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不言在民间-—陕西省民间文艺家协会走基层
年末岁初的一天,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陕西省文联副主席、陕西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王勇超一行,驱车200余公里,从西安专程前往合阳,考察基层民间文艺工作,看望慰问几十年如一日,奔波在保护传承民间文化工作第一线的史耀增等老艺人。
盛邀参加民俗庆典
循着史先生的行踪,王勇超一行赶到了合阳县坊镇大伏六村。史耀增每天不会闲着。这回,他正在大伏六村策划主持张联发老人八十寿庆暨与王雪霄老人钻石婚庆大典。主人家得知有贵宾自远方来,立即盛意邀请王勇超一行参加喜宴。
张联发,曾任大队长、村党支部书记,在当年引黄(河水)灌溉工程中冲锋领队的他,因公腿部受伤致残。这天,张联发老人的六个子女,邀请本村30多位65岁以上的长者,参加隆重的家宴,并向每位客人赠送了一套茶具,祈愿老人们天天品茗香茶,品味美好生活。热闹非凡的乡间庆典,让他们倍感亲切与纯美。宴席棚外悬挂着楹联更让王勇超一行感慨万分:“亲戚邻里问暖嘘寒共叙富裕小康,挚友宾朋欢欣相聚同歌和谐盛世”,表达着社会对老人的关爱,传递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温馨。
艺人们为关爱而感动
王勇超,深受民间文化工作者熟知和敬佩。他以半生的奋斗,征集、抢救、保护关中濒临灭失的民间文化遗存,创建了震撼民间文化界的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33600余件(套)民俗珍藏,无一不在细述千秋、启鉴后世。按照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抢救保护民间文化的旗手冯骥才的说法,王勇超把一个地域的文化保护之重任,扛在了自己的肩上。为此,他和他创办的博物院先后荣获“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个人”、“第三届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十大杰出
人物”、“陕西最具文化影响力人物”、“陕西十大年度经济人物”、“陕西省民间艺术抢救保护工作先进个人”、“陕西省民间艺术抢救保护先进单位”、“陕西省‘十一五’文物工作先进集体”等数十项荣誉。
在合阳,王勇超多次和县民协主席张兰芳等交谈,详细了解了民间文艺工作的进展和困难。他认真参观了由浓郁的黄河文化孕育的合阳民间工艺品展览,又深入李民肖民间作坊,考察合阳一绝、驰名四方的“喜馄饨馍”生产情况,并亲手学习制作,与艺人促膝交谈,还驱车前往坤龙村,考察李金贤、曹芳侠两家花馍制作户的工艺、生产、销售情况。
当晚,王勇超一行来到史耀增的家。“我们代表中国民协冯骥才主席和罗杨书记,代表省文联、省民协来看望您和民间老艺人。您以60多岁的高龄,克服腿脚不便的困难,骑着自行车跑遍了合阳的各个角落为民间文化艺术鼓与呼,人民群众是不会忘记的。”王勇超紧握着史先生的手,述说着组织的来意,表达着自己的心情,并向史耀增先生送上了礼物和慰问金。史耀增连连感谢。这位30余年坚守民间文化事业的老人,以及在场的几位民间艺人,此时都已动情而泣。
大美不言在民间
在史耀增仅五六平方米的书房兼卧室的桌上、椅上、床上、地上,到处整齐地码放着书籍。其中有已出版的史耀增专著《走进古莘》、《合阳面花》、《合阳风情》、《黄河岸上的明珠——洽川》、《永恒的风采——陕西民间良风美俗撷英》,主编的《合阳风物传说》等等。应大家要求,史先生捧出了厚厚一叠、字迹工整的未完成手稿:《合阳民间俗语里的民俗》。看到这本未完成书稿,大家异常激动和喜悦,相互交流着投身民间文化事业的体验、心得和见解,并相互勉励坚定信心。
合阳,古称“有莘国”,是黄河文化重要的发祥地之一。帝喾葬于斯,伊尹耕于斯,夏启封支子于斯,周文王娶妃于斯,《诗经》中的第一首诗:“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在这里诞生。而因基层民间文艺工作者的努力,合阳的线腔木偶戏、跳戏、上锣鼓、面花等民间艺术,至今活跃与流传,灿若星河。
作为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民协副主席、省民协主席的王勇超深感来渭北两天不虚此行。他亲眼看到了与他一起坚守民间文化的老艺人在这里大有作为,参加了有益的民间庆典礼仪,了解了合阳一绝的生产情况……这些都让使他再次坚信“大美不言在民间”。
在合阳,他不断鼓励大家说:省委、省政府多年来对文化事业高度重视,这是对我们持久的鞭策。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作出了建设文化强国的战略决策,把文化提升为国家的软实力、凝聚力、亲和力和国际竞争力,我们民间文化工作者要抓住机遇,继续投身保护、研究、传承、发展民间文化的神圣事业,为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努力。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长安 社火耍得欢 节日气氛浓
- 下一篇:《终南漫笔—杨广虎文学评论集》出版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