手头的事务,拿上铁锨来到祖先坟头,胚几锨土、烧几张纸,现在生活好了,会买上一束鲜花,栽上一棵小树;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这天不管有几个兄弟姐妹,都会聚在一起,一起来为祖先上坟。
有人也许要问,谁那天有时间去就那天去,为什么非要同一天?先辈们也有他的良苦用心,有了一道“圣旨”来约束后辈:一坟不烧二纸,为的就是无论弟兄们平时有多大的怨恨,在清明祭祖这天同时跪在同一座坟前,不忘自己是同一祖先,大家同根同源,曾经是吃同一个母亲的奶水,在同一个父亲的教育下长大,有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不能心平气和的谈?又有什么事情可以积怨?所以说:这天是思过的日子,除了感恩父母的教养之恩,缅怀祖先的的功绩,还有一个意义,兄弟姐妹要和睦相处,为了家族的兴盛共同努力,先辈们可谓用心良苦!
这一天上了年纪的老人会对儿孙讲起先辈们的故事,讲祖先的创业,讲祖先的艰辛,不时还会付上一句:要是谁谁谁还活着多好,他可以看到今天的好时光。人生就是如此,祖先活在后辈的记忆里,后背传承着祖先的事业,祖祖辈辈无穷尽。
这个节气特别怪,也许是节气的原因,难怪古人会用“清明时节雨纷纷”来形容那几天的天气,在祭祖的前几天我们这里或多或少要下一点雨,空气清新了许多,天是瓦蓝瓦蓝的,冬小麦已经起身覆盖了黄土地,涉足于过膝的麦田里,踩在松软的麦苗间隙,露珠侵湿了鞋袜,凉飕飕的直逼心扉,同时清醒了许多,凝重的思考自己日常的为人处世。
去年农历十月一回到故乡,远处掉光了叶子的柿子树上,一个个红彤彤的火井柿子,像红灯笼高高的挂在枝头;家家屋外堆积着金灿灿的玉米棒子,一派丰收的景象;看到这些,又会让整天劳顿在城市钢筋水泥围成的城墙里的人们有一个暂时的小憩。而今天也许春天来了晚了一些,往年黄灿灿的油菜花并没有如期开放,但是那一片嫩绿,那一个个枝头的蓓蕾正向人们昭示着春天的气息。
上坟的路上不时会遇到儿时的伙伴,拉住手亲切的问候,啧啧的称赞对方依旧年轻、各自的事业如日中天、治家有方儿女孝顺、房子买了几套?是否又换了新车?这天似乎又变成了展示自己成就的一天,此时坚决不能遮掩的回答,这又是一个光宗耀祖的机会。
上坟的意义已经变了,再也不像秦腔戏中朱春登《放饭》答谢父老乡亲的沉重心情,也不像《哭墓》时悲凄凄伤感孤苦伶仃人;怀故的同时,多了几分奋发图强之意。
掬一杯黄土撒在祖先坟头,烧几张纸钱寄托我的哀思,愿地下长眠的亲人安息!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杂文)带血的假如……
- 下一篇:(散文)大师光环催习作羞涩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