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春联撷趣
有一则民间谜语:“两姊妹,一般长,同打扮,各梳妆;满脸红光,年年报吉祥。”谜底就是春联。自古以来,写春联,颇具匠心;贴春联,已成习俗;赏春联,更有意味。每至“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的时节,那种寻觅联韵联趣的兴致便涌上心头。
从前有个少爷,平日吃喝玩乐,游手好闲,把父亲留下的遗产都花光了,临近年关,连柴米也没有。除夕夜,这穷困潦倒的少爷写了一副对联贴于门口自嘲:“行节俭事,过淡泊年。”村上有位老学究读后,慨叹不已,于是在对联的联首各加了一字,成了:“早行节俭事,免过淡泊年。”
东晋时,年节将至,著名的书法家王羲之挥毫写了一副门联:“春风春雨春色,新年新岁新景。”儿子将其贴在门上,转眼就让人俏俏揭走了。王羲之只好再写一联:“莺啼北里,燕语南邻。”贴出不久,又被酷爱他手迹的人“盗走”了。眼看就要过节了,家人很焦急,王羲之略一沉思,又写了一副,然后叫儿子将对联拦腰剪开,先贴上半截,分别是福无双至和祸不单行,这下没人“盗”了。初一天还没亮,王羲之亲手将后半截贴在下面:“福无双至今朝至,祸不单行昨夜行。”四邻见了,连连称妙。
相传,宋代吕蒙正对当时严重的贫富不均现象愤愤不平。某年春节,一位穷苦人请他代写一副春联,吕写道:“二三四五;六七八九。”横额:南北。此联贴出后,引来无数人围观。开始,众人觉其“怪”,继而称其“妙”。此联妙就妙在它的“联外之意”:上联缺“一”,下联少“十”,正是“缺衣少食”的谐音:横批“南北”亦即意味着“没有东西”。作者以独特的修辞手法写尽了穷人的生存窘相。
话说博学多才的洪承畴,曾任明朝兵部尚书。在一次战役中,洪承畴兵败被擒,叛明降清。有一年春节,他自书一副门联:“君恩似海,臣节如山。”有人见之,悄悄在其联语下,各添一虚字:“君恩似海矣!臣节如山乎?”这一增一添,把原意完全改变了,竟成了讽刺和嘲笑的语句!
明代画家祝枝山亦擅长吟诗作对,一次被友人请去写春联,凝思片刻,提笔写下一副对联:“明日逢春好不晦气,终年倒运少有余财。”友人看了沉下脸来,很不高兴。祝枝山忙解释说:“你理解错了。上联不是在‘春’字后面而是在‘好’字后面断句,下联同样要在‘少’字后停顿。”主人照此一念,转怒为喜,置酒相待。
明代杰出画家、戏剧家徐文长,新年前夕,去亲友家中借钱。途中路过知县官宅,见门前贴着一副春联:“瑞雪初霁,爱民若子;腊梅怒放,执法如山。”读后,徐文长心里非常气愤,这贪官依仗朝里有人,为非作歹,贪赃枉法。回家后,徐文长立即裁了两条红纸,在上面各写了四个字,命人于夜间贴在知县官宅的那副春联下。那联立刻变为:瑞雪初霁,爱民若子,金子女子;腊梅怒放,执法如山,钱山靠山。初一早晨,人们见了县官门前的对联,个个欢喜,拍手称快,竞相传诵。
清初,安徽枞阳有一位秀才陈淡然,一生贫困却刚正不阿。一年春节,他在自己的书斋门上贴了一副对联:“功名、事业、文章,今岁已无望;嬉笑、悲欢、怒骂,明年可再来。”此联亦庄亦谐,构思奇特,曾在当地广为流传。
纪晓岚是清朝的大学士,有一次,他春节回家探亲,乡里有一家三兄弟请他写春联,他挥毫写道,“惊天动地门户,数一数二人家”,横批是“先斩后奏”。这下可不得了,有人以“犯上”之名,告了他欺君之罪。乾隆皇帝得知,立召纪晓岚回京查问。面对皇上,纪晓岚回道:“春联是我写的没错!这家老大是卖炮仗的,不是‘惊天动地门户’吗?老二是集市上管斗的,成天‘一斗、二斗’地叫,不是数一数二人家吗?老三是卖烧鸡的,不是‘先斩后奏’吗?”一番话说得乾隆也笑了。
清乾隆年间,安徽有一位乡村理发匠叫吴鳌,此人能诗善对,名闻乡里。一年春节,他在自家柴门上贴了一副对联:“半间茅屋栖身,站由我,坐也由我;几片萝卜度岁,菜是它,饭也是它。”此联托物寄情,直抒胸臆。
林则徐的父亲德高望重,为人幽默风趣,有一年,他自书一春联贴在门口:“粗茶淡饭小壶酒,这个福老夫享了;齐家治国平天下,此等事儿曹任之。” 全联轻松愉快、潇洒脱俗,既勉己知足常乐,又励儿奋发图强、保家卫国,读之令人肃然起敬。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